客觀來講,日本電影在亞洲處於什麼地位,與國產電影比孰高孰低?

暖樹電影


這個問題需要從歷史來看,曾經的日本電影是亞洲當之無愧的霸主。湧現了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宮崎駿等等一大批影響世界的大師級導演。怪談片、武士片、劍戟片、純愛片、偵探片、恐怖片、喜劇片等等幾乎所有門類的電影都有非常多、非常精彩的代表作。其中劍戟片、怪談片或多或少都對香港武俠電影和聊齋電影有所影響。就電影的影響力來看,日本黃金時代的電影可謂在亞洲首屈一指。就導演影響力來看,迄今為止,亞洲最具世界影響力的導演依然首推黑澤明。

但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日本電影的巔峰時代早已過去。當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各類電影經典作品層出不窮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感覺如今的日本電影開始走小路子了,當然其中依然會有很多經典作品問世。但影響力已經遠不如巔峰時代那麼強烈了。而且也再難見到那些大氣磅礴的作品問世了。感覺更多的是那種小清新、溫情、文藝的風格,勝在感人的故事與細膩的情感表達。

至於和國產電影比較,這其實是個偽命題。票房可以量化來比,但就電影質量來比,那就有點牽強了,文化的東西很難論高下。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是這個道理。單就整體世界影響力來說,中國電影難以撼動日本電影的地位,這點不需要爭論。但那也是從總體來看。隨著中國電影工業飛速發展,加上強大的票房與資本的助推。中國電影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用白巖松說過的話就是,日本目前是一個除了希望,什麼都不缺的地方。而中國則看起來什麼都缺,這個比不上人家,那個不如人家。但中國就是不缺希望,未來和時間在中國一邊。當然這這時從影響力上來說,但就電影藝術來說,最好還是別再爭論什麼高下為好,爭不出而過結果的。歐洲小國,波蘭、捷克,他們的電影也非常不錯。

最後總結一句話,日本電影好在過去,中國電影好在未來,但讓未來不可能坐享其成。還需要電影與社會的努力,如果只是追名逐利,撈一筆就走的心態,估計這未來就懸了。不過好在觀眾水平在不斷提高,想在電影市場渾水摸魚的人早晚都會被清洗出這個領域。我對中國電影比較樂觀,當然我祖國其他總體上都很樂觀。因為各行各業牛人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