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理解特朗普的焦慮了

我更理解特朗普的焦慮了

我更理解特朗普的焦慮了

James Hamilton,Ship


近來,不少讀者問要不要維權?都是有關工作的。


居家隔離要不要維權?


崗位調整要不要維權?


工資減少要不要維權?


五花八門。


最近大家都比較難過,僱員收入減少,僱主公司停頓,都在苦熬,有利於理解共克時艱這個詞,那就是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好的僱主,知道沒有好僱員公司一事無成。好的僱員,知道只有好僱主更能欣賞自己價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這非常時期,疫情全球蔓延,股市全球暴跌,中國的不少企業,已經多月沒有經營活動,能撐住不倒,已經很了不起,在這個時候,他們懇求員工減點薪水,我覺得,可以理解,不違背天理人情。


減薪了,沒人舒服。你當然可以維權,事實上,幾乎每一件事,你都可以維權,將爭端交給政府相關部門裁決。但我不建議這麼做,動輒維權,已經極大束縛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在這風雨飄搖的時候,企業靠一口氣硬撐著,相關部門一介入,翻出勞動合同法,這個工資得給,那個福利不能少,企業拿不出錢,索性倒閉了事。僱員得好處了嗎?收入直接掛零。社會得好處了嗎?多了失業,少了稅收。當然,僱主可能是最慘的,身家性命沒了。政府的聰明人很多,他們早想清楚這個問題,這時候你去維權,只會得到“善意疏忽”。至少我當地方主官,一定這麼做,安慰幾句了事。要讓我逼死企業,門都沒有。


這讓我想起紀錄片《美國工廠》,紀錄了曹德旺先生在美國投資建廠的過程。是否成立工會是敘述的主線。美國的工會權力很大,企業的經營活動,僱主與僱員的合約,都必須得到他們認可,某種程度上,工會控制了企業產權。曹德旺先生的態度很明確,如果多數員工贊同成立工會,那寧願關閉工廠,扔掉5億美元的投資,一時的損失好過永遠被宰。


片中濃墨重彩記錄了一位美國中年女工人,她因為失業一無所有,寄居在姐姐家的地下室裡,曹德旺先生的美國工廠僱傭她以後,她終於有能力租公寓,開心擁有自己的空間。她是怎麼對待這工作的?抱怨收入低,只要她覺得危險,就拒絕服從工作指令,然後狂熱地支持成立工會。這樣的美國工人不是少數,他們認為,無論企業的生存狀況如何,我都得爽,而工會能讓我爽。


可以感覺得到,《美國工廠》的導演對曹德旺先生,對中國的制度與企業,對中國工人,帶著某種偏見,有白左味。但有意思的是,看完了卻會覺得中國的競爭力很強大,產業工人的水準,中國工人已勝過美國工人。片中中國工人對美國工人幹活不認真,只想多拿錢,完全無法理解。而美國工人代表參觀福清的福耀工廠時,對中國工人的高效、敬業、遵守紀律,也是覺得不可思議。


產業工人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它代表著最基本的價值觀。片中一位中國工人對美國工人說:你們一天拿100美元工資,要對得起這錢,拿了錢就要做事。什麼是普世價值,這就是。那些指望工會為他們拿福利的美國工人,已經理解不了這種樸素的價值觀。我更理解特朗普焦慮美國製造了,一旦被中國取代和超越,中國就會長期保持優勢。


不過別忘了,這些美國工人的祖先,是最勇敢、最勤奮、最有尊嚴的拓荒者和冒險者,實踐著自立與敬業,他們一點也不輸現在的中國工人。而現在的美國工人,他們也以絕對多數否決了成立工會,曹德旺先生的美國工廠得以繼續運行。沒那麼容易贏美國工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對得起自己的祖先。中國工人的精神如果退化了,墮落了,也只想福利,不想幹活,那麼,不僅無法和美國工人競爭,還會迅速被其他國家更敬業的工人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