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發展史(上)

1891年,美國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發明了籃球這項運動。

1898年,第一個職業籃球組織——“國家籃球聯盟”NBL(National Basketball League)成立。

NBL狀況介紹:由於各球隊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相差甚遠,加上沒有成熟的市場運作經驗和規則,NBL僅僅經過三四個賽季便名存實亡了,競技術水平和經營水平都很低下。NBL成立之後,美國又出現了許多類似的職業籃球組織,但都如過眼雲煙、自生自滅。30年代,NBL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復甦,進行一些規模不大的聯賽。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來推廣促銷,籃球的影響力始終沒有形成。

1946年6月6日,“全美籃協會”BAA(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成立,它是NBA的前身。BAA是十一家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闆發起成立的,其目的是為了讓各體育館在冰球比賽以外的時間中不至於閒置。

BAA成立時共11有支球隊,分別是:

波士頓愛爾蘭人隊(Boston Celtics) 芝加哥公鹿隊(Chicago Stags) 克里夫蘭反叛隊(Cleveland Rebels) 底特律獵鷹隊(Detroit Falcons) 紐約力博隊(New York Knickerbrockers) 費城勇士隊(Philadelphia Warriors) 匹茲堡鐵人隊(Pittsburgh Iromen) 普羅登斯蒸氣機隊(Provedence Steamrollers) 聖路易轟炸機隊(St Louis Bombers) 多倫多壯漢隊(Toronto Huskies) 華盛頓首都隊(Washington Capitols)

BAA和當時其他大大小小的籃球聯盟有三個明顯不同特點:其一,所有十一支球隊的老闆都有自己的體育館,這樣球隊就有屬於自己的經營領地;其二,BAA的隊員都是剛剛大學畢業的籃球選手,因為當時採用主客場制的大學業餘聯賽已非常成功;其三,BAA聯賽借鑑了當時冰球聯賽的賽程安排,把球隊分成東、西部兩個聯盟,然後再按地理位置分成若干賽區。

BAA在頭兩賽季中就遭到了重創,虧損嚴重。1947年,克里夫蘭反叛,底特律獵鷹,匹茲堡鐵人,多倫多壯漢四支球隊因故解散。同年,巴爾的摩子彈隊(Baltimore Bulletins)的加入,BAA的球隊總數成為8支。聯賽的規模由60場銳減到48場,門票收入隨之減少。比賽減少之後也影響了聯盟擴充新的球隊。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BAA總裁普多洛夫決定實施他吞併NBL的第一步計劃,將NBL的明星球員喬治·邁肯挖過來。因為這位身高2米08的巨人是當時籃球場的“搖錢樹”。

1948年,精於外交的BAA總裁普多洛夫說服了有關各方,將邁肯以及他所在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Minneapolis Lakers)和韋恩堡活塞隊(Ft Wayne Pistons),印地安那波利斯噴射機隊(Indianapolis Jets),羅徹斯特皇家隊(Rochester Royals)共四支球隊,從NBL“策反”到了BAA,BAA球隊總數增加到12支。

1949年,NBL剩下的6支球隊:安德遜包裝工隊(Anderson Packers),丹佛金塊隊(Denver Nuggets),希伯根紅人隊(Sheboygan Redskins),雪城國家隊(Syracuse Nationals),三城黑鷹隊(Tri-City Blackhawks),滑鐵盧老鷹隊(Waterloo Hawks)又全部加盟BAA。而同年BAA的始創球隊之一的普羅維登斯蒸汽機隊卻宣佈解散。印地安那波利斯噴射機隊更名為印地安那波利斯奧林匹亞隊(Indianapolis Olympians)。

還是在1949年,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上的麻煩,BAA正式改名為“國家籃球協會”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NBA球隊初始總數為17支,聯賽分為東中西3個賽區。普多洛夫憑他的果斷和遠見,成為NBA的總裁,使得NBA由艱難的創業時期走上了穩步發展的坦途。

NBA發展史(上)


加個關注,下期更精彩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