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快報:疫情過後各類項目開工用地提供強有力支持

補充耕地惠及百姓

市域經濟發展之基

2月28日下午,天氣有些陰冷,車輛沿著田間作業路蜿蜒而上,到達盧龍縣潘莊鎮亮甲峪村和葦家溝村土地整治項目制高點,一片片依淺山丘陵地貌而修建的梯田正待耕種。

“現在梯田項目還存在哪些問題?”

“去年項目完工後,趕上雨水比較集中,部分梯田護坡出現水毀的現象。”

“新的汛期到來時,還會出現新的損毀嗎?咱們準備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郭曉城看著就地鋪開的項目竣工圖,開門見山詢問起相關情況。

“項目還處在保修期,加上春耕後植被保護,護坡損毀應該一年比一年減少,兩三年後就能穩定了。”聽到盧龍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的回答,郭曉城對這片補充耕地將為當地百姓帶來的經濟效益充滿信心。

土地使用既要以保護耕地為原則,又要發展經濟。一旦出現交通設施等民生項目及其他重要項目不得不佔用耕地的情況時,就要補充相應數量和質量的耕地來達到佔補平衡。去年底竣工的亮甲峪村和葦家溝村土地整治項目,新增加了耕地面積230畝,新增糧食產能13.72萬公斤。“墾造地既要保證質量等級,也要節約成本。”郭曉城說,像這樣的耕地佔補平衡項目在全市還有很多,這些項目的實施和驗收有力保障了我市北戴河機場快速路、京秦高速公路二通道、國道G102市區段改線、北戴河新區汙水處理廠和輸變電工程以及全市許許多多重點產業項目落地補充耕地需要,也為青龍脫貧攻堅和易地扶貧搬遷提供了有力保障,強力支持了市域經濟社會發展。

下午4點多,天色愈發地暗了,郭曉城心裡還惦記著盧龍鎮雷店子村土地整治項目,要再去那裡走一走、看一看。

“聽說這裡還養殖了稻田蟹,說明我們墾造的土地質量非常好,咱們的土地整治工作給老百姓帶來了真真正正的實惠。”郭曉城很欣慰,他邊走邊囑咐隨行的盧龍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工作人員,“接下來,咱們要從規劃、審批、驗收等環節加快速度,嚴格按照全市2020年造地1萬畝的目標加緊推進補充耕地工作,為疫情過後各類項目開工用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還有什麼需要市裡協調解決的,咱們及時溝通。”回市區的路上,天已經黑了。郭曉城說,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自然資源廳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自然資源系統和各縣區政府共同努力,全市耕地佔補平衡工作穩步推進。特別是2019年,全市驗收入庫佔補平衡指標數量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達到了4萬畝,在超額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的同時,提前一年多完成“十三五”期間目標任務,能夠支撐全市未來5年左右重點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佔補平衡需求,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用地保障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