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弄懂工龄与养老金联系!工龄长短是否会影响养老金?

工龄实际是劳动者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者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所以工龄的长短也反映一个人工作时间的长短,那么工龄与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有什么联系?

退休前,弄懂工龄与养老金联系!工龄长短是否会影响养老金?

一、工龄与退休金联系

在以往单位退休人员所领取的称之为退休费或者退休金,工龄也正是衡量退休金的重要因素之一,工龄越久所领取的退休金越高。具体是:工龄满20年以上发放本人工资的75%,工龄在15-20年之间发放本人标准工资的70%,工龄在10年-15年,发放本人标准工资的60%作为退休金,若是工龄不满10年不被批准退休。所以工龄甚至可以判断一个人退休金的高低,可以判断是否可以领取到养老待遇。

二、工龄与养老金联系

养老保险是在1986年首次出现,当时是合同工养老保险,后期在1988年建立了企业养老保险,1995年开始建立养老保险账户,按照个人工资标准缴费,直至2005年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终形成了现有的养老金。 目前工龄已经成为过去,但也与养老金存有联系,因为连续工龄等同于缴费年限,只是此缴费年限是指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所以可以侧面判定工龄越长养老金也就越多。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养老金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工龄,一般是1992-1995年之前的工作时间,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期间职工未有个人缴费,所以在计算养老金时会单独拿出核算。 实际缴费年限是指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后的实际缴费时间,与视同缴费年限叠加在一起就是退休时缴费年限之和,也是目前养老金核算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养老金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退休前,弄懂工龄与养老金联系!工龄长短是否会影响养老金?

三、工龄是否会增加养老金

其实工龄可以反映一个人退休前的缴费年限,然而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的重要因素,所以工龄越长养老金自然越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过渡性养老金即为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得出,在实际缴费年限固定下,视同缴费年限越久,过渡性养老金就会越高,也就顺带提高了养老金。

退休前,弄懂工龄与养老金联系!工龄长短是否会影响养老金?

四、哪些人有视同缴费年限

建立养老金个人缴费制度前,在国企、事业单位、集体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的职工,也就是说即使下岗,以前的工龄仍然有效,在退休后仍然算作视同缴费年限,所以说下岗职工目前参加社保,退休后可以多一份过渡性养老金可以领取,但是切记养老金领取需要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不加入视同缴费年限计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