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中的轉機——聖經中元帥乃縵困境中的兩種表現,值得學習

讀經:王下5章

在聖經中,有一位元帥染上了當時很嚴重的大麻瘋,危及生命。通過經文的分享,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面對,以及有什麼樣的經歷和教訓,值得我們今天的人來學習。

危機中的轉機——聖經中元帥乃縵困境中的兩種表現,值得學習

一、乃縵的蒙恩

1、本是外邦人

今天,我們習慣將自己稱為基督徒,而將不信主的人稱為外邦人。這是值得商榷的說法。

舊約中,只有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其他所有的民族都屬於外邦人。

乃縵雖是元帥的身份,但在屬靈的地位上,是屬於外邦人。但是外邦人,在舊約中仍然有機會成為神國的人。

今天我們原本也是外邦人。因為,我們同樣不是以色列人。

另外,很多弟兄姐妹是第一代的基督徒,這更是很蒙恩的。

因為,若是不信主的稱為外邦人,而信主的家庭稱為基督徒家庭。那麼,很多人信耶穌,也是像乃縵一樣,從外邦人變成神國的子民。

如果你現在還是“外邦人”,像乃縵一樣不是以色列人,沒有關係。乃縵可以成為神國的子民,你更是可以。因為只要信耶穌基督是救主,便是神國的子民,是神的兒女了。


危機中的轉機——聖經中元帥乃縵困境中的兩種表現,值得學習

2、生命有缺乏

乃縵是元帥,在國中為尊為大,是得勝、大能的勇士。在物質上,他很豐富。

物質太豐富的話,有時人反而更不會信神。今天也是如此。很多人什麼都有,你叫他來信耶穌,很難。

乃縵為什麼會來信靠耶和華神?因為他在生命的豐富中,突然出現了缺乏。這個缺乏還不是一般的缺乏,是關乎生命的。

大麻風,在古代是絕症,相當於今天的癌症。

對於乃縵來說,這真是天大的危機。但是感謝神,危機成為了轉機。

生命有缺乏,有苦難,其實很多時候有神美好的旨意。在缺乏中,在無路可走的境遇中,更有機會遇見神。


危機中的轉機——聖經中元帥乃縵困境中的兩種表現,值得學習

3、虛心聽建議

乃縵有機會蒙了救恩,很重要的一點還在於,他聽得進去別人的話。

首先,是聽從以色列國擄的小女子。

她只是女僕,告訴了主母以色列國的神的能力,主母再告訴乃縵。

換作別人,可能會想:我亞蘭國如此強盛,都沒人可以有辦法醫治我;以色列國算什麼,怎麼可能醫治我!這個小女子算什麼,她的話能信嗎!

乃縵虛心聽從這個建議,來到了以色列國。

第二次,聽從僕人的建議。

當以利沙打發使者告訴乃縵當如何行:“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王下5:10)

乃縵怎麼反應?——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 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麻風。大馬士革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淨嗎?”於是氣忿忿地轉身去了。(王下5:11-12)

這時,他的僕人進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大事,你豈不作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

乃縵再一次聽進去對方的建議。

很多時候,人不信,就是不願意虛心下來,謙卑領受。

心想可能這樣認為:基督教是老人家的迷信;是沒文化的婦女信的……

其實不是。有多少的科學家都是信基督的。比如牛頓說過:“科學與上帝偉大的創造相比,不過如一個孩子在大海邊偶然撿到一片美麗貝殼而已。可是大海里又有多少美麗的貝殼啊!”

危機中的轉機——聖經中元帥乃縵困境中的兩種表現,值得學習

4、相信就得著

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旦河裡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王下5:14節)

對於乃縵來說,他需要跨出信心的腳步,踏入約旦河,沐浴七次。

他相信,他行動,於是他得著了恩典。

救恩就是這樣,你要跨出來,就可以得著。不要疑惑,不要等待。不要說,我再看看,等以後老了再考慮信仰的問題。現在就打開心門,相信基督是生命的救主。

耶穌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 神的榮耀嗎?”(約11:40)

相信就可以得著神的恩典。基督徒可以隨時地憑著信心,支取神的恩典。你有多大的信心,神便按著他的旨意,將恩典賞賜給我們。


二、乃縵的感恩


1、見證主名

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 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王下5:15)

乃縵在神人面前,同時也是在一切跟隨他的人面前,宣告耶和華神是真神。基督徒對神最好的感恩之一,是為主作見證,榮耀主的聖名。

保羅就是如此。他蒙了主的恩典,從逼迫教會的人變成了使徒。他如何感謝神的恩典呢?就是不斷地見證主的名。

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參徒22:6-16)

危機中的轉機——聖經中元帥乃縵困境中的兩種表現,值得學習

2、獻祭與神

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從今以後,僕人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王下5:17)

乃縵原本作為外邦人,也是有獻祭的。只是獻祭是獻給外邦的神明,也就是偶像。

但當乃縵蒙了神的恩典後,他的生命發生了改變。他不再是獻祭與外邦的偶像,而是單單地獻給耶和華神。

這裡有幾點的教訓:

1)乃縵的信仰是清楚的,專一的。

乃縵蒙了耶和華神的醫治,他不只是身體得醫治,他屬靈的生命更是得了醫治。他信耶和華神,便完全地信。這也是十誡的要求,除神以外,不可有別神。(出20:3)

這是不容易的。因為在當時,除了以色列人之外,外邦人都是多神信仰。

其實中國人的信仰也是這樣。這個也信,那個也信,普通民眾很多人分不清楚佛教、道教、封建迷信的區別。

而基督信仰,卻不可如此。只要是信靠耶和華,就只能向耶和華獻祭、敬拜。

2)透過獻祭,來敬拜神

乃縵是外邦人,他仍要回到自己的國家。到了自己的國家,沒辦法像以色列人那樣去敬拜耶和華神,因為沒有那樣的宗教環境。但乃縵卻願意選擇獻祭給耶和華。這表明他的信仰不是一時的,而是長久的。他回家之後,仍然敬拜耶和華,向神獻祭。

今天我們的獻祭不再是獻牛羊;而是獻上時間,獻上禱告、唱詩、敬拜、奉獻物質等。

3)用心的獻祭

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王下5:17)

“兩馱土”,是以色列土地上的土。並不是說以色列的土就是真的有多麼神聖,乃縵在此是心跡的表明。

表明要將最好的獻給神,表明是很認真對待向神的獻祭。

這給我們一個提醒。我們今天的獻祭,是否有用心,是否有將最好的獻給神呢?

危機中的轉機——聖經中元帥乃縵困境中的兩種表現,值得學習

3、尊主為大

“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王下5:18節)

乃縵知道自己在人的權下,有不得已的地方。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提前告訴神,自己是不得已的。雖然身體不得不屈身,但是內心是尊主為大的。

這個問題其實在今天的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

比如說週日加班,就沒辦法到神的殿中敬拜神。這是因著工作的關係,是不得已的。但我們要內心懂得尊主為大,向神請假。

多問問神,我可以做嗎?若是有不得己的苦衷,則提前向神禱告,求主憐憫。


4、關心神的家

乃縵得著神的恩典,他很會關心神家的需要。

一開始,他便要送禮物給以利沙。他為什麼要送禮物給以利沙,這其實不是針對個人,更是對神的感恩。

看他這句話: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 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王下5:15 )

他承認獨一的真神,便想藉著送禮物給神人,來表達對神的感謝。而以利沙其實不是代表他自己,更是代表一個群體,就是神的家,就是侍奉神的一群人。以利沙當時是相當於開辦先知學校的,手下有一批人需要供應。8節,打發人;10節,打發使者;20節,基哈西;22 節,先知門徒 。

以利沙不願意受。為什麼?因為他不想讓人理解為醫治人,便收受人的禮物。這會使恩典變得廉價。

想一想,如果教會給初信的基督徒清偶像,或給病人禱告還要收錢,那成何體統了?

在本章經文中,以利沙僕人基哈西貪財,欺騙乃縵。——於是基哈西追趕乃縵。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 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王下5:21-22)

面對基哈西的欺騙,而乃縵是怎樣回應的?雙倍的贈送。——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裡,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抬著走。(王下5:23)

乃縵雙倍的贈送,與基哈西形成對比。基哈西是貪財,而乃縵卻是因著神家的需要,雙倍的奉獻。

你不能說乃縵很笨被騙了。這比如:你看到乞丐,給了他錢。他可能不是真乞丐,但你的愛心是真愛心,神仍然會肯定的。

教會是神的家,我們的關心有多少?我們向神感恩,便要為神的家多多付出。

危機中的轉機——聖經中元帥乃縵困境中的兩種表現,值得學習

透過以上的分享,看到乃縵在危機中的蒙恩,以及危機後的感恩,值得每一位基督徒來學習。讓我們在困境中,仰望神,尋求神的恩典。也讓我們懂得數算神的恩典,常常在神面前獻上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