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建築的檐角為什麼都翹起來?看了才恍然大悟


我國古建築的簷角為什麼都翹起來?看了才恍然大悟

我國古建築屋頂的簷角的常用叫法叫飛簷,又叫飛簷翹角。所謂的“飛”即簷角翹起,看起來像飛鳥展翅狀。那麼我國的古建築的簷角都要翹起來呢?

我國古建築的簷角為什麼都翹起來?看了才恍然大悟


一簷角翹起,整個屋頂看起來則輕盈自然,少了呆板,多了幾分神韻。我國古人自古講究“雖有人作,宛如天開”,不管是園林還是建築都欲表達自然之美。

而屋角翹起,形成一道完美的曲線,盡顯自然之美。值得一提的是,關於簷角翹起的高低與長短會影響整個屋頂的美觀,正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因此古代匠人需有超高的審美能力,才能拿捏到恰到好處。

我國古建築的簷角為什麼都翹起來?看了才恍然大悟


二則簷角翹起會增加光線,透射屋內。我國古建築簷口多深遠,為了使更多光線射進屋內,古人採用了簷角反向向上翹起的做法,不可謂不妙。

再個簷角翹起,將屋頂翻成曲面,雨水不再直直的沿屋坡下落,避免了雨水落地四濺的情況,這也體現古人很大的智慧。

我國古建築的簷角為什麼都翹起來?看了才恍然大悟


最後,飛簷是古建築屋頂結構體系的理性體現。飛簷多位於屋頂垂脊(即屋頂向下斜的脊)上,而此處由很粗的角梁支撐,支撐屋頂的椽則較小,為了在角梁處,椽與角梁自然結合,椽必須漸漸上升。

我國古建築的簷角為什麼都翹起來?看了才恍然大悟


怎麼樣?看了這些原因,是不是更能感覺到我國古建築的博大精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