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問題,這篇文章算是講透了

在正文開始之前,平權主義者雨農應該先擺明三個敘事前提作為全文基調:

1.不可否認,男女先天在生理上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兩方在社會分工上有所不同,例如重體力活男性承擔得(較)多。

2.也由於歷史慣性和現實因素,今天的世界仍然重男輕女,各種意義上的重男輕女。

3.“權利”是可放棄的,“義務”則是必須履行的。請務必知曉其意義。


壹 解放女性 ≠ 消費女性


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


這樣一句話在新中國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們應當警惕的是這句話帶來的負面影響,即今天有不少人以“男女平等”為幌子來“消費女性”

因為男女平等,所以男女可以同工同酬。

因為男女平等,所以男女可以一刀切對待。

因為男女平等,所以可以不承認男女間的某些客觀差異。

很明顯,這些都是當代世界踐踏女性正當權利的混賬言論和極端做法。

“女權”問題,這篇文章算是講透了


在曾經那段如火如荼的革命歲月,婦女解放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婦女能頂半邊天”無疑產生了一個可怕的後果,即“女人當男人使”,赤果果的消費和摧殘女性。

女性當然不能當作男性使,女性就是應該和男性“區別對待”,女性就是應該避免某些高強度和高危險的工作,就是應該有保障地享受產假,就是應該在政府立法中享有更多的呵護。


貳 女權 ≠ “性解放”

這個問題我們在之前聊《驢得水》的時候提過。我絕不認同某些自作先鋒的人把性解放的程度簡單粗暴地和女權伸張劃等號。

不好意思,要談女權請全面。

瀟灑豁達的張一曼管得了自己的身體,卻很難說爭得了什麼應有的權利。女權的題中應有之義還囊括但不限於

生育權、墮胎權、受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選舉權、代表權等。

武媚娘、甄嬛、魏瓔珞、慈禧自然都不可能是“女權”的代表,很簡單,她們也不過是男權和君權的附屬物。

“女權”問題,這篇文章算是講透了

偉大的婦女參政權

2015年貝恩公司關於職場兩性平等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女性就業率高達73%,領先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是全世界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數據來源:http://www.hroot.com/hcm/632/312530.html)

2018年8月民政部發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63.1 萬對,比上年下降7.0%;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37.4 萬對,比上年增長5.2%。

如果僅從離婚率就業率(這也和上述把女性當男性用有關)的角度來看,今天中國的女權在全世界而言都並不算低,這是近代百年不斷革命下意識形態的積極影響。如果今天諸位女同胞結婚後改姓夫姓,哪位能接受呢?而這在世界諸先進國當中都是一種主流的“意識形態”

當然了,“90後”以後的中國年輕人對待“性”的態度的確已經相當開放了。那是另一個耐人尋味的課題。


叄 警惕“女權自助餐”

“女權自助餐”是一個最近興起於海峽對岸的概念,請看一段原文敘述:


“女權”問題,這篇文章算是講透了

(來自臉書@臺灣阿童─童仲彥)


顧名思義,選自己喜歡和對自己有利的,但自己不喜歡和不利的則全然漠視。某種程度上是指一味強調權利而避免(各種)義務。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如下:


我不接受和公婆同住、婚後拒絕家事,但男方當然要有車有房。

談三金五金彩禮時按中國傳統來,談洗衣做飯帶孩子按西方紳士來。


“女權自助餐”究竟是否站得住腳成為一種概念當然尚需商榷。但類似於此的行徑真的不算罕見。談論女權問題,要對某種程度上的“女權自助餐”保持警惕。

這種“女權自助餐”就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田園女權”。這當然早已不是平權的範疇,是拙劣的霸凌。

一向溫和忍讓的我未必會痛打落水狗,但我一定要痛打“田園女權”。


每當我談起女權,我可能並不能確定哪些說法一定是對的,但我至少能先排除幾個明顯不妥的,以上三個大概就是需要所有人警惕的。

說到最後,其實我不僅希望為廣大女性爭得應有的權利,同理也適用於所有被當今社會視作“異族”,LGBT丁克族不婚族,都應當安穩地享有天賦之權利。

“女權”問題,這篇文章算是講透了

女權義和團不可取

我曾經隨機採訪了幾位身邊的女性,其中J小姐坦言說:


老實說現在誰家都是一個孩子,誰家的寶寶不是寶寶啊。你們男生也不容易。


全世界男女生相互理解萬歲!權做收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