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为信仰献身的勇士——葛底斯堡战役

美国的南北战争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一次大规模内战,也对美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林肯领导下的北方因为军事上的失败,曾经一度陷入危险境地,直到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北方取得了重大胜利,才彻底扭转了战局。同时,在战争结束以后,林肯发表的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同样使葛底斯堡这一地名永载史册。本文将带你讲述葛底斯堡战役的前前后后,以及战场上的辉煌与残酷。

一、战争的前奏

众所周知,南北战争中,总统林肯领导下的北方各州(又称"联邦")为维护合众国的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而战,而脱离联邦的南方州组成所谓"美利坚联盟国"(又称"邦联"),坚持传统的奴隶制度。表面上来看,联邦属于正义的一方,人口和工业产能都数倍于邦联,理应迅速取得胜利,结束战争。然而联邦军在战场上未能充分调动起这一优势,部队训练不足,将领间矛盾重重,而且存在着许多无能之辈;相反,南军虽然人数较少,但是却拥有罗伯特·李这一优秀统帅领导。甚至在林肯于1862年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后的半年时间里,北方在军事上的劣势仍然没有改变,还钱瑟勒斯维尔战役中再次遭到大败。如果这场内战长期进行下去,南方甚至可能获得欧洲国家的支持,林肯总统维护统一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为信仰献身的勇士——葛底斯堡战役

邦联军指挥官罗伯特·李

1863年中,罗伯特·李将军计划再次北伐,进攻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北方工业的心脏地带;如果这一计划成功,也能对北方首都华盛顿产生直接威胁。6月,李将军率领北弗吉尼亚军团正式渡过波托马克河,进犯马里兰州,途中接连打败助手的联邦军队。北方也随之有所行动,新上任的乔治·米德将军命令波托马克军团同样渡过波托马克河,寻求大兵团决战,以粉碎李将军的攻势。6月30日,双方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葛底斯堡附近遭遇;第二天,邦联军派出的部队与联邦军正式接战,也宣告着葛底斯堡战役的开始。

二、战场的轰鸣

之所以被称为"战役",正是因为葛底斯堡战场上发生的,不是几个小时就决出胜负的战斗,而是持续多日的苦战。在葛底斯堡附近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又被称作"命运三日"。在7月1日的战场上,双方参战兵力不及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受到战前实际部署的影响,联邦军进入战场的兵力并不多,尽管他们作战勇猛,但仍旧不得不向后撤退到葛底斯堡南侧的墓园岭高地,建立起了一条超长防线。

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为信仰献身的勇士——葛底斯堡战役

葛底斯堡战役形势图,蓝色为联邦军,其阵线上方为墓园岭高地

第二天,两支邦联军部队从不同方向夹击北军阵线,夺取墓园岭等重要据点。不料,由于情报有误,原本负责进攻联邦军左翼的第一军没有及时到达指定地点,反而与联邦军第三军展开了激战,这一突发事件打乱了邦联军整个作战计划。双方围绕墓园岭、小圆顶等地激烈争夺,但在当天结束时,大部分据点仍然被北军牢牢控制。

等到7月3日,处于攻势的邦联军迟迟取得不了战果,显得更为焦躁。李将军试图集中兵力突击北军阵地,刚刚进入战场、部队较为完整的皮克特师等部队被命令执行此次任务,1.2万名士兵一声令下开始冲锋。不料,刚冲出阵地,他们就遭到了联邦军火炮和排枪的密集射击,伤亡惨重,在一个小时的战斗中,邦联军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冲锋兵力,仅皮克特师就伤亡2700多人,下属旅长全部阵亡。这次战斗的惨败,以至于"皮克特冲锋"在后世成了鲁莽冲锋的代名词。不久,邦联军阵线终于撑不住了,李将军下令全军撤退。

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为信仰献身的勇士——葛底斯堡战役

皮克特冲锋

当7月1日到3日的"命运三日"过后后,葛底斯堡战役也就走向高潮后的尾声。李将军摆出防御阵势,同时组织部队撤退;乔治·米德也并没有展开追击。小规模的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中旬,但已经对战局没有太多实际影响。

三、新的篇章

随着罗伯特·李退向南方,葛底斯堡战役也宣告结束。此役中联邦投入兵力8.2万人,伤亡2.3万人;邦联投入兵力7.5万人,伤亡2.8万人。战场上遗留下来的士兵、战马的尸骸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恶臭,令人作呕。葛底斯堡战役成为南北战争中最为血腥的战争之一,无疑为战争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这些不能掩盖北方的重大胜利,葛底斯堡战役成为联邦军展开反攻的重要转折点。对南军而言,李将军的北伐计划以失败告终,而且仅仅有900万总人口的南方邦联。此役过后,南方邦联虽然远未达到"一蹶不振"的地步,在之后仍然取得了几次胜利,但是却丧失了战争中的主动权,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另一方面,北方联邦军却已经在策划下一步的反攻了。

同时,战场上的辉煌并不是葛底斯堡传奇的结束。战争之后,人们在当地建立了葛底斯堡国家公墓,埋葬在战争中死难的双方将士。当年11月19日,林肯总统主持葛底斯堡国家公墓揭幕仪式,发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尽管这篇演讲仅有不到300词,却最终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为信仰献身的勇士——葛底斯堡战役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文字稿

林肯在演讲的最后一段中说:"不是我们奉献、圣化或神化了这块土地,而是那些活着的或者已经死去的、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英雄们使得这块土地成为神圣之土,其神圣远非我们的渺小之力可增减。世人不会注意,也不会记住我们在这里说什么,但是他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些英雄们的行为。这更要求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去继续那些英雄们为之战斗的未尽事业。"这或许是葛底斯堡战役的最好注脚——战争中总有勇士为正义的事业二战,他们的牺牲不会白费,他们的事迹值得铭记;这或许是战争除了残酷之外,给予人们的最大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