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三)

上次說到,關於光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在十七世紀中期有了兩種可能的假設:微粒說和波

動說。

然而在一開始的時候,雙方的武裝都是非常薄弱的。微粒說固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它

手中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光的直線傳播問題和反射折射問題本來是它的傳統領地,但波動

方面軍隊在發展了自己的理論後,迅速就在這兩個戰場上與微粒平分秋色。而波動論作為

一種新興的理論,格里馬第的光衍射實驗是它發家的最大法寶,但它卻拖著一個沉重的包

袱,就是光以太的假設,這個憑空想象出來的媒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波動軍隊的

累贅。

兩支力量起初並沒有發生什麼武裝衝突。在笛卡兒的《方法論》那裡,他們還依然心平氣

和地站在一起供大家檢閱。導致“第一次微波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是波義耳(Robert

Boyle,中學裡學過波馬定律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這個討厭的愛爾蘭人?)在1663年提出的

一個理論。他認為我們看到的各種顏色,其實並不是物體本身的屬性,而是光照上去才產

生的效果。這個論調本身並沒有關係到微粒波動什麼事,但是卻引起了對顏色屬性的激烈

爭論。

在格里馬第的眼裡,顏色的不同,是因為光波頻率的不同而引起的。他的實驗引起了胡克

(Robert Hooke)的興趣。胡克本來是波義耳的實驗助手,當時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

同時也兼任實驗管理員。他重複了格里馬第的工作,並仔細觀察了光在肥皂泡裡映射出的

色彩以及光通過薄雲母片而產生的光輝。根據他的判斷,光必定是某種快速的脈衝,於是

他在1665年出版的《顯微術》(Micrographia)一書中明確地支持波動說。《顯微術》這

本著作很快為胡克贏得了世界性的學術聲譽,波動說由於這位大將的加入,似乎也在一時

佔了上風。

然而不知是偶然,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件似乎無關的事情改變了整個戰局的發展。

1672年,一位叫做艾薩克?牛頓的年輕人向皇家學會評議委員會遞交了一篇論文,名字叫

做《關於光與色的新理論》。牛頓當時才30歲,剛剛當選為皇家學會的會員。這是牛頓所

發表的第一篇正式科學論文,其內容是關於他所做的光的色散實驗的,這也是牛頓所做的

最為有名的實驗之一。實驗的情景在一些科學書籍裡被渲染得十分impressive:炎熱難忍

的夏天,牛頓卻戴著厚重的假髮呆在一間小屋裡。四面窗戶全都被封死了,屋子裡面又悶

又熱,一片漆黑,只有一束亮光從一個特意留出的小孔裡面射進來。牛頓不顧身上汗如雨

下,全神貫注地在屋裡走來走去,並不時地把手裡的一個三稜鏡插進那個小孔裡。每當三

稜鏡被插進去的時候,原來的那束白光就不見了,而在屋裡的牆上,映射出了一條長長的

彩色寬帶:顏色從紅一直到紫。牛頓憑藉這個實驗,得出了白色光是由七彩光混合而成的

結論。

然而在這篇論文中,牛頓把光的複合和分解比喻成不同顏色微粒的混合和分開。胡克和波

義耳正是當時評議會的成員,他們對此觀點進行了激烈的抨擊。胡克聲稱,牛頓論文中正

確的部分(也就是色彩的複合)是竊取了他1665年的思想,而牛頓“原創”的微粒說則不

值一提。牛頓大怒,馬上撤回了論文,並賭氣般地宣稱不再發表任何研究成果。

其實在此之前,牛頓的觀點還是在微粒和波動之間有所搖擺的,並沒有完全否認波動說。

1665年,胡克發表他的觀點時,牛頓還剛剛從劍橋三一學院畢業,也許還在蘋果樹前面思

考他的萬有引力問題呢。但在這件事之後,牛頓開始一面倒地支持微粒說。這究竟是因為

報復心理,還是因為科學精神,今天已經無法得知了,想來兩方面都有其因素吧。不過牛

頓的性格是以小氣和斤斤計較而聞名的,這從以後他和萊布尼茲關於微積分發明的爭論中

也可見一斑。

但是,一方面因為胡克的名氣,另一方面也因為牛頓的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了運動學和力

學方面,牛頓暫時仍然沒有正式地全面論證微粒說(只是在幾篇論文中反駁了胡克)。而

這時候,波動方面軍開始了他們的現代化進程——用理論來裝備自己。荷蘭物理學家惠更

斯(Christiaan Huygens)成為了波動說的主將。

惠更斯在數學理論方面是具有十分高的天才的,他繼承了胡克的思想,認為光是一種在以

太裡傳播的縱波,並引入了“波前”的概念,成功地證明和推導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他的波動理論雖然還十分粗略,但是所取得的成功卻是傑出的。當時隨著光學研究的不斷

深入,新的戰場不斷被開闢:1665年,牛頓在實驗中發現如果讓光通過一塊大麴率凸透鏡

照射到光學平玻璃板上,會看見在透鏡與玻璃平板接觸處出現一組彩色的同心環條紋,也

就是著名的“牛頓環”(對圖象和攝影有興趣的朋友一定知道)。到了1669年,丹麥的巴

塞林那斯(E.Bartholinus)發現當光在通過方解石晶體時,會出現雙折射現象。惠更斯將

他的理論應用於這些新發現上面,發現他的波動軍隊可以容易地佔領這些新闢的陣地,只

需要作小小的改制即可(比如引進橢圓波的概念)。1690年,惠更斯的著作《光論》

(Traite de la Lumiere)出版,標誌著波動說在這個階段到達了一個興盛的頂點。

不幸的是,波動方面暫時的得勢看來註定要成為曇花一現的泡沫。因為在他們的對手那裡

站著一個光芒四射的偉大人物:艾薩克?牛頓先生(而且馬上就要成為爵士)。這位科學

巨人——不管他是出於什麼理由——已經決定要給予波動說的軍隊以毫不留情的致命打擊

。為了避免再次引起和胡克之間的爭執,導致不必要的誤解,牛頓在戰術上也進行了精心

的安排。直到胡克去世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704年,牛頓才出版了他的煌煌鉅著《光學》

(Opticks)。在這本劃時代的作品中,牛頓詳盡地闡述了光的色彩疊合與分散,從粒子

的角度解釋了薄膜透光,牛頓環以及衍射實驗中發現的種種現象。他駁斥了波動理論,質

疑如果光如同聲波一樣,為什麼無法繞開障礙物前進。他也對雙折射現象進行了研究,提

出了許多用波動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而粒子方面的基本困難,牛頓則以他的天才加以解

決。他從波動對手那裡吸收了許多東西,比如將波的一些有用的概念如振動,週期等引入

微粒論,從而很好地解答了牛頓環的難題。在另一方面,牛頓把粒子說和他的力學體系結

合在了一起,於是使得這個理論頓時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力量。

這完全是一次摧枯拉朽般的打擊。那時的牛頓,已經再不是那個可以在評議會上被人質疑

的青年。那時的牛頓,已經是出版了《數學原理》的牛頓,已經是發明了微積分的牛頓。

那個時候,他已經是國會議員,皇家學會會長,已經成為科學史上神話般的人物。在世界

各地,人們對他的力學體系頂禮膜拜,彷彿見到了上帝的啟示。而波動說則群龍無首(惠

更斯也早於1695年去世),這支失去了領袖的軍隊還沒有來得及在領土上建造幾座堅固一

點的堡壘,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他們驚恐萬狀,潰不成軍,幾乎在一夜之間喪失了所

有的陣地。這一方面是因為波動自己的防禦工事有不足之處,它的理論仍然不夠完善,另

一方面也實在是因為對手的實力過於強大:牛頓作為光學界的泰斗,他的才華和權威是不

容質疑的。第一次微波戰爭就這樣以波動的慘敗而告終,戰爭的結果是微粒說牢牢佔據了

物理界的主流。波動被迫轉入地下,在長達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都抬不起頭來。然而,

它卻仍然沒有被消滅,惠更斯等人所做的開創性工作使得它仍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默默

潛伏著以待東山再起的那天。

*********

飯後閒話:胡克與牛頓

胡克和牛頓在歷史上也算是一對歡喜冤家。兩個人都在力學,光學,儀器等方面有著偉大

的貢獻。兩人互相啟發,但是之間也存在著不少的爭論。除了關於光本性的爭論之外,他

們之間還有一個爭執,那就是萬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究竟是誰發現的問題。胡克在力學

與行星運動方面花過許多心血,他深入研究了開普勒定律,於1964年提出了行星軌道因引

力而彎曲成橢圓的觀點。1674年他根據修正的慣性原理,提出了行星運動的理論。1679年

,他在寫給牛頓的信中,提出了引力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概念,但是說得比較模

糊,並未加之量化(原文是:…my supposition is that the Attraction always is in

a duplicate proportion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reciprocal)。在牛頓的

《原理》出版之後,胡克要求承認他對這個定律的優先發現,但牛頓最後的回答卻是把所

有涉及胡克的引用都從《原理》裡面給刪掉了。

應該說胡克也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曾幫助波義耳發現波義耳定律,用自己的顯微鏡發

現了植物的細胞,他在地質學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對化石的觀測)影響了這個學科整整30

年,他發明和製造的儀器(如顯微鏡、空氣唧筒、發條擺輪、輪形氣壓表等)在當時無與

倫比。他所發現的彈性定律是力學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在那個時代,他在力學和光學方面

是僅次於牛頓的偉大科學家,可是似乎他卻永遠生活在牛頓的陰影裡。今天的牛頓名滿天

下,但今天的中學生只有從課本里的胡克定律(彈性定律)才知道胡克的名字,胡克死前

已經變得憤世嫉俗,字裡行間充滿了挖苦。他死後連一張畫像也沒有留下來,據說是因為

他“太醜了”。

黃金時代(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