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4岁调皮男娃,我用两种套路和他斗智斗勇

家有两宝,大宝睿睿今年四岁了,从小就非常调皮,比别的孩子学走学跑都要早,爬上爬下精力充沛,常常是上次磕碰的红肿还没消,这次的新包就鼓了起来,除此以外,不仅自己疯起来没个正形,还很会看眼色,明明被发现惹了祸,还能舔着脸再把你逗笑了,有时候别说孩子爸爸,谁都管不了。

睿睿很喜欢邻居小朋友家里一套小汽车,每次去人家家里玩就拿在手里比比划划不撒手,孩子奶奶看他这么喜欢就给买了一套,这一套车里面有一个消防车,可以装水,一般他都用这个消防车装点小积木什么的,偶然一天他发现这个车还可装水,于是就快乐地往返于卫生间和客厅,因为没什么声音,奶奶就没注意,过了一会奶奶起身的时候,才发现客厅的地毯上已经湿了水汪汪的一大摊,一开始睿睿对于运水乐在其中,后来水洒在地毯上,他又被湿了的地毯吸引了,趴在把湿乎乎的地毯捋成一条一条的,奶奶发现得已经晚了,睿睿衣服都被浸湿了,结果就是睿睿帮奶奶洗了半个地毯,奶奶得洗地毯外加给睿睿换衣服洗衣服。

晚上爸爸下班回家教育睿睿:

睿爸:你今天为什么把地毯弄湿?

睿睿:消防车咕噜咕噜(听不清)...

睿爸:你玩消防车把地毯弄湿了,知道吗?

睿睿不说话,

睿爸:消防车装水以后就不能在客厅玩,只有在洗澡的时候,用盆子洗澡的时候才可以玩,你看你这样奶奶还要收拾,现在客厅没地毯,踩上去凉不凉?(此处省略睿爸说了好多话)……知道了吗?

睿睿:知道!(迅速点头)

睿爸:知道什么了?

睿睿:洗澡!

用奶奶的原话说,这个小崽子又给我气笑了。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件事情过去以后一起星期内,睿睿表现出对于洗澡的极大热情,每天都要求洗澡。后来直到这个运水消防车的新鲜劲过去了,洗澡热情也就恢复正常了。

家有4岁调皮男娃,我用两种套路和他斗智斗勇


好在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是我们,都没有特别生气地去批评睿睿,我们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宽容的,这和我们之前做过的功课是分不开的,因为睿睿没上幼儿园以前也是很调皮,我们都学习了很多育儿方面的知识。

4岁的小孩在生理、心理上都发育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他们有了独自的意识,能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身体上的发育也足够支持他上蹿下跳,任何想要玩的东西都可以拿到,脱离了之前想做什么都需要很大程度依靠爸爸妈妈的阶段,所以即便是出于对自己“获得自由”的喜悦,孩子也会到处玩耍,更何况可能还有孩子本身性格活泼的原因,就显得更加淘气了。而且不仅要知道孩子的发展规律,还有我们家长也对应的做好工作,比如当孩子折腾出麻烦的时候不能赢批评,现在的睿睿虽然还是很调皮,但是上幼儿园以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了。

那么具体是如何跟孩子斗智斗勇呢?根据我的经验,一般要分情况来定对策,根据孩子不同的调皮原因想对应的方案。

家长首先要去尝试分析孩子为什么这么调皮。

套路一

一些宝宝会对爸爸妈妈的脾气秉性摸得比较透,现在孩子大多都很聪明,睿睿心里就很清楚爷爷奶奶是最好说话的,然后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生气,那么当孩子对大人的反应了如指掌的时候,孩子可能对家长的这种反应很感兴趣,比如每次只要把玩具弄得满屋子都是,爸爸就会发脾气,给他不小心踩在玩具上会很疼,还会把你的小玩具踩坏,虽然在成年人看来这明明是警告的事情,但是可能对孩子会有强化作用,孩子觉得很有趣,就把玩具放在可能被踩到的地方。如果孩子是这样因为父母强化而变得调皮,那么家长就要试着弱化这些反馈。在宝宝有积极行为表现的时候热情赞扬,比如今天没把玩具撒了满地,还收拾了洗澡的小玩具,这种行为值得表扬,而某天孩子弄乱了一地玩具了就选择忽视,长期这样,孩子渐渐会有更多的积极表现,而减少这种父母不关注的行为。

家有4岁调皮男娃,我用两种套路和他斗智斗勇

套路二

还有的情况是孩子就是喜欢这件事情本身,还是玩水的例子,平常孩子接触水的机会不多,每天正常饭前便后洗手顶多洗5次,洗澡的时候在浴缸里有这么多水冬天大约一周一次,孩子本身的自制力比较差,好不容看到了,有机会了,自然要好好把握去玩一玩,看到好玩的就玩、看到好吃的就吃,看见想要的就打着滚要。这种情况孩子的皮,是他自己天性的表现。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孩子对于外界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心是一定要保护的,这种对于外界的探索是学习的动力,所以爸爸妈妈只是需要培养孩子一定的规则意识,比如每天玩水的时间是可以商定的,大家共同遵守。并且爸爸妈妈可以顺势引导,家里的自来水、瓶子里的矿泉水、大海里的海水、小溪里溪水等等,通过孩子的兴趣进行引申。


家有4岁调皮男娃,我用两种套路和他斗智斗勇


除此以外,可能还会有其它的一些原因,不一样的原因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

不同的孩子调皮有不一样的原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对于4岁的孩子而言,“皮”的过程中其实能够促进孩子动手、注意、运动等能力的发展,在大多数孩子的调皮没有影响他人或严重后果的情况下,爸爸妈妈们做好后续工作,是可以容许宝宝“皮”一下的。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经历或者更好的方法,欢迎在留言里评论探讨!

请关注“启睿宝婴幼儿成长测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