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買學區房有哪些門門道道,這份"掃盲"指南全告訴你了

每年的三月份都是學區房成交的旺季。三月不買房,九月徒傷悲!

學區房,絕對是房地產市場裡面的奢侈品。奢侈品有一個特點,就是不管有沒有能力買,人人都很關注,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高頻話題。


在福州買學區房有哪些門門道道,這份

上網查詢和學區房有關的信息,很多,很雜,很凌亂。絕大多數文章,只是基本信息的羅列,沒有多少觀點分析。

因為買過學區房,前些年用了大半年時間研究學區房,最終砸(咬)鍋(牙)賣(切)鐵(齒)買了,作為過來人,聊一聊在福州買學區房那點兒經驗之談。


1. 福州哪些房子能叫學區房?

福州這個城市的高房價,讓很多人想不明白,地理位置放眼全國不算出類拔萃,論工業,沒有很強的工業基礎;論科技,也沒有幾個像樣的科研單位和高科技企業,論教育醫療,也都屬於在全國平均水平及其以下徘徊的“困難戶”,更不要提什麼文化影響力和旅遊資源。

福州的房價憑什麼這麼高?除了地盤小,人口密度相對集中,沿江向海有很多獨特的自然資源,周邊區縣民間資本發達等等因素之外,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教育資源的過度集中,拉昇了福州市中心的房價。

以鼓樓區為例,半個鼓樓區,基本都是學區房的天下。因為有學區房概念的神助攻,如今在鼓樓核心區域能買得起房子的人,絕對算是“土豪”級別的。

如果有學區房,即便是在鼓樓住著“老破小”也是一件讓人羨慕的事兒。

然而,學區房並不是鼓樓的專屬。

一般來講,學區房大致分三個級別,一線學區房、二線學區房和三線學區房。就個人意願來看,三線學區房可以劃分到非學區房概念去了,之所以保留,是覺得有些學校的教學水平這幾年增長得比較快,也吸引了不少學區房的粉絲。老百姓買學區房是用錢投票的,話不能說得太絕對,太絕對了,有人會傷心。

談一、二、三線學區房之前,先數一下福州那些知名度很高的小學和中學。

福州市民認為最好的小學大概有十二所:錢塘小學、鼓樓二小、烏山小學、鼓樓一小、福州實驗小學、教院附一小、教院附二小、群眾路小學、臺江三小、師大附小、麥頂小學、倉山小學。

比如說:湖濱小學、溫泉小學、井大小學,這些屬於後起之秀,基本可以歸納到第二梯隊裡去。

福州市民認為最好的初中,有這麼幾所:延安中學、屏東中學、福州一中、福州十八中、福州十九中等等。眾所周知,福州辦學水平頂尖的初中,私立中學佔了一大半,私立中學不在學區房的討論範圍之內。

一線學區就是很好的小學對口很好的初中,比如教院二附小對口延安中學、錢塘小學對口屏東中學、福州實驗小學對口福州一中。

二線學區就是很好的小學對口一般的初中或者很好的初中對應一般的小學,比如烏山小學對口教院附中,教院附中屬於一般的中學。群眾路小學對口閩江學院附中,閩江學院附中很一般。鼓樓實小對應屏東中學,屬於小學不弱,中學很強,可以劃分到二線學區。

三線學區,就是類似溫泉小學對應十九中,小學還不錯,初中也不錯這種。

因為福州小學中學還有很多,誰和誰對口,屬於什麼梯隊的學區房,這裡沒辦法一一列舉了。至於金山小學對應金山中學這種搭配,基本上屬於三線開外的學區,沒有多大討論價值。

不服,留言來辯!

在福州買學區房有哪些門門道道,這份

2. 買學區房是不是很有必要性?

適齡男女青年都會糾結一個問題:娃生出來了,到底要不要買學區房?

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維度考慮:

錢足夠,那就出手。

錢能湊夠,認真挑選。

沒錢,別買。

然而,現實中很多人對於買不買學區房這件事的看法,根本不是錢的問題。

很多鳳凰男女思維模式就是“我當初也沒讀什麼學區,不也考上了好大學,有了份好工作!”

遇到這種思想的人,只能說天賦拯救了貧窮的思維。年代不同,環境不同,當地當年的升學率和現在城裡孩子的教育水準怎麼能比?不要看到自己走出了窮鄉僻壤就忘記有多少人還在老家種田、擺攤、外出打工。

鳳凰男女能成材,是概率論的問題,畢竟他們是幸運的極少數。作為過來人,當年也有“鳳凰男”思維,是什麼改變了這種觀念?

研究一下福州連續三年的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數據,會發現一個多米諾效應:如果不能上一個好小學,能上私立中學或者優質公立初中的比例就很低,上不了好的中學,考“一三附”和“老八所”的比例又低,上不了“一三附”和“老八所”升重點大學的比例又低了很多。

反之,就會高很多。

分析完福州連續三年的數據,終於明白,一所學區房的意義不在於你買了,孩子的教育就能非比尋常,而在於你給了孩子增加不斷向好的機會。

如果不信這個邪,大可自己去網上查查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還有一點,好的學校校風都不會差,培養的是孩子的視野。

有一次和一位家長聊天,這位家長很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買進好的學區,孩子上小學後,成績不錯,在全校能排進前十名,結果問題就出在這裡。好幾次他督促孩子學習,孩子回答他“我已經是全校前十名了,還要我怎麼努力呢?”

這位家長後來也去看了升學率的排名,他說他不想跟自己的孩子爭論,他讀的這所小學,連續三年,升私立初中的比例是0,也就是說,在沒有好的對口初中的情況下,這所小學的學生幾乎沒有資格入讀私立初中,大家都知道在福州這個城市,憑藉考試能入讀華倫、三牧、時代這三所私立初中意味著什麼

家長很焦慮,孩子也想不通。家長說,早知如此,當初有能力弄套學區房的時候沒想到會這樣。


3.想買學區房還要考慮哪些因素?

錢,是永遠繞不過去的核心問題。至於房子的質量如何,要看情況。身邊有很多買學區房的朋友,也只是要個學區資格,買來的房子根本沒辦法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絕對不僅僅是一句空話。因為一個好的學區形成,多半都是時間沉澱的產物。時間沉澱下來優良的教學質量,也把周邊房子蠶食得破舊不堪。以鼓樓和倉山區為例,優質小學周邊,基本都是“老破小”的房子,很多都是磚混結構,大多數都是沒電梯的,有些有電梯的也是加裝的。更有甚者,有的學區房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筒子樓,單身宿舍。

然而這些絲毫沒影響學區房的房價,網上有人說教院附二小的一個學區房小區,都買到了10萬每平方米,不知道是真是假。鼓樓區的學區房,一般在六七萬每平方米很正常,這還不是錢的事兒,關鍵想買還未必有合適的房源!

選學區房,還要考慮接送的問題。人們在買學區房的時候,一般都不會在意這個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很嚴重。位置沒買好,即便是學區,以後的接送都會累死人。

小學六年,初中三年。

路程遠的話,起碼接送要六七年。對孩子和家長來說,路上的光陰很寶貴,精力也很寶貴,體力更寶貴!特別是隔代接送,積勞成疾,老人家會非常的辛苦。如果接送能不那麼操心,孩子早上也能多睡一會兒。

因此,想買學區房,接送問題一定要考慮進去。因為接送問題事關家庭和諧、未來幾年幸福指數高不高,它佔了很大比例。

錢、接送問題都考慮進去之後,還有什麼時間買的問題。想買的話,什麼時候看學區房?當然越早越好,早去找房源比臨時抱佛腳好得多。

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多校劃片”上面。因為有兩點要搞清楚。一是教育資源很難均衡,二是不要低估家長想讓孩子上好學校的信念。

退一萬步講,想買就早點買,因為學區房是剛需裡的剛需,它的特點就是保值、升值。

買晚了,傷錢!


在福州買學區房有哪些門門道道,這份

4.開發商炒作的學區概念靠譜嗎?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但卻沒辦法一錘子定音的回答。

這些年,在福州蓋房子的開發商愛提兩種學區概念,一是開發商通過贊助拿到名校學位資格。二是開發商引進優質的教育資源做配套。

第一點,又分兩種情況。首先看學位是不是永久擁有,比如福州梅嶺觀海這個樓盤的名校學位就是一手房才有,二手房就沒有這個資格。其次是有的房子配套學位是“配給制”,簡單說,就是每隔多少年給一個學位。

至於開發商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做配套,一般都是新建學校。

新建的學校,有的確實不錯,有的只是聽上去不錯。有的是搞名校的分校,有的是直接上國際學校。但是有一點是不要忘了,開發商講學區的目的是賣房子,很少關心真正教育質量。有些名氣聽上去很大的學校,能不能引進來,還要邊走邊看,別去較真和推敲。

比如說,在福州三江口,聽說要建三江口小學(暫名),這所小學被安利了好幾年是麥頂小學三江口分校。它到底是不是?倉山區教育局前幾天回應說,校名及分校問題待學校建成投用後才能最終明確。

你信它,也許就是,不信也就只能呵呵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