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的6道下酒菜,江蘇人吃過幾道?全吃過算美食家了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盛產的食材,最終也被製作成幾代都傳延至今的美食,這便是美食的傳承。

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幾大美食,每種都很驚豔,江蘇的老鄉們吃過這個嗎?

江蘇無錫:蘿蔔絲餅

長沙時令點心。最初為茶館中所製茶點。外酥脆內鮮軟,層次分明,具蘿蔔特有的清香。

20世紀初以大華齋和福芝春兩家茶館質量最佳,後來小吃攤販也有供應。50年代以後,以老點心師陳凱傳所制最享盛名,80年代則以其弟子、特級點心師謝功臣公推為第一。

最“硬”的6道下酒菜,江蘇人吃過幾道?全吃過算美食家了

江蘇揚州:五丁包子

五丁包子,是揚州的名小吃,是在三丁包子基礎上的一種創新,它是選用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作餡製成。

相傳乾隆有一次巡遊揚州時,說到御膳早點的備辦,要做到這麼五句話:即“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硬,細嫩而不過軟”。

最“硬”的6道下酒菜,江蘇人吃過幾道?全吃過算美食家了

江蘇連雲港:蟹黃煨魚肚

蟹黃魚肚,是一道江蘇名菜,蟹黃味鮮,色黃亮,魚肚軟滑,湯汁濃郁。魚肚是名貴幹貨原料之一。中國吃魚肚,史書多有記載,如《齊民要術》上的作法,宋人陳世崇的《隨隱漫錄),明《本草綱目》等多有記載。

中醫認為魚肚甘鹹性滑,人肝、腎二經,具有清頭目、養精固氣等功效。

最“硬”的6道下酒菜,江蘇人吃過幾道?全吃過算美食家了

江蘇蘇州:三味圓

三味圓,又稱湯麵筋,是江蘇地區漢族名菜之一,起源於明代沈萬三家萬三蹄,是沈萬三用來招待貴賓的必備菜餚之一。

現在,三味圓已經成為周莊人逢年過節、婚慶喜宴的主湯,意為團圓。

最“硬”的6道下酒菜,江蘇人吃過幾道?全吃過算美食家了

江蘇無錫:惠山油酥

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燒餅”,無錫著名特產。相傳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創制,因其形狀似寺內“四大金剛”塑像的肚臍,被僧人譽為“金剛肚臍”一直沿襲至今。

惠山油酥採用純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絲等原料,經烘製而成。它品形規整,色澤金黃,酥鬆香甜,甜中帶鹹,具有獨特風格,數百年盛銷不衰。

最“硬”的6道下酒菜,江蘇人吃過幾道?全吃過算美食家了

江蘇鹽城:清真油麻餅

清真油麻餅,原為清末鹽城回民哈雲書開辦的“哈鹿鳴”清真菜館創制,今清真飯店仍保持這一特色。

製作工藝考究,製成後外脆、中粘、心甜。食用時逐層品嚐,清爽可口,齒舌留香。

最“硬”的6道下酒菜,江蘇人吃過幾道?全吃過算美食家了

這幾個特產美食,你最喜歡哪一個,評論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