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一生诗词流传600多首,是两宋最高产爱国词人,他同时亦是一名伟大的将领,可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但这么一位人才却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呢?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少有大志

辛弃疾出生于当时金国的殖民地,他的爷爷虽然表面上为金国效力,背地里却经常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着远方山河,爷爷说:“孩子啊,这些原本都是我们南宋的领地,长大后别忘了灭了可恶的金国人,还祖国统一啊!

受到爷爷的影响,辛弃疾从小就立志要报效家国,日日钻研兵法,勤练武术,苦读文书,日后他的成功离不开年少的努力

14岁,他就打着“进京赶考”的幌子,开始进燕山勘察金国地形;

到了17岁,他又来到燕山,这次他着手画地形图,为日后大战做准备……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揭竿而起

直到1161年秋天,金国开始侵略南宋的土地,各地方趁机揭竿起义。21岁的辛弃疾觉得时机已到,便拉上2000多个弟兄,举起造反大旗,投奔了山东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支起义军。

当时,队里有个和尚叫义端,是个奸诈的墙头草,他嫌自己在营里没权没地位,就偷走了军队的大印,想献给金人换荣华富贵。

本来义端想的挺好,偏偏漏算一遭,这军印是辛弃疾保管的。正当他快马加鞭往金营赶路时,脸上的得意还没散去,便听到身后一阵马蹄声响起,回头一看,吓了一跳,是辛弃疾!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只见辛弃疾此时面露杀气,驾着快马有如轻功附体,片刻间便已逼近义端,三两下功夫,便将贼人擒下马来。

看着辛弃疾手上那把寒光凛凛的长剑,义端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赶忙拍马屁说:“兄弟,你真是神兽转世,求你看在往日的兄弟情分上,别杀我啊!”

辛弃疾看着他这副嘴脸,鄙夷得不行,在他身上搜出大印后,直接手起刀落,结果了叛徒的性命。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五十战五万

公元1162年,也就是手擒义端的第二年,辛弃疾作为义军代表,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他这一走,军里又出事了。

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杀了义军的领头人,投奔了金人,并以此为功封了官,领了赏。

这个消息传到了完成任务,正在返程的辛弃疾耳中,气得辛弃疾一声大吼,快马加鞭赶回了山东。

振奋人心的高潮来了,他直接带着50个勇士,夜闯5万兵马的金军大营,在毫发无伤的情况下,把正在享福的叛徒直接捆走,再不远千里,押解回南宋朝廷,交给皇帝正法。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听着是不是很玄幻,但这却是辛弃疾真实创下的传奇,于是22岁的他一战封神。连皇帝都夸他是“少年英雄”,自然而然,朝廷怎会不趁机收纳人才,自此,归附南宋朝廷的他开始了仕途生涯。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不得重用

在职期间辛弃疾不停地上书,不停地谋划,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励志要匡扶大宋,精忠报国。你想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呢?

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兢兢业业

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他都尽职尽责。

在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是长江边境里最勇猛的一支军队,连金兵听了都退避三舍,很好地保护着当地的子民。

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注定他一生是悲剧的。

即使被不断调任,做着与行兵打仗毫无关系的工作,辛弃疾也从未停止表达自己愿意为国上阵杀敌,收复失土的强烈愿望。

可惜还是没人理自己。悲愤交加下,他写了一首又一首报国诗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无奈归隐

公元1181年,41岁的辛弃疾被弹劾罢官了,这一罢,就罢了他10年,后来虽然又任命了他几回,但都逃不过被弹劾罢官的命运……

在官场浮沉这么些年,他早明白自己的作风,思想是不被接受的,也做好了归隐的准备,便建了房子,给自己取名“稼轩居士”,过上了悠闲安逸的闲居生活。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但就算归隐田园,他也从未放下对家国的牵挂,还是好想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

连梦里都是自己在外御敌的样子,好想可惜一觉醒来,发现多年过去,自己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公元1207年,已67岁的他,积郁成疾,病重在床,临终之际,还在用最后一口气喊着:“杀敌!杀敌!”

硬核词人辛弃疾:曾挑灯看剑,却为何得不到重用?

结语:辛弃疾一生志在报国,尽管未能完成志愿,但他用他那慷慨悲壮的诗词影响了后世几百年,他是人民的英雄,是最“硬核”的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