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将是怎样?

用户5547786683


从甲午战争的全局来看,如果清政府不对日求和,坚持不赔款、不割地,会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迁都,二是辽东半岛、华北部分地区以及福建沿海、台湾地区被日本占领。针对这个结果,我来谈谈看法,请大家来指正。

首先,清政府不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使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动没有任何的法理支持,会很被动,把战争进行下去的士气会受挫。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军事方面的伤亡损失也很大,特别是平壤一战。大东沟海战虽然日本海军未沉一艘军舰,但人员伤亡也不小。日本方面也需要补充兵员、弹药。日本侵略者发起辽河战役,也是付出了很大代价才渡过辽河。如果清政府拒不投降,日军只能继续打下去,战争将转移到京津地区,按照清军的软弱打法,京津两地肯定是守不住的。届时,辽东、华北的部分地区会被占。

第二,清政府拒不投降,使日本方面不会得到任何书面的文件,其所有军事行动都不会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即使占了部分中国领土也不牢固。如果继续打下去,京津失守,清朝政府有可能会迁都到洛阳或西安。继续组织力量进行抵抗。依照甲午战争时期日本的军事实力,还无法深入中国内地扩大战争,会占据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掠夺。

第三,山东地区失守成为必然。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不许丁汝昌出战,眼看日本联合舰队50艘军舰合围刘公岛。当时丁汝昌还有12艘舰艇以及鱼雷艇,虽然有一定战斗力,但被吊打是肯定的。山东沿海丢失是不能避免的了。

第四,福建沿海、台湾地区会被占。如果清政府不投降,在迁都以后,必然面临主力部队集中在内地,沿海城市必成日军炮击目标,日军在侵占琉球群岛以后,就已经把福建作为下一个目标,因此战争继续打,福建肯定不能幸免。台湾岛的清朝官员除刘铭传以外都是观望派,刘铭传死后,抵抗力量更加薄弱,日本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侵占台湾是称霸东海的终极目标。

第五,清政府拒不投降如果成为可能,东南沿海地区必然成为战区,届时有可能会引起俄、美、法各国的重视,特别是美、法,他们的利益在上海,一旦上海受攻,对他们不利。对于俄国来说,他们不愿意看到辽东半岛被日本独占,必然进行干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