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胃癌?胃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来不及了?

米澜澜


您好,我是李继臣主任,一位中医肿瘤科的老中医,能有幸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胃癌是生活中离我们比较近的常见癌症,胃癌的出现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折磨,更给胃癌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晚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食欲减退、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腹泻、便秘、低热、水肿、消瘦等全身症状,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并有幽门梗阻时,常在呕吐物中混杂咖啡色或黯红色的血液。

只有正确找出胃癌的相关病因,才能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胃癌晚期如何治疗呢?

出现胃癌晚期症状时,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方式,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癌症晚期的治疗,治疗目的是为了延长生命、缓解病人痛苦,所以说治疗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情况。

对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阻的病人,可以采用放化疗的治疗方式,同时配合中医治疗,缓解放化疗的副作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如果患者年龄较大、体质很差的情况下,不适宜选择这些具有很强副作用的治疗方式,可选择中医治疗,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减轻患者痛苦。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护病人的免疫功能,也就是保护病人的抵抗力。几乎所有的治疗手段都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影响,而免疫功能下降是残留癌细胞死灰复燃的原因之一。病人的体力、体质、食欲、体重、睡眠、精神状态等,就是病人的生存质量。

总体上要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增强信心,增强体质,适当应用免疫增强剂,加强营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服用扶正的中药,我院的中药主要是以扶正抗癌为主的,可以很好的扶助人体正气,保护免疫力。保护免疫力,就是提高抗癌的战斗力,延长生命。

当然面对癌症都不会面无惧色,内心当然十分痛苦,但既然已成事实,忧愁痛苦无济于事,只有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继续生存的希望。

我是李继臣主任,和癌症打了一辈子交道,大家有什么关于癌症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会尽力为大家一一回复。最后2020年即将来临,在这里也祝愿所有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阖家欢乐!


复康养生小课堂


胃癌是我国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居于全球的前列,每年因胃癌死亡的病例约占全球的45%左右,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胃癌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症状轻微,常常被我们忽略,大多数人一经发现,已处于中晚期。胃癌重在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甚至可以根治。其预防主要通过日常饮食、生活习惯、预防感染、积极处理癌前病变等实现。



一、胃癌的高危因素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及指南意见,胃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①饮食习惯:长期食用烟熏、腌制、烧烤(尤其是烤焦的食物)、辛辣刺激、过烫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②地域环境:我国西北、东部地区较南方地区发病率高;③幽门螺杆菌感染:反复感染、治疗不彻底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④年龄: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增加;⑤家族史、遗传因素:直系亲属有胃癌病史的患者患病率较无家族史者高;⑥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巨大溃疡、胃多发息肉、胃腺瘤是胃癌的高危因素;⑦吸烟、饮酒: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二、胃癌的预防

(一)改善饮食习惯

日常生活中应少吃烟熏、腌制、烧烤食品,饮食不易过烫、过快,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营养均衡,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二)改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应戒烟、戒酒,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当增加运动。

对于反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彻底治疗,注意早期筛查,避免反复感染。



(四)立即处理癌前病变

对于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反复溃疡、多发息肉和胃腺瘤的病人,应积极治疗和处理。

(五)注意筛查

对于年龄>40岁的人群、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注意筛查胃镜,注意体检,早发现、早处理。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胃癌可防可治,重在预防,防治结合最重要,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对胃癌的预后直接相关,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对于预后十分重要。




全科扫地僧


胃癌早期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症状,即使出现相应消化道症状如恶心、上腹部不适,也没有特异性,难以与普通胃病鉴别。进展期胃癌,随着肿瘤不断侵袭、生长,开始出现相应症状,如食欲下降、乏力、上腹部疼痛等,患者还可以出现体重下降、贫血等。肿瘤生长形成溃疡,破坏血管则会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晚期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梗阻、腹水以及恶病质,出现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以扪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前凹结节等。

所以,凭借症状早期诊断胃癌十分困难,而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是进展期胃癌,此时治疗难度加大,效果也不满意,很多病人甚至出现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截然不同,对于局限于黏膜内的早期胃癌,仅有3%出现淋巴结转移,可以考虑内镜下切除,5年生存率接近100%,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而IV胃癌患者预后极差,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姑息治疗为主,5年生存率不足2%。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意义重大。

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非常低,对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能够提高检出率,显著改善预后。胃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与范围,并且可以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40岁以上人群,建议常规胃镜检查,对于有胃癌家族史者、慢性胃病者、吸烟者,意义更大。如果出现上消化道症状,不明原因的消化道慢性失血,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应进行胃镜检查。此外,预防胃癌还需要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检查幽门螺杆菌,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等。


田艳涛主任


胃癌病因

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30%):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幽门螺杆菌感染(20%):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癌前病变(20%):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遗传和基因(10%):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癌前期变化

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与癌前期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率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率仅1%;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率显著上升;

(5)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2、胃的癌前期病变

(1)异形增生与间变:前者亦称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细胞增生,少数情况不可发生癌变,胃间变(anaplasia)则癌变机会多;

(2)肠化生:有小肠型与大肠型两种,小肠型(完全型)具有小肠粘膜的特征,分化较好,大肠型(不完全型)与大肠粘膜相似,又可分为2个亚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

病理改变

(一)胃癌的发生部位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二)巨体形态分型

1、早期胃癌

不论范围大小,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浅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三型,Ⅱ型中又分Ⅱa(隆起表浅型),Ⅱb(平坦表浅型)及Ⅱc(凹陷表浅型)三个亚型,以上各型可有不同的组合,如Ⅱc+Ⅱa,Ⅱc+Ⅲ等,早期胃癌中直径在5~10mm者称小胃癌,直径<5mm称微小胃癌。

2、中晚期胃癌

也称进展型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有以下几种类型:

(1)蕈伞型(或息肉样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癌肿局限,主要向腔内生长,呈结节状,息肉状,表面粗糙如菜花,中央有糜烂,溃疡,亦称结节蕈伞型,癌肿呈盘状,边缘高起,中央有溃疡者称盘状蕈伞型。

胃窦小弯后壁有一肿物突出胃腔,略呈分叶状,表面不平呈颗粒状,并见有糜烂,肿物基部稍狭小,呈亚蒂型,周围粘膜未见明显浸润。

(2)溃疡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又分为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前者的特征为癌肿局限,呈盘状,中央坏死,常有较大而深的溃疡溃疡底一般不平,边缘隆起呈堤状或火山口状,癌肿向深层浸润,常伴出血,穿孔,浸润溃疡型的特征为癌肿呈浸润性生长,常形成明显向周围及深部浸润的肿块,中央坏死形成溃疡,常较早侵及浆膜或发生淋巴结转移。

(3)浸润型:此型也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限浸润型,癌组织浸润胃壁各层,多限于胃窦部,浸润的胃壁增厚变硬,皱壁消失,多无明显溃疡和结节,浸润局限于胃的一部分者,称&ldquo局限浸润型&rdquo,另一种是弥漫浸润型,又称皮革胃,癌组织在粘膜下扩展,侵及各层,范围广,使胃腔变小,胃壁厚而僵硬,粘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肿而无溃疡。

(4)混合型:同时并存上述类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者。

(5)多发癌:癌组织呈多灶性,互不相连,如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癌即可能属于此型,且多在胃体上部。

(三)组织分型

根据组织结构可分为4型,①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与粘液腺癌,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3种。②未分化癌。③粘液癌(即印戒细胞癌)。④特殊类型癌:包括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类癌等。

根据组织发生方面可分为两型,①肠型:癌起源于肠腺化生的上皮,癌组织分化较好,巨体形态多为蕈伞型。②胃型:癌起源于胃固有粘膜,包括未分化癌与粘液癌,癌组织分化较差,巨体形态多为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

(四)转移途径

1、直接播散

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淋巴结转移

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


有故事的你


胃癌预防可能性不大,根本就没有可能预防!

胃癌是养出来的

中晚期的胃癌都是癌,只是肿瘤的大小以及转移程度不同

癌症是可治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