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说起公路电影,不得不提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该片以公路电影为载体,将种族与肤色、身份与阶级之间的矛盾演绎地非常透彻,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多项大奖。

《绿皮书》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天才黑人钢琴家谢利聘用了白人老炮儿托尼作为司机,一路南下前往种族隔离的美国南部进行巡回演出,途中发生的种族矛盾、阶级矛盾、自我矛盾使得两人不得不一起去面对各种问题,两人也因此结交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一段旅程达成了彼此的和解。

除了讲述了一场深刻的身份议题之外,《绿皮书》的魅力之处,在于它用公路片的形式承载了一场两个人的冲突与救赎,更是通过富有深意的镜头语言加深了冲突和矛盾,极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01 表现形式:公路电影外壳之下,是两个人的自我救赎之旅


公路电影是以公路作为基本空间背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类电影载体,通常以逃亡、流浪或寻找为主题,反映主人公对人生的怀疑或者对自由的向往,从而展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心世界。

《绿皮书》以公路电影作为表现形式,从纽约出发前,缺乏身份认同的谢利,希望通过前往种族歧视较为严重的南部地区来化解大家的偏见;原本就对黑人带有偏见的托尼,为了生存不得不接下了这个司机的活。两位主角各自带着矛盾上路,通过从纽约一路向南的巡演之旅,来完成一段自我寻找和救赎之旅。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1.【纽约-匹兹堡】矛盾积累:在不断磨合中,暴露矛盾

启程前,我们就能通过各种细节看出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傲慢的托尼行为举止粗鲁,喜欢打架,对黑人带有偏见;而与之相反的谢利不管从服装还是说话的语气都表现出一种贵族精英的气质。

正因为两个人的自身矛盾,启程后冲突不断:谢利在车上向托尼交代着工作,但托尼表现得很聒噪,叽叽喳喳说着家长里短,让谢利很不耐烦;托尼停车上厕所时,不忘拿走钱包,防止黑人谢利偷窃;到达首演地点后,谢利让托尼注意言行和社交礼仪,托尼不听从……

这段旅途开始的矛盾,很鲜明地展现了两个人的个性以及彼此的偏见,为之后的转折做了足够多的背景铺垫。


2.【匹兹堡-北卡罗来纳州】矛盾缓和:在解决困难中,逐渐了解

在匹兹堡的第一场演出后,托尼被谢利的音乐打动,内心对他的偏见迎来了转折,因此在之后的路途中,托尼开始主动和谢利聊音乐、聊自己名字的由来。在之后钢琴不符合要求、谢利酒吧遭歧视等危机中,托尼都及时出手解决了问题,完成了从偏见到拥护谢利的转变。

两人也在逐渐放下偏见后,彼此用自己的方式感化着对方:谢利总是用更高级的教养方式来改变托尼的陋习,比如让他不要和街边的人赌博,因为他有成为更好的人的选择权,制止托尼偷石头、乱扔饮料瓶;托尼也让谢利放下了包袱,去尝试吃炸鸡。

这段旅程两人逐渐了解、关系逐渐缓和,但与之相反的,社会对黑人的偏见却越来越深,也暗示着之后即将发生的一系列波折。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3.【北卡罗来纳州-伯明翰】矛盾爆发:在不断爆发的冲突中,吐露心声、升级友谊

接下来的旅程中,我们看到了越往南越严重的歧视:谢利上洗手间以及试穿衣服被拒、误入晚上黑人不能出没的日落镇被逮捕,谢利的这场试图改变歧视之旅,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段路途中,两人的关系也因为更深的了解迎来了转折:谢利教托尼写信,用更温柔的方式表达爱;谢利向托尼讲述自己的音乐历程,得到托尼的鼓励;托尼向谢利表明自己不会离开,两人握手言和;在被日落镇被逮捕后的那个雨夜里,谢利情绪崩溃后吐露心声。

至此,在更深的歧视和压力下,谢利不断突破自我进行反抗,同时也加剧了他对自我的不认同。而托尼也因为谢利的多次吐露心声,对其更加认可和尊重,两人的关系也在磨难中得到升级。


4.【伯明翰-纽约】达成和解:在彼此成就中,接纳自我、共同成长

到了最后一站,因为演出的餐厅拒绝黑人用餐,谢利拒绝演出,此时托尼不再因为拿不到剩下的工资而帮餐厅说话,而是选择和谢利一起参与这场抗争。

最终出走的两人来到一家黑人酒吧,谢利即兴与黑人同台演奏赢得大家真挚的喝彩,台上的谢利弹着他发自内心热爱的曲子,接纳了自己的黑人身份,达成了与自我的和解。

最后,托尼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学会了温柔地写信,回到家后要求谢利做客,并且制止家人带有偏见地称呼黑人。


这段从纽约出发最终回到纽约的旅途,完成了它的使命:两个人各自在路上找寻了自己,也互相成就了对方。与其说是一段为了消除偏见的巡演之旅,更不如说是一场自我救赎与自我和解之旅。

《绿皮书》以公路电影为载体,将严肃的黑人平权话题,通过公路电影的轻松幽默来演绎出来,以一段段路程作为两人关系的切割和转折点,来达成两个人关系的转折和最终的升华,这就是公路电影的魅力所在。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02 镜头语言:温和的叙事之下,用画面与色彩展现矛盾与冲突

《绿皮书》虽然是一部以种族冲突为背景的电影,但在叙事上却非常温和,没有用非常震撼的大场面或者大冲突来讲述历史,而是更多了一份喜剧的元素。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影片在镜头中蕴藏了丰富的细节来补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导演通过摄影机位的变化、人物空间位置的变化、灯光与色彩的变化,来展现矛盾与冲突,将人物的关系与情绪的变化藏在各种镜头语言的细节之中。


1.摄影机位的变化,暗示人物关系的转变

著名的电影研究员龚金平博士曾说过,“摄影机的角度有时隐含了创作者的情感态度。”摄影的机位选择是电影隐藏的叙事形式,不仅呈现了影片的叙述视点、叙述立场,也暗示了影片的情感基调。

《绿皮书》中多处通过俯仰镜头、平视镜头来暗示两个主角的关系和个人的情感。

  • 俯仰镜头:人物关系的对立

在托尼去谢利家面试时,用了仰拍镜头来展现谢利的位置,谢利在上,托尼在下,两人保持着距离感,有种非洲部落国王接见民众的感觉,暗示了两人身份地位的悬殊。之后托尼准备去见给他介绍工作的老朋友,两人在楼梯上对话的镜头,也用了俯仰镜头来呈现,对谢利的仰拍和对托尼的俯拍,

展现两人的雇主关系。

  • 平视镜头:人物关系转为平等

当两人关系缓和之后,电影更多地用了平视镜头,两个人聊天的话题也变得轻松起来,以此来暗示着两人的关系逐渐转为更加平等、亲和。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两人在楼梯上的俯仰镜头

2.人物空间位置的变化,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

电影的空间、构图不仅仅是记录场面,更重要的是推进情节和人物的发展。《绿皮书》中两位主人公从排斥到接纳,从对立关系到结为挚友,中间的情感变化用了非常多的细节来呈现。

  • 对话时距离的拉进,暗示着彼此接纳对方

托尼面试时两人对话距离很远,座位的高度也明显区分了两人的上下阶层关系;旅途中两人打开心扉之后,在谢利向托尼讲述他的音乐历程时,两人紧挨着坐在一起,像好朋友一样谈心,而非上下级关系。两人对话距离上的变化,暗示着两人已成为可以推心置腹的挚友。

  • 车内座位的移动,暗示着两人关系逐渐建立信任

一开始谢利坐在司机托尼的正后方,出于安全角度,坐在司机的正后方是最安全的,但也同时暗示着谢利对托尼的排斥以及两人的雇主关系;而随着两人关系的升华,谢利开始坐到了后座右边,这样托尼可以通过后视镜看到谢利,谢利也不再拘束,自然地与托尼交流。

通过座位细节的前后对比,暗示着两人逐渐从拘束和谨慎转变为亲近和信任。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谢利的座位变化


3.灯光与色彩的变化,暗示人物情绪与故事基调的变化

灯光与色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电影光效以及色彩上的变化,可以刻画环境、渲染气氛,更能刻画不同人物的情绪和情感,暗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上的变化,也让剧情更加有节奏感。

《绿皮书》在灯光与色彩方面有着非常出彩的表现,通过不同时期画面光影与色调的对比, 凸显了主角的情绪的前后变化,以及故事走向上的前后反差。

  • 明暗对比:

谢利每次演出时,剧场的灯光照亮他一人,是为了给台下的白人观众更好的视听体验,此时黑暗中唯独谢利一人,他无法看清台下漆黑的观众,凸显了其孤独;而到了最后在伯明翰的黑人酒吧里,灯光不止照亮了舞台,也照着台下的黑人观众,台上的谢利和黑人乐队一起演绎着欢快的曲子,他能清楚地看到观众们的表情。

两种演出场合灯光的明暗对比,包括色调的冷暖对比,诠释了谢利心境的变化:从无法找到身份认同的孤独,到与自己和解,认同自己黑人的身份,敞开心扉地给同胞们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给白人演出时与在黑人酒吧演奏时的明暗对比


  • 冷暖对比:

在日落镇的雨夜,冷色调的灯光下,警察将两人的车拦下进行盘问,表示此处黑人不能在晚上出没,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这里的冷色调给人一种压抑、抑郁的心理感觉,给谢利的情绪爆发做了铺垫;而到了返程时的雪夜,暖色调的灯光下,警察再次将两人拦住,是为了提醒他们的车胎出现了问题,并祝他们圣诞快乐。

两处冷暖色彩的对比,有着两层隐喻:一是表明了南北方对于黑人的态度差异,表现出相较于北方,南部地区越发严重的歧视;另外一层预示着两人情感上的变化,在那场雨夜谢利吐露心声后,两人早已接纳彼此,谢利也在返程前找回了自我,于是伴随着温暖的黄色灯光,他们迎来了美好的圣诞夜。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雨夜的冷色调与雪夜的暖色调对比


03 现实意义: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背后,留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反思

《绿皮书》则是突破了种族问题的局限,从整个社会的角度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那堵透明的墙,让“种族歧视”这一主题有了更深的解读空间


1.关于接纳:“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想要获得认同就要先接纳自己

《绿皮书》中谢利的孤独来自于他身份的矛盾:“不够白,不够黑,甚至不够男人”。接受精英教育的谢利行为举止都俨然像一个贵族,但黑人的肤色却使他内心永远无法接纳自己。舞台上受人尊敬的他,脱下音乐家身份之后,就是个被白人讨厌的“黑鬼”。

在托尼的感化下,谢利逐渐放下了标签,吃炸鸡、去黑人酒吧演奏欢快的音乐,当谢利真正接受自己就是一个黑人的时候,内心的孤独也逐渐消散,获得了找回自己的快乐。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道:“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抛开种族矛盾,谢利的这段自我接纳之路,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直害怕别人对自己标签化、一直期待别人的认可,那么我们就永远只能活在别人的世界中,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吃着炸鸡、在不那么高雅的场合弹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何尝不是一份简单的快乐呢?踏出第一步,去接纳自己,你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2.关于勇气:“要想改变人心,需要的是勇气。”——致敬变革中勇敢的先行者

《绿皮书》中本可拿着三倍高薪受人尊敬地在台上演出的谢利,冒着忍受各种不公平待遇的风险南下巡演,为的就是改变人们对于黑人的看法。正如谢利的搭档对托尼说的那句,“那是因为天才还远远不够,要想改变人心,需要的是勇气。”虽然最后这场反歧视之旅在最后一场演出前以失败告终,但谢利的所作所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代表了当时个体的觉醒,和做出改变的勇气。

回溯到故事发生的1962年,正是黑人民权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时的种族歧视还非常严重,黑人白人实行着“平等但分离”的政策,就是说虽然他们拥有同样的权利,但是要分开的,白人在白人的饭馆吃饭,黑人不能进入,黑人也不能上白人的学校,只能上黑人专门的学校。

每一次变革,都要有勇气的先行者来做出改变。于是在1995年,一位叫帕克斯的黑人女工因为在公车上坐上了白人的座位拒绝让座被捕,美国民权运动因此拉开序幕。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四个黑人上车,有桑耳因为司机的要求而被迫起来,帕克斯却勇敢地去说“不”,做出了开创性的改变。

圣雄甘地曾提倡”让梦想中的世界通过我们的转变得以实现。“但现实是,我们总希望别人先开始改变,因此电影里“要想改变人心,需要的是勇气”这句话意味深长。电影通过谢利的这段经历,其实也在致敬历史上的那些勇敢的先行者,致敬所有事件中第一个做出改变,甚至以牺牲自己来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变的人。


3.关于暴力:“你永远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战胜一切”——非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原则

《绿皮书》中的谢利在南部巡演时遇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当托尼用暴力反抗时,谢利说出了一句金句:“你永远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战胜一切”。

非暴力的思想正是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主要策略,典型的非暴力抗议比如公交车不让黑人坐前排,于是有的黑人非坐在前排,餐馆不为黑人服务,黑人就安静地坐着,用无声来进行抗议。正是这样非暴力的抗议,慢慢地实现了民权运动的胜利。电影《绿皮书》里所传达的非暴力思想,正是对美国当下社会的一种回应。

除此之外,影片所传达的非暴力思想,也适用于我们的沟通、协作、以及各种事务中。著名的畅销书《非暴力沟通》一书就指出,“非暴力的原则和方法,不仅能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回到我们每一个个体,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中,如果用非暴力的方式去解决各种冲突,那么很多原本看上去是问题和麻烦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从表现形式、镜头语言、现实意义3个层面解读《绿皮书》的魅力

结语

《绿皮书》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后,大家对其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绿皮书》的完成度非常好,不管是表现形式、镜头语言,还是背后揭示的社会议题,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

影片通过这段公路故事,传达的社会阶层问题、种族问题、贫富问题,放到今天这个时间轴上,也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而男主谢利背后所折射的自我认同议题,更是我们很多人都在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