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有沒有發現,現在佛系和喪文化比較流行,經常看到有人說“人間不值得”。

“人間不值得”,源自於李誕在微博上的一句話:“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其實,這哪是說人活在世間不值得啊,分明是告訴大家,不要為一些小事不開心。

人活在這個世間,會有無數個有煩惱的時候,無數個被煩惱困住的時候,但總有人活得坦蕩,活出了自我。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在日本,有一位奶奶,90歲了還在工作,這一生她經歷了戰爭、時代變遷、不幸的婚姻,但她說人間值得。

她就是中村恆子,日本最年長的心理醫生,直到89歲的時候,還每週連續工作4天。

恆子身高只有1米48,但她瘦小的身軀,卻總能發出溫暖的話語,患者們很喜歡向她敞開心扉。

她的學生奧田弘美髮現,和恆子老師接觸過的人,都能從她這裡獲得內心的力量,她決定把老師的故事寫成一本書,以幫助更多的人。

於是,兩人合著了一本書:《人間值得》,200多頁,卻包含了很多樸實的人生智慧。

恆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活出自己,你就會感覺人間值得。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為了生活而工作,是理所當然的。

記得曾經看過類似的一句話:為了生存而工作是低級的,為了興趣而工作才是高級的,還有人覺得為了掙錢而上班,有點屈辱。

恆子說:為了錢而工作,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不可恥,反而了不起。

自食其力,掙錢養活自己和家人,這就是工作的根本。

作為醫生,除了生孩子那幾年,她一直在工作,初始也沒有什麼“救死扶傷、助人為樂”的想法,工作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賺錢養家。

這也是我們很多人面對的現狀,謀生。

人生價值、自我實現等等當然有意義,但那都是後話。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我們只有能夠自己養活自己,才有資格說自己是大人了,才有資格談夢想。

很多人不喜歡工作,這也不奇怪,畢竟沒有誰的夢想是為了上班工作。

所以恆子說,遇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像買彩票,你只有不斷地工作,說不定哪天就遇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了。

與其追求完美而挫折不斷,不如以笨拙的方式堅持下去。

用坦然的心態去面對工作,轉換思路,工作也就變得順利和不討厭了。

但如果一份工作一直讓你做出巨大的犧牲,可以果斷逃離。

我們是為了生活而工作,所以工作不能成為生活的唯一。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婚姻不好,確立一個大目標。

恆子結婚時27歲了,對方也是個醫生,初始感覺很好,但婚後才發現不妙。

丈夫中村人品不壞,但很喜歡喝酒,還喜歡請客,花錢大手大腳,完全不考慮家庭開銷。

恆子拿一次離婚協議書,他好一段時間,反覆幾次,恆子放棄了,他不可能改變了。

那個時代,離婚是不可想象的,離異家庭的孩子會受到另眼相待,所以恆子決定靠自己。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她制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孩子結婚時,兩人能夠一起致辭,之前儘可能地保持家庭和睦。

她努力工作,養活孩子,作為心理醫師,她同患者交流時順便說說丈夫的壞話,打發心中的壓力,還更容易打開患者的話筒。

父母離異對孩子難免會有傷害,但不離婚不意味著就不會傷害孩子,關鍵是夫妻如何相處、如何自處。

以恆子的智慧,她肯定不會成天和丈夫吵鬧不止,所以她的孩子都得以健康長大,擁有不錯的工作和美好的婚姻。

不要試圖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快樂,而是想“自己如何才能快樂”或“怎麼努力讓自己在這裡心情愉快地度過”。

指望對方改變,來讓婚姻變得更好,基本徒勞。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我們終其一生是一個人在世間行走

儘管說,活在這個世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總要與人發生聯繫,但終其一生,孤獨都是人生的常態,和你有沒有朋友、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沒有必然關係。

處理與人的關係、與己的關係,是我們這一生的必修課。

1、建立良好人際關係關係的要點:要有界限感

工作70年,有自己的家庭,恆子一輩子都沒離開和人打交道,但她和身邊的人一直保持著和諧穩定的關係,對此,她說:

人與人不能走得太近。

別人有別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軌跡,離得太近,容易看到對方的缺點,也會產生過多的期待,也就難免生出怨氣。

所以,對同事,她真誠相待,但不渴求關係密切;對孩子,哪怕長子住隔壁,她也基本不會去,因為那是兒子和兒媳的空間。

不對別人有過多期待,不強硬擠入別人的世界,不必彼此束縛和依存,感謝留在自己生命中的人,坦然接受離開的人。

“來則歡喜,去則放手”,如此,甚好。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2、少與人比較,多接納自我

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寫到:與別人比較,是悲慘生活的開始。

通過與別人比較,來確定自己是否幸福,是一條辛苦且無盡的道路。

如果自己沒有喜歡且嚮往的人生,而以別人的人生作為標準,身上揹負的行囊就會越來越沉,只會感覺壓力越來越大。

放下“必須要幸福”的執念,不被別人的價值觀束縛,瞭解自己,接納自己,過自己真心想過的生活。

不追隨他人的腳步,只走自己的路。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3、學會享受孤獨

很多人之所以苦於人際交往,其實是因為耗費很多心力在無效的社交上,而這和害怕孤獨分不開關係。

有些人為了不讓自己感到孤獨,會拼命地想和別人建立關係,哪怕去迎合別人,甚至向別人妥協。

結果反而帶來了壓力,甚至人與人之間的衝突。

中村恆子認為: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所以,孤獨是一種自然的狀態。

蔣勳在也《孤獨六講》裡說過:"孤獨和寂寞不同,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學著接受人生來就是孤獨的,才能發現生活的樂趣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活在當下,步履不停

焦慮正在成為多數人的困擾,對於未知的擔憂是很多人焦慮的源頭。

買不起大房子,孩子考不上好大學,甚至婚姻破裂、失業,都會讓人產生不安,但這些憂慮其實是於事無補的,還可能導致忽略眼前的事。

所以,與其思慮過多,不如關注當下。

努力做好當下的事,讓自己忙起來,一切都會過去,你擔心的事也不再是事

即使真的發生不好的事情,也不要停下自己的腳步,止步不前,反而可能錯過轉機。

逆境中也不要喪失理智,認真去做,總能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

“沒關係,一定會有辦法的”。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知足常樂,簡單生活

莊子說,嗜慾深者天機淺。如果一個人的慾望過多,他就會缺少智慧與靈性。

不僅如此,慾望過多,還會徒增煩惱,不是說嗎: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

總想要“更加如何”,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和對自己的不滿。

多考慮自己能做什麼,而不是沒有得到什麼。

付出了,才可能有所得。

恆子的座右銘是:能照亮某個角落就足夠了,她不在乎功成名就,只默默釋放自己的光亮。

工作之外,她會通過家中小酌和看電視節目,清除疲憊,然後美美地睡上一覺。

簡單的生活方式,更能感受生活中真切的幸福。


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現實,只要想好怎麼活,就能把生命過得值得


人生的結果,不會馬上顯現。

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活在這個世間,總有無盡的煩惱和痛苦,但只要好好生活,想好怎麼活,總能把人生過得值得,過得歡喜。

——

1、《人間值得》 作者:中村恆子 奧田弘美

2、圖片來自《小森林》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