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見到的父親和兒子


那一天在門診,連續忙了幾個小時,病人陸陸續續的離開了。好不容易抽時間站起來,轉了個身,對著窗外,伸了一個懶腰。

突然,一個暖心的一幕印入眼簾。但見一個高大威猛的中年男人,攙扶著一個老人,慢慢走向一臺橋車。

門診見到的父親和兒子


老人約莫六七十歲左右,個子只有攙扶他的男士的肩膀高,滿頭白髮,體格瘦弱。而且,可能是疾病折磨的原因,臉色略有痛苦的表情。

那個中年男子。約莫40歲上下,頭髮鋥亮,衣著光鮮,衣服是不是名牌我不知道,但是煞是好看。他是那樣小心翼翼的攙扶著老人,似乎生怕老人一不小心就會摔倒。慢慢的,很有耐心的向著一輛汽車移動過去。汽車正好停在我門診診室的窗外。所以我清楚的聽到這個人對老人說:爸,慢一點,我們不著急。

汽車的檔次很高,像我等做了幾十年的醫生,獲得高級職稱也有20多年的人,是怎麼也買不起這怎麼高檔汽車的。看來,這位男士一定是一個成功人士。

只見兩人走到汽車的右側,男士一手小心翼翼的扶著老人,一手打開汽車副駕駛座的門。輕輕的把老人扶進汽車內坐好。再幫助老人繫好安全帶。自始至終,老人似乎是一個木偶,完全是一副任人擺佈的樣子。

男士關好副駕駛門,立即走到汽車左側,拉開駕駛室的門。汽車一溜煙就開走了。留下我這個唯一的觀眾,細細回味著剛才看到的一幕。

從老人家一臉的茫然,滄桑的樣子。應該是來自於一個比較封閉,落後的地區。而且沒有見過大世面。似乎是和這個攙扶著他的人,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如果把這兩人分開評判,怎麼也聯繫不出兩人之間有什麼瓜葛。

在深圳這樣一個從小漁村發展起來的一線城市,吸引著全國,甚至是全世界不甘寂寞的各種人群,源源不斷的來到這裡創業,打拼,淘金。

門診見到的父親和兒子


可能是因為,在深圳這個地方,是一個不問出生的地方,只要你努力了,就有機會。哪怕是來自於邊遠的山村,或者是貧困的郊野;不管你是貧民的後代,還是富賈的傳人。通過在深圳的打拼,一切皆有可能。因此,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各種人員來次淘金。當然不乏成功人士。

在深圳,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似乎有悖常理的事情。比如在公共場所,可以看到有頭有臉的人,小心翼翼的照顧著看似貧困,甚至愚鈍的人;或者年輕貌美又有錢的女子,極有耐心的陪伴著不講衛生的,或者不講道理的老人。這些情節,特別是在醫院,常常可以看到。

這是因為,往往有一些來自貧困地區的成功人士,把自己淳樸的,甚至沒有離開過家門的父母親或者兄弟姐妹們接過來生活。共同享受著成功的生活。

然而,對於一些初來乍到的年老,又沒有離開過自己故土的人。置身於充滿著現代化的城市,往往是無所適從。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對環境不熟悉,對人們的生活習慣不熟悉。總之,對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故此,在深圳,常常有走失老人的報道。

正因為如此,這些來自於故土的老人,常常是一舉一動都需要兒孫們的照顧,更何況是來到充滿著神秘氣息的醫院了。

就像一個要好的朋友曾經說過一個故事。當年他家裡的岳父岳母大人,在老家時也算有頭有臉、活波開朗老人。第一次來到深圳,兩人出門後,愣是兩天兩夜沒有找回家。被別人送回家後,一直不敢自己出門。回老家後堅決不來深圳。

思緒漫無目的的跑到了遙遠的過去,試想,這位開車的男士呱呱墜地的時候,正是坐在他旁邊副駕駛位的,看起來一臉茫然的,無所適從的老人,他的父親。含辛茹苦的把他撫養成人。

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從兒子的咿呀學語,到兒子的瞞姍學步。父親雖然可能貧窮,可能沒有文化,可能沒有見過世面。但無不充滿著作為父親的希望,愛憐,期盼和不斷的努力去付出。

而今,兒子長大成人了,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不菲的成就。反過來,照顧那終究老去的,沒見過世面的父母親。

愛情、友情可能會弄丟,但是,親情從來不會缺失。畢竟是血濃於水呀!

看官們,你們說是嗎?

門診見到的父親和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