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人的“菜篮子”——稳!

3月10日下午,记者从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沈阳人的“菜篮子”——稳!

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保供工作,坚决贯落实国家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工作要求。有为市长亲自调度部署,市商务局与发改、工信、农业农村、财政、市扬监管等部门密切协作,从建机制、抓监测、组队伍、稳货源、建网络入手,依靠重点企业和重要基地调度产能供需,加强市场供应,引导线上线下相衔接,增源畅通流,以量稳价,保证了我市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在监测预警方面。一是开展货源监测。每日监测“菜篮子”生产基地产量和生产、流通环节库存情况;二是开展价格监测。会同发改部门每日监测主要生产基地、批发和零信终端价格;三是开展流量监測。每日监测3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市量,8家大型连铖超市和地利、新隆嘉135个门店蔬莱销售量。生活必品监测由原来的11大类27个品种增至13大类32个品种。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建立四級预警机制,依据市场监测情况,发布预警信息并开展响应。

在应急调控准备方面。一是增加政府储备。猪肉储备由3500吨增至4000吨,蔬菜储备由8000吨增至10000吨;二是组建保供队伍。涵盖重要批发市场、超市、连锁便利店、农产品加工和生产基地等194家企业,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三是关注外埠产地生产。定期掌握主要外埠产地天气、病虫害以及交通等影响蔬菜生产信息,研判市场变化;四是打击画积居奇。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体作为失信信息列入信用记录;五是完善应急调控手段。根据预警等级相应采取经营性货源调控、政府储备调控、增量补贴调控、应急补助调控、货源控制调控等5种方式开展调控。为进一步保障疫情期间市场供应,保证“菜篮子”货源充足,组织重点生鲜连锁企业的124家门店开设“政府惠民蔬菜专柜”,以低于市场20%以上价格向市民销售大白菜、菠菜和卷心菜。同时,依托千喜鹌、福润2家承储企业累计投放储备肉1400吨。

在畅通流通渠道方面。一是会同农业农村、财政部门通过政策杠杆,进一步完善农村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冷链建设、推动城乡商贸流互联互通;二是支持农产品电商发展,密切产销对接。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生鲜超市与“菜篮子”生产基地产销对接协作机制,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电商、快递企业与生产基地对接,推动农产品直采直供、农商互联互通。自2月中旬以来,产销对接累计销售蔬菜1046吨。同时,我们正会同农业农村局与大型电商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本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平台建设沈阳专柜,进一步畅通网上销售渠道。

下一步,市商务局在加强监测预警、畅通货源渠道、完善政府储备、健全应急投放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方案,全力保障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此外,为全面落实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8号令提出的“外防输入、内防局部扩散”要求,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从査漏洞、补短板入手,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商贸企业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文件要求,落实复工指南、指引,落实“六到位、六必须”,强化进店登记扫码、体温检测,环境消杀、严禁举办促销活动等管控措施。继续深化区县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坚持两手抓。市商务局10个专项检查组将继续深入到各地区指导检查商贸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注意发现问题、查找漏洞,并及时反馈属地区县,坚决落实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维护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