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體育名校都有哪些?

孫見福


1.北京體育大學, 成立於1953年,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學校奧林匹克運動學部下設冰雪運動學院、足球運動學院、中國籃球運動學院、中國排球運動學院、中國游泳運動學院、中國田徑運動學院、極限運動學院、馬術運動學院8個學院。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萬餘名,其中本科生9000餘名,研究生2400餘名。近5年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超過北京地區高校平均就業率水平。在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連續多年被評為六星級大學。有世界冠軍:賀璐敏、李佳軍、王春露、張霞、張秀雲、陳穎、喬雲萍、鍾紅燕、付天餘、江永華、李永波、田秉毅、王海濱、楊陽,奧運冠軍:許海峰、周繼紅、錢紅、孫淑偉、喬紅、佔旭剛、黃旭、王麗萍、陳中、張國政、張怡寧、刑慧娜等等

2.上海體育學院, 建於1952年,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以體育學為特色,具有教育學、文學、管理學主要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中國乒乓球學院已被命名為國際乒聯最高學院級附屬培訓基地,與國際手聯和國際田聯分別共建國際手球學院和國際田聯特訓認證中心。學校曾獲得5枚奧運會金牌、1枚奧運會銀牌、5枚奧運會銅牌、28枚世界錦標賽金牌、39枚亞運會和亞洲錦標賽金牌;3人3次打破世界紀錄、2人12次打破亞洲紀錄;為上海市獲得了18枚全運會金牌。培養了一批國際知名教練員,如施之皓、孫海平、陳忠和、王躍舫、孫荔安、沈富麟、馬良行等。通過了“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實地評估。國家中長跑青少年隊落戶我院。

3.廣州體育學院, 建於1956年,知名體育學院,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獨立建制高等體育學府,國內較早專門從事體育教育的院校,學校在校生約8000人,研究生900多人,與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中心聯合辦學培養研究生,與上海體育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生。師資雄厚,在編教職工600多人。專任教師420名,其中研究生學歷佔64%,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近半數。

4.武漢體育學院 1953年成立於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6門,3個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4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培訓基地。自1988年以來,學校培養輸送的學生和在籍學生運動員先後在世界三大賽(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獲得獎牌208枚,其中金牌142枚;亞洲三大賽(亞運會、亞錦賽、亞洲盃)獲得獎牌133枚,其中金牌93枚。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學校培養輸送的學生和在籍學生運動員共取得6金2銀2銅的好成績;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取得1銀3銅和一個第五、兩個第七的好成績。學校培養出了像張香花、楊威、程菲、段靜莉、呂會會、孫亞楠等一批在奧運會和世界重大比賽中為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為我國“奧運爭光計劃”做出了突出貢獻。

5.南京體育學院 始建於1956年,是江蘇省體育局和江蘇省教育廳共管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被譽為“世界冠軍的搖籃”。共有15人23人次20項次獲奧運會冠軍,99人310人次197項次獲世界冠軍,172人475人次362項次獲亞洲冠軍,其中94人151人次111項次獲亞運會冠軍;參加了第1屆至第13屆全國運動會,為江蘇省奪得了204.5枚金牌。 另外還有成都體育學院,瀋陽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和恆大足球學校。


廿一3383


2019年體育大學排名



聊幾句胡


2019年中國十大體育類大學排名

1、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進入“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的高等體育院校。學校籌建於1952年,1953年舉行開學典禮,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學校位於海淀區信息路,佔地面積約1400畝,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

2、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體育學院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最早的體育高等學府。原直屬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經過六十餘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形成了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在內的完整辦學層次。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學術碩士學位點11個與專業碩士學位點4個。

3、武漢體育學院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2001年之前,學校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院校,2001年9月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學校佔地面積1400畝,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0餘人,研究生1300餘人,同時,還舉辦了獨立學院——體育科技學院,有在校生近6000人。

4、成都體育學院

成都體育學院始建於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成都體育專科學校。1953年全建制轉為西南體育學院,1956年更為現名。學校佔地總面積48萬平方米,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區,毗鄰聞名中外的歷史名勝武侯祠。學校環境優雅,基礎設施佈局合理,體育訓練場館、教學科研與實驗儀器設備、圖書文獻保障和相關校舍等公共服務體系能較好滿足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

5、首都體育學院

首都體育學院座落於北京市海淀區,西臨中關村科技園區,東臨著名的“薊門煙樹”景區,地理位置優越、校園環境幽雅。學校創辦於1956年,原名“北京體育學校”,1960年改建為“北京體育師範學院”,2000年更為現名“首都體育學院”。50多年來,學校的建設發展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各項事業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6、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體育學院成立於1958年8月。建校初期,學校彙集了一批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具有較高的競技運動水平,摔跤、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籃球、棒球等運動項目成績已位居國內前列。在第一屆全運會上,奪得古典式、自由式、中國式三項摔跤冠軍。同時,一批知名專家學者在學校執教,如陳家琦、馬喻、牛興華、柴文秀、劉世藩、鄭必達、姚志珍、張春霈、任福興等。

7、瀋陽體育學院

瀋陽體育學院是新中國建立最早的體育院校之一,原名東北體育學院,成立於1954年,原隸屬國家體委(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共管,以體育部門為主的管理體制。是遼寧省唯一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體為主、多學科多專業協調發展的高等體育院校。

8、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體育學院成立於1958年,地處環境優美、四季分明的吉林省長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體育專業院校。學校現有南嶺和臨河兩個校區,佔地面積62.7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近600人,各類全日制學生7000餘人。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70%。

9.西安體育學院

西安體育學院創建於1954年,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側,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6所體育院校之一,原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體委),2001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現為陝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院校。建院初期,賀龍元帥親自為學院圈選校址並鼓勵師生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艱苦創業,由此學院確立了“篤學重教、造就人才、服務體育、福佑人民”的辦學宗旨。

10、哈爾濱體育學院

哈爾濱體育學院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北方名城哈爾濱市,創辦於1956年,是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目前,學院總佔地面積278.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48萬平方米,由哈市主校區和帽兒山滑雪場(第二教學區)組成。現有教職工535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5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3人。


璀璨星空


很遺憾的是擁有百年體育系的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在歷史歲月中逐漸沒落。北體據說就是從北師大體育系分拆出去的。

但作為參加體育高考的學子來說,北師大的體育教育專業還是很受青睞的,在幾個省的體育生來說還是最難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