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目睹親人的死亡後,怎樣自我治癒?

古今說史


先講講我的經歷 :今年二月15號凌晨,爸爸叔叔七大姑八大姨都睡覺了,我值班照顧病重半月的爺爺,到了凌晨三點左右,我困了不行,起身上了個廁所,回去看爺爺也沒事,刷了十多分鐘頭條,突然感覺爺爺動靜沒了,一起身去看,人沒了,當時,真的感覺心頭一怔,生命有時真的很脆弱,無聲無息的。

其實把如果親人是年齡太大而去了的話,從這件事裡走出來是特容易的,畢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會經歷。如果親人是發生意外去了的,可能那時正直風華正茂,很大一部分人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的。

可生而為人,只要有口氣,就要努力活下去,生離死別,要用正確的人生觀去看待,沒什麼大不了的。



過客匆匆彡


儘管生死病老是自然法則,但面臨親人的離世,心中也難免有深深的悲痛之感。

那年我剛好四十六歲,老公查出患胃癌,且已入晚期。在備感痛苦中盡一切可能給他醫治,但也無法挽留他的生命。只有三個月的治療,他還是棄我而去……

丈夫走後,我悲痛欲絕,幾乎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那天我睡不著覺,半夜打開電視,看到一個故事情節:一個只有八歲的農村小女孩,一年內痛失病逝的爸爸和媽媽。女孩看著兩個嗷嗷待食的弟弟,擦乾痛苦的淚水,堅強勇敢地挑起了撫養兩個弟弟妹妹的重任。才八歲的孩子呀,卻失去了孩子擁有的爛漫,承擔了本不該成擔的家庭重任……這個故事給了我心靈很大的振撼。相比之下,我感到自己那麼軟肋,以至於不甚一擊。我想,我上學的兒子不也在遭受著失去父愛的痛苦嗎?我在不堅強起來,怎麼能撫平兒子的心靈悲痛呢?

孩子在校住宿讀書,我也以書為伴兒。從書本里,我學會了堅強,也學會做好多美食,更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想,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侯,需要愛和幫助,但更需要自己堅韌不拔的努力。肯自勉,圖自強,能自拔,自強不息!


情感一線直播間


不能忘卻的紀念,愛的悼念與傳承

關於你提的問題,我想談談我和我一個朋友的經歷。我有一個非常好的閨蜜,她發小在她大二那年自殺了,這個事件對於我們那個圈子的同學,都是一段銘記於心的痛苦回憶。此後幾年,我們幾個人會約定一個時間去看望他的父母。他父母的傷心,遺憾全部落在我們的心上。直到某天,他父親隱晦的表示不要再去打擾他們的生活,他們已經收養了另一個飽受創傷的孩子。到了這裡,故事並沒有結束,生活也一直還在繼續。

對於我自己而言,我的親人死亡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我的奶奶和外婆,她們兩位老人家陪著我成長,直到我長大。兩位老人家都是頗有生活智慧的人,走得時候也很平靜。我的外婆最後那一程,我正在外地,事情突發的很急,等我到了醫院,餵了她兩口稀飯,她才平靜的離開,一切都那麼突然而有讓人難以承受。聽著親人們說起了她們的故事,我覺得我們活著的人應該如她們那樣的堅強與勇敢的過好每一天。

一、對於死亡的理解。很多人一直認為死亡就是我們愛的人,再也不會對我們微笑,再也不會親吻我們,再也不會在我們失落、難過的時候陪在我們身邊。這是一種對於親人之死的第一反應,很多人沉溺於對於親人逝去的情緒中,無法走出來。我認為悼念親人的最好方式不是哭泣,而是哀痛之後,帶著他們曾經給予我們的愛,繼續前行。

二、破繭成蝶。諾貝爾文學獲得者莫里斯·梅特林克 (1862—1949,比利時劇作家、詩人、散文家。)在《青鳥》中寫到“.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生命總是以各種新的形式不斷延續著:玫瑰花雖然凋謝了,但它會播出花粉,孕育出新的玫瑰花,這些玫瑰花的花瓣還會將香味散發到空氣中;果樹上的花朵雖然也會衰落,但花落後會結出果實;醜陋的毛毛蟲最終會變化成美麗的蝴蝶。所以,永遠都沒有死亡,所發生的僅是變化而已。”當時看到這句臺詞的時候,我眼眶溼潤了,是啊,說的多好。特別是在沉睡的墓地那一章,當文中主人翁以為在墓地會經歷恐怖的時候,突然敞開的墓地中卻開滿了鮮花,其實死亡之後並不如我們之前認知的那樣黑暗和可怕,它應該是一場開滿了鮮花的旅程。而我們所愛的親人只是用另一種方式繼續他們的旅程而已,終有一天,我們也即將踏上一樣的道路。

三、思念的力量。《青鳥》的第三章的思念之國提到——每當活著的親人的思念之時,逝去的親人在思念之國就會從睡夢中醒過來。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比喻,我們的思念,讓我們的親人以另一種方式而好好的存在。

四、“活在活著的人的心裡,就是沒有死去。”——坎貝爾。我愛過的人雖然肉體離開了塵世,但是在我的心裡她們一直都在。她們教給我的生活智慧,她們教會我怎麼去接受愛,感受愛,怎麼去愛,我都繼承了下來,我想,這是一種愛的傳承。我這麼一直做著,不管是對我的家人,還是朋友,還是我的學生,在我的言行中,都有著她們愛的身影,因此,她們是以這種傳承的愛的力量而繼續存在的。

五、勇敢面對,用心生活。我想,一個人死前最大的願景就是希望留存於世的親人們能夠好好的活著。帶著他們愛的祝願而活著的我們,應該勇敢的面對困境,當懈怠、沮喪,不如意的時候,振作起來,克服生活的問題,過完剩下的人生。人有很多種活法,也有很多種紀念親人的方法,也許你我的結局是一樣的,但是你我留給世間的愛是否能夠好好延續下去,這才是我們應該去努力的方向。

帶著對親人的愛與祝願,我每一天都好好的做好自己。

助人者自助,自助者助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祝你平安喜樂。


貓姐麻麻派


親眼目睹親人的死亡,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樣的形式。

1)如果是車禍或者其他比較突然劇烈的方式,有點擔心你是否會有創傷後應激障礙。創傷的治癒需要更加專業的陪伴和治療。

2)如果是後者,親人的死亡給你帶來很多的思念和難過的情緒。可能需要給你一下的建議。

A:對於生命的離去會有很多的情緒需要處理,有一些是沒有及時的告別,有一些是哀傷的部分。你可能在短時間會面對一些情緒的階段。分別是否認的階段,憤怒的階段,討價還價的階段,沮喪的階段到最後的接受的階段。這個五個階段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時間可能都不太一樣,有時候這五個階段也會很混亂得出現。所以,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你也需要給自己時間。

B:要怎麼治癒。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要嘗試讓自己不悲傷不難過,你要面對的是一個對你來說很難過的事情,你可以允許自己有這樣的痛苦的情緒狀態。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狀態,不需要去否定和拒絕自己。你也可以尋求其他的幫助來幫忙自己緩解這樣的狀態,比如說心理上的專業人士的輔助。或者你還有一些未完成的情緒,沒來得及說出口的話。或者需要一個儀式和方式讓自己去表達。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沒有接受過死亡的教育。對於我們來說死亡是一個神秘的可怕的巨大的負性事件。

個人薄見。希望你可以早點恢復。


希樸羊


學會接受情緒和恐懼死亡的確很難令人接受,你需要接受的不是死亡,而是要試著學會接受因為它而產生的情緒和恐懼。當你覺察到全身顫抖、眼淚直流的時候,你是否能夠跟這些身體的覺受共處於當下,而不是想去推開它?如果我們學會了和自己的情緒共處,你就擁有面對一切的能力。找到自己內在那一方淨土要能夠做到這一點,你需要一定的安全感和穩定感。所以我建議你去皈依一種宗教、大師、信念,這些東西對我們修行的道途上來說,都是一種助力,在我們還沒有 找到自己內在的那一方淨土時,可以幫助我們身心安頓。但是,就像腳受傷的時候你用的柺杖,在你痊癒之後它是必須要丟棄的,千萬不能養成對他們的依賴。做一些身體的工作接觸一些靈性的思想,對我們身而為人的一些真相更加了 解之後,你對死亡的恐懼會慢慢減少,減少到你可以管理的地步。這個時候,再用覺察、觀照身體、情緒反 應的方式去接納自己的這些恐懼,就會更有效果。我建議你多做一些身體的工作(鍛鍊、瑜伽),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身體上,和大地連結,和大自然連結,這樣有助 於你釋放那些不必要的負面情緒。你有沒有赴死的勇氣?我記得“破碎重生”這本書裡面有一句類似這樣話:“如果你沒有經歷赴死而成長,你就沒有好好活過”。你有沒有赴死的勇氣?當你有勇氣豁出一切,在所不惜的去生活的時候,你的生命是精彩的、充實的,在你離開的世界的前夕,你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悔恨。活著的時候怕死,死的時候覺得好像沒有活過。這是我們人最大的悲劇。別讓這個悲劇發生在你身上,親愛的。


阮喵喵的沫沫路德金


只有不開心的人才會生病死亡,死了之後就又開心了,對死了的人來說是解脫是好事。當你看待這是好事,就療愈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94240f984bb255c0f1bb7429f02b688a\

yuzhou107


怎麼又是這問題,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用文字我無法表達的清楚,你去找對解釋這句話的說詞就可以治癒自己了,我看到這句話也有註解但巧妙的是,你問的問題我就是從這句話理解後就不在那麼傷心過度了,


早知道就看看


無盡的思念,直到地老天荒……


老愚工


世上最苦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那種痛是常人體會不到的,那撕心裂肺的痛,是永遠不能癒合的痛,但願好人一生平安。


用戶1313507720239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你理解了這個就能治癒你心中的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