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大家在日常垂钓过程中经常碰到漂未动、提竿却中鱼的情况,让很多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漂目没动就中鱼说明某个环节出问题了,这个问题不解决肯定会对以后垂钓造成影响。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今天小编结合浮漂产生动作原理和大家一起查找其中原因并制定相应解决办法。

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浮漂产生动作原理

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因素

要想找出原因就要从根上深挖,对导致浮漂产生动作的因素挨个分析,抓住要害,分析利弊。

浮漂产生动作原理

黑坑现在通用悬坠钓法,我们通过半水调漂保持浮漂浮力与铅坠、八子环、子线组的重力和达成平衡。上饵后饵料的自重打破了这种平衡,钩饵到底后会呈现一钩触底一钩躺地的效果。这种调钓方法比较灵敏,只要鱼吃饵就会带动子线,子线通过水线把动作传输至浮漂,导致浮漂出现动作,钓鱼人发现动作后,提竿中鱼

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导致漂未动却提竿中鱼因素

浮漂是因为水线受力才出现动作(水线为铅坠和浮漂座间的那段主线),水线的受力源于子线,子线的受力源于钩饵,饵钩的受力又源于鱼儿的吞食。所以我们主要从鱼儿本身、子线组、水线和浮漂这四个方面找原因

鱼儿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原因分析

鱼儿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应对策略

鱼是摄食活动的发起者,只有鱼对钩饵做出吞吐动作或者对线组产生作用力后浮漂才会出现动作。所以,我们首先要从鱼自身找原因。

鱼儿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原因分析

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1、鱼儿有半水截饵的习惯,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鲫鱼有离底接食的习惯。我们钓鲤鱼的时候也会通过打飞铅或者应用长子线减缓子线下落速度的方式达到让鱼截食的目的。钓滑鱼时又往往采取逗漂的方式利用饵料的动态效果诱鱼。那么我们提杆时一样可以出现鱼追饵咬钩的情况,虽然不多见但不代表没有

2、窝点鱼密度较大。虽然鱼没有触碰到鱼饵但在提杆过程中鱼钩会挂在鱼身上(甚至锚在鱼嘴上),这也是浮漂不动提竿却有鱼的一个原因,当然鱼不是钓上来的而是锚上来的。

鱼儿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应对策略

这两种情况鱼儿在提竿之前都没有触碰钩饵。因没给子线作用力,浮漂当然不会出现动作。鱼儿在提竿后咬钩或者被锚到,漂未动却提竿有鱼现象就发生了。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偶然现象,只能尽量避免,比如适当逗逗漂、延迟提竿时机等。

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子线组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原因分析

子线组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应对策略

钓手调钓操作直接影响了子线在水底的状态,有的自然伸直,有的却严重弯曲,调钓不当会影响钓手正常观漂甚至造成误判。

子线组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原因分析

鱼儿咬钩后会优先通过钩饵给子线一个作用力,能不能快速把这股力从子线钩饵端传输到铅坠那端取决于子线的曲直程度。

钩饵的触底状态因每个人悬坠调钓水平都不一样所以也不尽相同。一般有两种:1、双钩躺底;2、一钩躺底,一钩触底或者离底。其中双钩和单钩躺底时,会有可能发生双子线或者单子线弯曲现象。因为子线弯曲过大,鱼咬钩后先要先拉直子线后才能把力传至铅坠。在拉直子线前虽然鱼已经咬钩,浮漂却未感受到水线的作用力,此时提竿就会产生无漂相却中鱼现象

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子线组导致浮漂未动却中鱼应对策略

黑坑正常调钓是一钩轻触底,一钩躺底状态。如果调目较低,钓目较高,双子线就会出现弯曲现象。另外有的钓友调漂不当甚至直接铅皮躺底,造成双子线躺底状态,子线弯曲在所难免。此时建议大家重新进行空钩半水调漂,调目不要过底,尽量调高(比如调6-9目),钓2目左右即可。另外上饵时注意上钩捏饵不要过大、过重,尽量让子线保持自然拉伸状态

水线导致的浮漂未动却中鱼原因分析

水线导致的浮漂未动却中鱼应对策略

线在悬坠钓中一般是垂直于水底的,主要起到连接漂座和子线组的作用,是信号输的纽带

水线导致的浮漂未动却中鱼原因分析

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如果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那么水线就相当于信号的传输神经。水线传输信号的灵敏性对于浮漂的出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采用比较粗的线,线的灵敏性就会相对降底,甚至导致底部动作不能有效传达到浮漂本身,会出现明明中鱼了浮漂却没有任何动作现象

水线导致的浮漂未动却中鱼应对策略

在日常应用中,有人担心主线断了会损失浮漂及配件,所以使用线径比子线粗好几倍主线,这样看以合理却忽视了水线的信号传输作用。建议大家在黑坑作钓时主线号数大于子线一至两个号即可,最大不要超过子线的2倍。这样即能保证子线断的时候主线不会断,又能保证水线的灵敏性。

浮漂导致的浮漂未动却中鱼原因分析

浮漂导致的浮漂未动却中鱼应对策略

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钓小鱼用吃铅量小的漂,钓大鱼用吃铅量大一点的漂,这无可厚非,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小或者过大都不可取

浮漂导致的浮漂未动却中鱼原因分析

选择的浮漂吃铅量过大,在正常情况下铅坠的重量一定也会放大。铅坠过大时,水底子线发生弯曲时我们根据无从察觉

浮漂吃铅量过小时,铅的重量根本拉不直水线一样会出现水线弯曲现象。鱼一旦执行了咬钩动作,在它拉直水线前,提竿中鱼浮漂一样没有动作。

浮漂导致的浮漂未动却中鱼应对策略

除非遇到大风大浪,在黑坑垂钓不建议用吃铅量过大的浮漂。黑坑水深一般在两米左右,建议大家选择吃2克铅左右的浮漂就够了。除非水很深,不建议采用超过五克以上的浮漂。

分条析理|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写在后面

另外鱼口弱、起风时也会给观漂造成困难,但这不是浮漂没动作只是我们不易察觉罢了。本文从鱼儿本身、子线组、水线和浮漂四方面分析了造成黑坑垂钓浮漂未动提竿却中鱼的原因分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办法。希望本论述对您的日常作钓起到积极的启示和帮助作用。

我是同行渔猎笔记,一位常年在坐水边喜欢思考和分享的实战派钓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