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鄉土中國》


受疫情影響,在等待外出之日只有上上網看看書。受電子產品的影響,書架上的有些書似乎從放上去就沒動過,慚愧之餘翻出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猶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已經是高中時代,當時所想不過是覺得費先生所寫之實和我所生活的環境並無較大差別,並沒有看出其中深意,其後幾年也陸續翻動幾次,每次所想皆與前次閱讀有所不同,尤其每每在求學路上遠離家鄉之後再回到生養我的農村,更是體會到費先生所寫之偉大。逢此國家大難之際,抽出閒暇下午,再讀《鄉土中國》

這本書對"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一問題的回答是"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而這一判斷在今天的中國仍然是成立的,不僅僅是基於中華文明在本質上是農耕文明且當前中國總人口中絕大部分是農村人口,而是因為在中國人身上有著根深蒂固的"鄉土烙印"。

在技術上,費先生使用了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宏觀比較和微觀比較,單項比較和綜合比較,和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等多種比較研究法,而在文章中通過大量的對比的使用,例如熟悉社會與現代社會、鄉下人城裡人、人與動物、中國差序與西方團體、個人主義與自我主義、公德與私德、西方小家與中國大家、……有利於突出對比事物的本質特徵,充分顯示兩者的差異,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使讀者可以在充分比較的基礎上更清晰準確的把握鄉村社會歷史發展的脈絡。

"為什麼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費先生的人生經歷坎坷,但一直未變的是他的愛國情懷與鄉土情結。他為國發聲,為國出力。他關心中國農村和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為中國農民找一條出路,為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三訪溫州、三訪民權、四訪貴州、五上瑤山、六訪河南、七訪山東、八訪甘肅、27次回訪家鄉江村。

我將這種為國為民的情懷稱之為"憂樂情懷",此次疫情,更是將國人的憂樂情懷體現得淋漓盡致。再而反觀自身,慚愧之意尤甚!

西洋的社會有些象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扎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裡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我說西洋社會組織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們常常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

為什麼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

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係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這是現代中國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句話,是值得寫進各個學段教材用以教育後代的一句話。

礙於本人所學法律專業,看待問題的時候不免有些以自身專業角度思考,費先生在書中所述"無訟"在我看來正是催生"東方之花—調解制度"的社會背景。 一是社會關係糾紛較為簡單。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由此而形成了互相熟悉的社會關係。而人們之間的矛盾也相對簡單,不過是"戶婚、田土、錢債"之類的矛盾。則意味著很多的糾紛可以不用法院冰冷的審判來解決,而通過溫情的調解於來化解。二是思想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儒家思想一向講"以和為貴""克己復禮 ",其法律思想的核心價值是"無訟",相反,"爭訟"也就成了"惡言惡行"的表現。與此相應的,維持人們之間關係的主要不是法律,而是禮俗。

有人說研究中國傳統社會模式,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是一本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書。因為費孝通先生勾勒出的那個中國至今仍未消逝,我們種種思考都源於此書所寫到的核心概念。

如果有天堂,那裡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尚書》並不遙遠,校園就是《荒原》!


寫在最後:本文純屬原創,喜歡的話可以關注、評論、點贊一起交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