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站当志愿者|守护我们的东大门,东哥东姐们来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蕾 通讯员 许雷阳

3月5日,小时新闻客户端发布了记者“我在东站当志愿者”的体验故事,讲了东站这阵子客流量大,旅客身份核验繁忙的故事(详情点击愿意一起守护杭州东大门吗?)。

报道发出两天里,许多读者报名帮助警察蜀黍守候杭州的东大门。

【1】东哥

还记得跟记者同一天去上岗的“七哥”吗?

七哥真名叫戚敏,是浙江省休闲拓展行业协会成员。他来“面试”半天后,第二天把协会其他成员和秘书长李遥其都一起拉过来了,兄弟9人,齐刷刷上岗。

我在东站当志愿者|守护我们的东大门,东哥东姐们来了

“我们主要是下午点到4点帮忙,在到达层的北1、北2出口。累倒不累,但就像张杰教导员说的,事情都是小事,但的的确确都是老百姓需要帮忙的事。”

七哥说,在杭州生活多年,真的太习惯于手机支付带来的便利了。直到在东站看到那么多务工人员家庭,看到那么多杂牌“老年机”非智能手机,才知道还有许多人需要走向更文明的时代。

“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不太会操作手机,特别是老年人,真的不会,心又有点急躁,但我们在现场都还是蛮有耐心的,尽量教会他们,实在不行才帮他们操作。操作成功后很多人都会说声谢谢,我们很开心的。”

【2】东姐

朱亚明大姐是最早看了报道后前来报名的女性志愿者。

我在东站当志愿者|守护我们的东大门,东哥东姐们来了

朱亚明

她是东站附近的居民,也是浙江省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员工。在单位里她是业务骨干,下班后她是社区里的热心党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这次在抗疫中,她先是参加了帮助浙江医疗队募集物资的行动,带着朋友们给去武汉的医疗队捐了几十上百个大号旅行箱,又给医疗队张罗了护目镜和防护服。

看到东站的警察蜀黍需要志愿者帮忙,马上就来报了名。听说需要会点儿外语的志愿者,她又带上了公司的党员同事们。搞“国际旅游”的,谁还不会说几句外语啊,再不行咱们还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呢,全世界通用!

朱大姐说:“奋战在一线的警察同志们辛苦了,你们是为了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只要东站需要我们,我们非常愿意来分担,同时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志愿者们来了就上岗,都是踏踏实实干活的。队伍还没拉起来,装备还不齐,派出所“慷慨”提供了警用反光背心临时代替一下。

这可把大家乐坏了,纷纷合影、自拍留念。

穿一次警服,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特殊体验呢。

【3】义警队

师出有名,很重要。志愿者们上岗忙得热火朝天,“下岗”以后还在群里聊得七嘴八舌。

忙啥呢,他们忙着讨论东站高铁枢纽派出所的这支志愿者队该叫什么名字?标识色应该在红黄蓝绿橙里选哪一种? 设计一个LOGO的话,必须有哪些元素?

第一天,考虑到守卫东大门的意思,有人提议叫“东门卫士”,有的说叫“安东志愿者”,有的提议说叫“东站小伙伴”吧。

忙了一天下来,志愿者们富有亲和力的表现启发了大家,晚上“头脑风暴”的时候有人提议说,那还是叫东哥东姐吧!这个新名字得到了一致通过。

接下来,大伙儿就开始讨论LOGO的设计方案了,顺便选一选志愿者的马甲该是哪个颜色。又一轮新的讨论开始了。

于是,我们的“东哥东姐义警队”正式出道咯。

【4】小花花

今天是3月8日了,据说在国际上算第110个三八妇女节。志愿者们忙得怎样了?记者又去东站走一走,看一看。

我在东站又认识了好几个新来的“东姐”:

孙琳琳,一个90后的小姑娘,上海华铁旅服有限公司的员工,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做志愿服务。

我在东站当志愿者|守护我们的东大门,东哥东姐们来了

孙琳琳

张兰芝,她是杭州建茂城科技有限公司的职员,她说是在朋友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招募启事,就来了。

张婵娟,她是杭州市人防办的工作人员,她也自告奋勇加入了“东姐”。

正在跟她们聊着,一份意外惊喜来了:高高的派出所教导员张杰抱着一大把鲜花中扑过来了。

东姐们的眼睛里都有了小星星,闪亮闪亮的。

我在东站当志愿者|守护我们的东大门,东哥东姐们来了

张杰一边把花儿送给她们,一边告诉东姐们说,“这是江干公安党委集体给你们买的,祝贺你们过了一个特别的三八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