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妈!我今年过年可以提前5天回家,有没有给我安排好相亲的小哥哥呀!!!”这是表妹回家前,给她妈妈发的语音消息。

从去年开始,每到节假日,我姨妈都会被表妹的相亲需求烦到不想让她回家。这和别人家的画风好像不太一样,一度认为表妹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让我帮忙问问。

表妹今年24岁,刚工作两年,长相甜美,也是个积极开朗的主。

我很好奇,问过她为什么想相亲?现在的年轻不是都很抗拒相亲吗?可表妹的回答让我意外。

表妹说:“我在医院上班,日夜颠倒不说,每天接触都是那些人女生还占大多数,我不通过相亲,肯定是嫁不出去的。”

表妹不是结婚狂,她说在学校里也谈过两段恋爱,知道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自己,相亲只是一种途径,而且相亲不代表你不够好。

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我觉得她说的很对,相亲只是认识人的途径,是一个选择题,不是一个判断题。你觉得印象不坏,可以选择深入地接触、交流,并不是要你立马判断出要不要与这个人结婚。

现在高举自由恋爱旗帜的人,大多都很抗拒相亲,尤其是中国式相亲。由家中长辈筛选牵线,将两个陌生男女绑在一起,看能不能擦出火花。

有人说这样的感受就像自己为家中的宠物配种时一样,只是为了让它们能繁衍出优质的后代,哪考虑过它们喜欢不喜欢。

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相亲真的就这么让人厌恶吗?

现在的人厌烦相亲,大多存在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觉得自己被“商品化”

上海相亲角,可以算是一个把中国相亲文化发扬光大的地方。叔叔阿姨们自发聚集在一起,拿着张写满自家孩子信息的相亲专用“个人简历”放在伞面上,供人挑选。

信息里不仅包含了年龄、学历、职业、年薪、家庭情况,还有对相亲对象提出的要求,比如要有哪里的房子,有几辆车,最好是什么样的工作性质等等。

陈学冬在《我家那小子》中有一期就是去探访上海的相亲角,刚到公园里,就被叔叔阿姨们团团围住,问了各种问题。不一会冬冬的相亲之旅,就被阿姨提出的“灵魂三拷问”宣告结束。

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大多数人都觉得相亲是自己被家长们商品化,物换物的过程。可事实上,这是父母在遵循着传统婚恋上门当户对的原则。

有人说,都二十一世纪了,我们要的是三观一致、灵魂伴侣,钱不钱的太俗气了。英国的凯特王妃不就是平民,和威廉王子不是也很幸福吗?

可身份是平民的凯特王妃,家庭可一定都不平民。

出生于英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从小就在英国某著名贵族学校接受教育,不仅课业优秀,而且游泳,网球,滑雪也是样样精通。父亲是百万富翁,母亲也成功创业经营自己的公司,妹妹老公是英国某资本管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弟弟目前也在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收入不菲。

凯特王妃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属于皇室阶级的,与真正的皇室只差一个血统认证。

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不同,认知、观念、生活方式皆不相同,谈恋爱时荷尔蒙爆发,让你可以忽略这些,可婚后冷静下来真的能携手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吗?

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二.害怕面对“自己”也不愿意将就

老话说,你的相亲对象是什么样的就意味着在介绍人眼中,你是什么样的。

同事小可,31岁,相亲无数。有一次,一个阿姨给小可介绍相亲对象,见到的那一秒,小可就气到发狂。

阿姨说男生条件很好,事业单位上班,就是不会和女生沟通。还未坐到位子上,就见一个中年谢顶,大肚便便的油腻男在色眯眯的盯着隔壁桌女生的腿看。小可转身就走了。

到家后,小可妈妈满心期待的问她一句“男孩子觉得怎样啊?”,小可的眼泪就下来了。原来,自己在那位阿姨眼中,只能找这样的男生了。

小可本身不差,也在事业单位上班,因工作积极、干活认真,颇受领导的肯定。生活中,也有自己的规划,每年旅行2次,有定期提升自己的计划。

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在我们眼中,小可就是新时代的女性,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可在相亲上,却成为阿姨眼中的把自己挑剩下的“大龄剩女”,只要有个工作稳定的男的嫁了就好。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且在这科技发达,个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且高呼两性平等的时代,我想应该没有几个女生能接受这样的情况。

不愿意相亲,也是因为害怕面对对方眼中的自己,不愿因年龄而将就。

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可相亲真的就已经成为时代糟粕,到了要剔除的时候了吗?

在婚恋市场上流传着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听着挺好笑,实则道出当代年轻人对婚恋的要求。

现代人前二十二、三年都在念书,毕业后还需赤手空拳地在社会上博上一两年,这样便已到了二十四、五的年岁。而这时,有的人处于事业上升期,有的人谈了一两场失败的恋爱,便是临近三十大关。

这时,快要错过最佳生育年纪的你,开始焦虑起来。而能与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接轨的方式非相亲莫属。

以结婚为目的,目标明确。可以快速认识很多满足基本条件的人,再从中细细筛选三观一致的人。

当男女双方都是抱着结婚的目的交往时,思路也会清晰很多,对方的缺点,自己不能接受的地方,很快便会暴露出来。在相处过程中,细细考虑这些问题可不可以磨合,你们双方适不适合对方。减少一些弯弯绕绕的过程不是更好?

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在相亲过程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不管怎样,你会发现你认为很优秀的男生也会和一样优秀的女生在一起。

相亲,就像一个照妖镜。由于各方面都被物化,刚开始都是拿着放大镜在看对方,对方的优点缺点一目了然。从中你也可以反观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可以激励自己变得更优秀,因为你值得更好的。

众人云:相亲不如自由恋爱浪漫。

日本有做过一个关于离婚原因的统计。数据显示相亲结婚的离婚率比自由恋爱结婚的离婚率低了30%。

自由恋爱不是很浪漫嘛?没有父母的局限,去留全凭自身喜好,甜甜的恋爱酸了许多单身狗,可为什么离婚率却如此之高?

撮合了无数对年轻男女的孟非说过:浪漫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调味品或是一点奢侈品。浪漫会使生活更美好,但每天想要享浪漫那是不实际的。

今年情人节,爸爸用牛皮纸包了颗花菜送给妈妈,这是浪漫。抖音上,一位丈夫在饭局里将燕窝打包回家给老婆吃,这是浪漫。

浪漫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为对方创造出一点小惊喜,告诉他/她,我还在惦记着你。

我今年24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催家里给我安排相亲

相亲只是识人的途径,不是结婚的终点。

相亲是寻找幸福的一种方式,别让你片面的认识对它产生误解。

无论你支不支持相亲,都别刻意诋毁,不要在他人相亲时去诋毁、去说三道四。要知道这样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幸福。

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幸福的路上,自由恋爱不是唯一的最佳途径,不妨也试试相亲这条路。


我是爱好写作,愿陪你一起打怪升级的@是大力呀,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告诉我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