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些地方有句俗話叫“魚不相蒜”,為什麼煮魚的時候不能放蒜?

湘村小之草


我覺得這句俗語應該是某個地方特有的一種說法吧,畢竟每個地方的口味都不一樣,而且在廣東地區基本上很多人都不吃大蒜和辣椒。而大蒜是一種最常見的調味品主要在做菜的時候用於豐富口味去腥的。很多人可能覺得大蒜的味道比較重,吃完之後口氣很難聞,但是北方人卻不以為然,他們都是直接稱吃大蒜的,而且吃生的大蒜味道更加的重,如果吃完大蒜跟別人講話的時候,幾米開外就能聞到大蒜的臭味。

而南方人一般很少會生吃大蒜,一般都是將大蒜作為調料品放進一些菜當中一起烹飪,這樣味道可能就會更香一點。以前經常聽別人說,吃牛肉的時候不能放韭菜,吃羊肉的時候不能放八角,我想吃當中卻和這種說法這完全相反的,而且在北方你可以在一些水餃的店裡面吃到韭菜牛肉餡兒的餃子,而且一般南方吃羊肉湯,基本里面會放各種調料,其中就包括八角,桂皮,只有放了這些味道比較種的調味品,這樣才能掩蓋羊肉的羶味。


而題主所說的魚不相蒜,也就是說煮魚的時候不能放大蒜,我感覺這種說法在我們那邊是絕對不成立的,反正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做菜基本上大蒜是絕對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當然至於放不放大蒜,還是要看如何煮魚的,如果是清蒸或者煮湯的話,誰也不會在湯裡面放大蒜。但是如果是紅燒魚的話,那麼大蒜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我經常看到廣東省地區經常有些人就算是紅燒魚也不放辣椒和大蒜,但是在我們那邊是覺得不會這樣去做的,因為如果不放辣椒和大蒜就不會有味道,因此這個完全要看每個地方的口味來決定,而不是絕對的。

所以說煮魚能不能放大蒜,這個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能放這個是肯定的,只不過有些人不喜歡吃大蒜的味道,所以不管做任何菜,他們都不喜歡放大蒜,如果有大蒜的話他們就不喜歡吃。如果這是在我們江西農村老家的話,不管怎麼煮魚,絕對要放大蒜,而且江西地區的菜一般都是重口味,姜蒜這個是必須要放的東西,還有辣椒。

我覺得所有的食材只要兩者放在一起,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那麼不管怎麼樣放在一起都不會有什麼不妥,關鍵是還要靠個人的口味來決定。就像北方的人喜歡吃大蒜,喝酒的時候有一顆大蒜就足夠了。但是對於南方的人來說,生死打算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畢竟大蒜生吃口味非常的辣,而且氣味非常的衝,吃完之後口氣非常的重,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的。大家覺得是不是這麼一個道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