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伊利站上2000亿市值时,将会开启下一个“豪横”的十年之旅


当伊利站上2000亿市值时,将会开启下一个“豪横”的十年之旅

当伊利站上2000亿市值时,将会开启下一个“豪横”的十年之旅

伊利市值即将突破2000亿,不仅投资者获利丰厚,更充分肯定了激励与约束并重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另外,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对伊利股票颇为青睐,作为亚洲第一的乳企,其企业价值根深蒂固,目标明确,在冲向全球的战略目标上,下一个十年必是“火力全开”!

当伊利站上2000亿市值时,将会开启下一个“豪横”的十年之旅

股票二级市场在调整中前进

2020年1月17日,伊利股份(600887)以每股32.88元收盘,总市值达到2004亿元。站上2000亿市值,即是历史性的见证,也将迎来新的征程。

从1996年至2020年经历25载,伊利的市值由4.2亿元增长到超2000亿元,增长近500倍。以绝对优势领跑了亚洲乳业,成为A股市场公认的白马股,同时也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虽然2019年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时,被部分投资者持怀疑态度,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后,不得不承认激励方案确实加速拉动了伊利股份的市值向前奔跑!

数据显示,伊利股份自2019年9月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伊利股份上涨19.39%,跑赢大盘,持续领跑亚洲乳业。

而净资产收益率(ROE)是最能体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三季报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末伊利股份ROE为20.68%,折合全年约为27.57%。

在巴菲特眼里,ROE超过20%的企业就已经很难得了。并且,伊利股份ROE持续保持优秀表现,成长速度超越了雀巢、达能等国际企业。

数据统计,过去6个月里,共有35家机构发布伊利相关研报及评级,其中25家给予买入评级、10家给予增持评级,对伊利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看好。

当伊利站上2000亿市值时,将会开启下一个“豪横”的十年之旅

内外兼顾

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是全球性问题,面对物资紧缺、防控困难,在本该是消费的旺季,绝大部分企业却仍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部分企业也出现了悲观情绪,并计划减员降薪。

在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 2月26日伊利宣布涨工薪。

“省什么钱都不能省员工的钱,今年我们要继续给员工涨薪,让每一个在风雨中拼搏的伊利人都感受到温暖、踏实,都对未来充满信心。”共克时艰,伊利董事长潘刚发出这一最强音。

这一举措无疑是“寒冬”中一个强力暖风机,为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再填新色。

不止于为员工涨薪,伊利领导人还为全体员工投保了“新冠肺炎意外伤害保险”,配好防疫物资,为员工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在暖心之举背后也换来了员工的支持与回报。

在雪球访谈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当前,伊利人持续奋战在生产和销售一线,保障全国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从春节前至今,伊利集团上万名员工放弃休息,持续奋战在抗疫和生产第一线,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员工复工率已达80%以上。

据了解,自疫情发以来,伊利不仅对内"逆势"涨薪,稳定军心。对外一直积极捐助,情系社会彰显大企风范。

《乳业财经》此前曾统计到伊利先后5次为防疫捐款捐物,分别为,1月24日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第一批2万箱纯牛奶;1月25日,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第二批捐赠1000万元资金;1月26日,伊利决定持续投入1亿元抗击疫情;1月28日,再次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2000万;1月30日,伊利集团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6000万元。所有捐赠物资,专款专项,分别用于医院建设、医疗采购、防控研究、病人救治、营养供给等等。

2月16日,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个人向多伦县捐款100万元,定向用于全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并表示还将以企业名义捐赠物资30万元,后续伊利集团还将购置口罩,防护设施等医用应急物资用于一线值守人员防护使用。

当伊利站上2000亿市值时,将会开启下一个“豪横”的十年之旅

外资增持伊利股票

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加速,分别完成了在MSCI指数扩容的三步走,以及首次纳入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两大国际指数。在此背景下外资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影响力日益加大。

信息时报显示,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分析称,“随着A股未来进一步纳入各国际指数,同时对外开放持续推进,A股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外资流入A股长期趋势不变。”

据了解,2019年是外资重点布局A股的重要一年。有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陆股通流入的北向资金合计超过3427亿元。进入2020年,外资涌入A股的态势仍在延续。

从以往的投资布局来看,外资机构普遍青睐盈利能力强、能够稳定贡献高资产回报的公司,颇有大搞消费白马的势头。

从2019年三季报可知,伊利股份机构投资者持仓比例高达41.02%,而且MSCI等外资也在增持伊利。

数据显示,自2月3日春节后A股市场开市以来,沪股通北向资金积极买入伊利股份。

截至2月17日,累计买入额以达到42.76亿元,净买入额达到10.6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股份几乎连续十个交易日位列沪股通十大成交股。

一直以来伊利业绩高增长、高回报、高分红,有超优异的市场表现,被公认为A股市场上的“价值投资典范”。自然备受外资青睐,不足为奇。

因为伊利表现足够优秀,外资资金持续买入伊利股份也可以看做是对这种优秀的认可及背书。

当伊利站上2000亿市值时,将会开启下一个“豪横”的十年之旅

企业价值根基深固

如今的伊利,营业收入、净利润、综合市场占有率、消费者渗透率稳居亚洲乳业第一,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更是持续多年领跑全球乳业。

回望伊利分别从 2010年的营收297亿、净利7.77亿,增长至 2018年营收796亿、净利64.4亿,分别增长了168%、728.8%,年化增长分别为 12%、26.5%。

在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权威机构Brand Finance于2019年6月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最有价值乳品品牌10强”中,伊利斩获全球乳品品牌潜力第一名,并蝉联全球乳品品牌价值第二名。同期公布的“2018年度全球最有价值食品品牌50强”排行榜中,伊利集团亦一举跃升至品牌榜第三名,成为前十名中唯一上榜的亚洲乳企。

与此同时,2019年前三季报显示伊利营业总收入686.77亿元,同比增长11.98%;净利润56.48亿元,同比增长11.73%,实现高位双增长,预计全年将突破900亿元,距实现2020年“五强千亿”的战略目标近在咫尺。

在“五强千亿”目标即将实现的背景下,以董事长潘刚为核心的领导层对战略要点的准确把握,下一步将加速驱动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战略目标的实现。下个十年在实现“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道路上,伊利将走得更顺、更远。

当伊利站上2000亿市值时,将会开启下一个“豪横”的十年之旅

厚度优于速度

伊利旗下产品早已遍布大街小巷,成为国人熟悉的乳企之一,作为伊利举足轻重的核心支柱,液态奶俨然是其高增长的重要发动机。

其液态奶业务从2000年的5亿元,连续多年跨越式增长于2003年升至46亿,2012年突破300亿元,2018年一举突破600亿元大关。

增长来源于伊利液态奶赛道上多个明星选手的布局。

据凯度调研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伊利两大百亿大单品“安慕希”与“金典”再次领跑常温酸奶、高端白奶品类,分别增长15%和22%。而以“金典”“安慕希”“畅轻”“每益添”“Joy Day”“巧乐兹”“甄稀”“畅意 100%”为重点产品的销售综合收入也较上年同期整体增长 15%。

2019年,伊利健康饮品事业部不断完善产品布局。

目前,伊利健康饮品事业部旗下拥有常温乳酸菌饮品畅意100%、矿泉水inikin伊刻活泉、乳矿等产品,多元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助力伊利在大健康时代来临时抢占市场先机,夯实伊利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这是潘刚为伊利确立的发展观。

潘刚担任伊利集团董事长14年来,其接连把握常温乳品、高端品类爆发的产业风口与奥运、世博的时代机遇,不仅带领伊利成为中国首个破百亿营收的乳品企业、代表中国乳业登上世界舞台,也推动乳业行业整体可持续发展,促使乳制品从奢侈品蜕变为大众日常消费品,改变国民饮奶习惯,提升国民身体健康水平。

伊利在经营业绩和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充分展现了以潘刚为核心的管理层的前瞻战略眼光和精确管理思想。

《乳业财经》作为行业内媒体也在学习每家乳业的发展历程,更深一步的了解乳业行业发展,综合各种市场表现因素,相信伊利在前行的道路上,会更加灿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