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去了建設銀行辦業務,建行工作人員給你推薦保險?保險和銀行合併了麼?

歷史的循環


保險和銀行並沒有合併,之所以有工作人員給你推薦保險,或許有兩種情況:

首先,銀行旗下的保險公司業務推廣,資源共享。其次,別家保險機構和銀行的合作。這種合作一般是上級對接,然後各分部實施。保險機構藉助銀行的優質資源開展業務,而銀行從保險公司收取一定的合作費用。


當然,你在銀行碰到的工作人員,可能也會有兩類人:

一類是銀行工作人員。因為會有提成,所以他們也會給客戶建議保險如果客戶有需要,他們也是可以操作辦理的。另一類是非銀行工作人員,他們多是保險公司的員工,在銀行駐點,也是為了銷售保險產品。這點,有點類似於以前證券公司的駐電。

當然,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在銀行確實是可以購買保險產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銀行購買的仍屬保險,是保險公司對其產品負責的,出了相關事宜,還是需要保險公司來處理的。而銀行很多保險產品都事理財性質的,到期很多時候是需要去保險公司處理的。


郭一鳴


慎防:定期存款變保單(銀行只是有代理銷售保險資格)

1)在儲蓄時,不要被銀行工作人員高息利誘,有保單就一定是保險產品。

2)不可隨時支取本金,這是最容易忽略到的坑!!!💥💥💥💥💥💥

一般滿期都是十年以上。

3)不是保險不好,而是銷售人員潛意識誇大收益。(返還保額的20%,說成回報率20%)

💥💥💥💥💥💥附圖,年交五萬,保額1.3萬,每年返還保額20%,而非本金25萬的20%💥💥💥💥💥💥

最過分的行為是對六十多,七十多歲的老人推銷,告知二十年三十年後,可以成為百萬富翁🌨🌨🌨





廣州保險185


我是銀行人,以上在營業網點的時候也賣過保險,針對銀行賣保險的情況,說下個人的看法吧。

銀行為什麼賣保險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銀行賣保險也正是如此,有有利可圖的,根據銀行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代銷協議,一般銀行賣出保險後,保險公司根據不同險種給予不同比例的提成,銀行銷售人員一般是賣一萬提成100-200元之間,還不包括銀行中收部分。

銀行一般賣哪些保險

銀行一般代賣分紅保險為主(該保險兼具意外傷害保障),分紅保險跟銀行理財產品有點類似,一般宣傳收益要比定期收益高,這也是吸引老百姓購買分紅保險的主要原因。

保險產品收益如何

雖然保險公司和銀行宣稱收益有多高,但往往實際並不是那樣的,由於保險資金投資部分高風險項目,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保險資金存在收益很低或者虧損的情況,導致產品既定的收益不達標,由此引發的投訴不斷。

出現保險產品收益低的情況,如果之前銀行在售賣時承諾比定期存款高,可以向金融主管部門投訴。

銀行與保險關係

二者都歸屬銀保監局管理,並沒有合併。


金融小白


銀行和保險沒有合併。少數銀行會有自己控股的保險子公司,例如中銀保險是中國銀行的子公司;有些銀行則是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如平安銀行是平安保險集團的子公司。

但是,不管銀行與保險有沒有關聯關係,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會賣保險,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銀行為什麼要賣保險?原因只有一個:賺錢!以前保險是需要做地推的,依靠眾多營銷人員推廣,給付高額佣金。而銀行賣保險呢?有三大優勢:一是有龐大的客戶群體。所有到銀行辦業務的人都是保險營銷對象 ,銀行足不出戶就獲得了客群。基數龐大的客戶裡,總有被忽悠成功的,也就是銀保渠道出單率很好。二是有龐大的營銷人員。銀行一旦賣保險,所有銀行員工都有任務,不但自己成了保險推銷員,而且還會自己購買保險(完不成任務被逼的),所以銀行可以名正言順壓渣員工。三是銀行賣保險可以賺“中收”,有利於降低傳統吃利差的佔比。銀行近些年都在轉型,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提高中收,降低對利差的依賴。大家都知道,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銀行吃存貸利差越來越難。而保險的高額佣金則成為銀行渴望的重點利潤來源。

所以,去銀行被推銷保險,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各位只要拿定主意不聽忽悠,也不會有什麼損失,怕就怕耳根子軟。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誰有去銀行辦理業務被推薦保險經歷?

雖說銀行業和保險業的最高管理部門合併成銀保監會了,但並非銀行和保險業務合併,為什麼總有用戶反應去銀行辦理業務被推薦保險呢?

銀行營業網點直接推薦保險業務不是一個好的做法,本來用戶對保險就存在很多誤解,銀行在來強行推薦,久而久之銀行的名聲也會被連累,到時候更不利於保險業發展。

一般銀行大廳銷售的保險產品多為理財,到銀行存款被推薦成買保險,多說買的也是保險理財。保險理財有個特點就是時間長,存款變理財,存款最多三年,保險至少5年起步,所以用戶大呼上當受騙,然後在互聯網上發洩情緒。

銀行跟保險沒有合併,而且是兩個專業性非常強的不同金融領域。

不過保險公司和銀行確實存在交叉情況,比如銀行成立保險子公司,比如招商信諾人壽保險,這是家合資保險公司,股東為招商銀行和美國信諾集團;保險公司也有銀行業務,比如國壽集團控股廣發銀行;運營上會有一定的相互導流行為。

一般銀行不會在網點推銷健康險,還是以理財為主,這樣業務相似,不會引起用戶反感。健康險藉助銀行的資源以電銷為主,接到過幾次光大銀行推銷健康險的電話,傾向買主業是保險的保險公司產品,明確拒絕之後就沒再來電過了。

總結一下:作為三大傳統金融之二的保險和銀行,不太可能存在強買強賣的行為。保險理財期限長,相應的銷售獎勵要高一些,推薦是銷售經理的工作,買不買在客戶,考慮好資金期限,不要衝動。


財來不會晚


保險是屬於理財的一種,是保險公司開發的理財產品,本質仍然是保險。因此,如果有銀行工作人員推薦保險產品的話,絕不要理他就好了。下面來分析一下。

銀行一般是不會推薦保險的

現在銀行營業廳一般是不會推薦保險產品的。一般情況下,現在銀行自己的存款和理財的任務都不好完成,誰還會給你推薦保險產品呢。因此,一般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是不會推薦保險的。如果你在建設銀行碰到的這樣的人,可能就是保險公司的人。對於這些人不要理睬他們,因為保險產品相對來說更復雜,更麻煩。

銀行推薦保險,也不要理睬

有些銀行營業廳工作人員也有可能會推薦保險,這時候不要理他們就好了。這可能是銀行跟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中介的業務,這些保險產品能賣出去一份,可能銀行會有一部分的收入和提成,如果對於推薦的保險沒有興趣,直接不理睬他們就好了。

建設銀行是獨立商業銀行,沒有保險

建設銀行是我國第二大國有銀行,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銀行,是沒有保險業務的。如果建設銀行營業廳有推薦保險的,這些保險產品就是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不是建設銀行的產品。這點一定要搞清楚。

去銀行辦理業務一定要小心謹慎

一般到銀行去辦理業務,直接到櫃檯辦理業務就好了,要小心謹慎,千萬別理其他推銷保險的人。有時候被這些人用高利息一忽悠,可能你本來是辦理存款的,可能就辦成保險了。如果辦理成了保險,將來急用想取錢的時候可能就是非常麻煩的事情,而且保險承諾的利息也不一定能夠兌現。因此,到銀行辦理業務,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理睬這些推銷保險的人。


綜上所述,一般銀行是不會推薦保險產品的,如果推薦保險產品可能就是銀行跟保險公司簽訂了中介協議,賣出保險可能會有提成的。現在建設銀行是商業銀行,自己沒有保險業務。


睿思天下


金融銀行業務層域資本化的必然,相應複合保險業務為自身行業領域層域資本律值款/國家層域資本層域保險業務的綜合。王力經濟學家


wlxwepwpywpiqtpee


銀行裡的人給你推薦保險是因為有提成,但是保險是保險,你的錢最後還是在保險公司裡。


yangguanghennuan


這個不是建行一家這樣做,基本上所有的銀行都會向你推薦保險。

不是說保險和銀行合併,而是合作,保險公司要銷售保險產品,銀行代理銷售保險業務,賺取一點銷售費用而已。

就像你逛商店一樣,如果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

其實,合理的配置一點的保險產品還是有必要的。


黑洞BH


在銀行有個銀保部,屬於保險公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