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學能手鄭菁:打造疫情下的美術“小課堂”

鄭菁

省教學能手鄭菁:打造疫情下的美術“小課堂”  | 戰“疫”有我 同心前行

鄭菁,一級教師,省級教學能手。在省市組織的青少年科幻畫大賽中,多次獲得省級優秀輔導教師獎 ;在電腦製作大賽中指導學生榮獲國家級二等獎。所撰寫論文多次在全國、省、市的教育刊物中發表並獲獎 ,主持並參與完成多項市級課題。

2020年春節,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牽動著每個人的心,一場疫情,讓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共克時艱。“停課不停學,延學不延愛”,我校美術“網絡課堂”為孩子們的線上學習增添了一抹亮色,為孩子們宅家的日子增添了無限樂趣。疫情下如何開展美術教學才真正有意義?我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做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 注重聯繫生活經驗,激發孩子的創作慾望

美術課程改革強調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從學生角度出發,去發現和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使學生產生共鳴。面對低年級學生,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變廢為寶的手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面對中年級學生可以選擇摺紙、繪本教學,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藝術表現力;面對高年級學生,我們可以從民間美術入手,弘揚傳統文化,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只有植根於生活世界,併為生活世界服務的教學才是具有強烈生命力的教學。

二.拓寬思維,引導孩子創造藝術之美

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正處於發展階段,潛在的能力需要教師的引導、開發,以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從生活中捕捉到美,產生對美的表現慾望,以達到創造美的目標。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我在指導孩子創作的過程中,拓寬孩子的思維,引導孩子去想象,鼓勵孩子大膽創意,創造出不一樣的作品。

例如,在《美麗的面花》一課教學中,我教給孩子面花製作的基本方法,再以“鳳凰飛花饃”為例,讓孩子瞭解創作的方法,最後再通過欣賞圖片讓孩子走進民間,去感受面花獨有的魅力。這樣的教學發展了孩子思維的創造性,他們創造的面花作品豐富多樣,讓我不由感嘆孩子們智慧和想象力!

三、滲透情感教育,潤澤孩子的心靈

美術不單單是一門藝術或者說是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它是表達個人情感,向外傳遞情感的一個重要途徑和載體。近年來,學校注重對小學生人文意識和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並且學校作為小學教育的主體,可以通過美術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引導,最大化的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我們要深刻意識到情感教學的重要性,積極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推進情感教育的貫徹落實。

疫情是命令,疫情是大考,疫情也是書寫愛與使命的教材。如何在美術教學中用好這本鮮活的教材呢?我在課堂的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給孩子上的第一節美術課就是以“致敬最美的逆行者”為主題,通過剪紙、繪畫、手工等多種方式傳遞自己的情感,用不同形式的美術作品助力抗疫。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是溫暖的,在積極的氛圍中進行,特別是通過看視頻畫情感這一環節,學生的熱情更是達到了極至。他們在感人的視頻中盡情發洩著自己的情感。從他們的臉上和作業中都流露出對醫務人員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孩子們紛紛立志要做個像鍾爺爺一樣的人。

又如,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我給五年級孩子安排的《編花籃》一課,不僅教會學生編制的基本方法,讓孩子編出不同形狀的花籃,感受編織樂趣的同時還向孩子傳遞了勞動者的偉大,再引出媽媽為孩子們無私的付出,這時候孩子們的情感達到一個迸發點,我讓孩子給自己的媽媽編織一個花籃。孩子們在花籃中放著康乃馨和心意卡,飽含著對媽媽濃濃的愛。

四、關注個體差異,注重評價的發展性和鼓勵性

網絡教學中師生互動受到限制,教師不能及時的給予學生準確的評價,但教師的評價仍然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學習、樂於學習。因而對學生不能進行千篇一律的評價,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對基礎差的哪怕是有一點進步,也應該及時表揚,這能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諧的發展,也能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樹立信心。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飛翔,創作出精彩的作品。

例如,在《剪紙小老鼠》一課的作業反饋中,五年級有位男生的作品剪的線條不流暢,中間還斷了很多處。我第一眼看到時覺得有點生氣,怎麼剪成這樣的作品,當我看到名字時,發現他是我們班上一個特別靦腆的學生,幾乎沒有主動和我交流過,再往下看,他通過班級小管家給我留言了。“老師,我剪的不好,我會多練習幾次的。”雖然短短一句話,但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對他的作品進行了評價,你的作業是另一種美,老師覺得你剪得很好,剪斷了的線條如同我們的人生,我們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老師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這位學生第二天就在小管家重新更正了自己的作業。

總之,我們在美術課的設置上要貼近於生活,鼓勵學生在家裡感受生活,深切體會到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讓孩子去感受身邊的真善美,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薰陶,在心靈上受到啟迪,在思想上得到教育和提升。我們要努力打造融趣味性、知識性、操作性為一體的美術小課堂,為孩子搭建一片多彩的天地,放飛心中斑斕的藝術夢想。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