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經濟學概念:成本、供需、效用理論及生產理論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個人如何致富、國家如何富強的學問。或者說幫助人做決策、判斷的學問。

一般認為,現代經濟學始於《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全名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在寫這本書之前,亞當斯密作為倫理學教授還提出了“道德人”的概念,試圖用道德來分析社會,最後陷入對現代市民社會嚴重的道德焦慮中,他在最後修訂的《道德情操論》中寫道“:不幸的是,通往美德的道路與通往財富的道路,二者的方向有時截然相反”。十多年後,他在國富論中將人定義為“經濟人”,人性是自私的,由於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在市場中形成了“看不見的手”,自然而然地使生產和消費達到平衡,現代自由經濟理論也從此誕生了。

然而人的需求是無限的,滿足需求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是稀缺性,整個經濟學的大廈就構建在稀缺性基礎上,所以也可以這麼講,經濟學是與稀缺性進行鬥爭的一門學問。


瞭解經濟學概念:成本、供需、效用理論及生產理論


成本與收益

我們都清楚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從統計學的觀點看,只要存在不確定性,人們就沒辦法算出所謂的最優解,頂多只有一個最優的概率區間。假如有兩套投資方案,一套是高風險高回報,另外一套是低風險低迴報,哪一個更優呢?邏輯上它們可以是等價的,我們說不出哪個是最優的。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存在最優。然而凡是活著的人就要做選擇,而任何選擇都是有代價的,在經濟學中把這個代價叫做成本。成本的概念在經濟學裡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們對成本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可以說對經濟學已經瞭解了一半。

給成本下一個定義,簡言之,就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需要注意的是,貨幣成本並不是全部成本。做決定的時候,我們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錢。


瞭解經濟學概念:成本、供需、效用理論及生產理論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關於產品價格的形成過程,存在兩種背道而馳的理論,一種叫成本決定論,一種叫供需決定論。成本決定論容易被人接受,但它的邏輯是錯的;供需決定論與事實相符,但它卻是反直覺的。根據會計學,產品最終的價格,等於原材料成本的總和,乘上一個合理的利潤率。這就是所謂的“成本決定論”。 如果我們在會計課上學到的這個原理是正確的,成本越高,產品的售價就越高,那麼企業家怎麼才能賺錢?答案是他們要想辦法把成本弄高。成本越高,乘上那個利潤率之後,能賺的錢就越多。但這個結論太荒謬了。 供需關係決定商品價格,商品價格決定資源成本合理的經濟邏輯關係剛好反過來。不是產品的原材料決定了產品的價格,而是產品的供需關係決定了產品的價格。

需求定律中,還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邊際,可以說整個經濟學的思維都是關於邊際的。亞當·斯密曾經提出一個經典的問題:“水對於人的生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水的價格卻非常低。鑽石對人的生命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但是鑽石卻非常貴,這是為什麼?” 是鑽石給人帶來的幸福大,還是水給人帶來的幸福大?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用到“邊際”的概念。 邊際就是“新增”帶來的“新增”。 例如,邊際成本就是每新增一個單位產品所需要付出的新增成本;邊際收入是每多賣一個產品能夠帶來的新增收入;邊際產量是每新增一份投入所帶來的新增產量;邊際效用是每消耗一個單位的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享受。 “新增”帶來的“新增”,就叫邊際。

再談邊際效用遞減定律,它說的是,在單位時間內,隨著人們消耗的某種商品的數量不斷增加,消耗這種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享受遲早都會下降。比如吃打一碗飯的時候是享受,第二碗是平淡,第三碗可能就是痛苦了。 明白了邊際效用遞減定律,我們就能進一步理解,為什麼通過追求邊際效用和邊際成本的平衡,就能夠使得總收益最大化了。到此,我們就已掌握了足夠的思想工具,來回答斯密提出的問題——“到底是鑽石給人帶來的幸福大,還是水給人帶來的幸福大”。


瞭解經濟學概念:成本、供需、效用理論及生產理論



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

消費者行為理論(效用理論)

效用理論,是消費者根據對各種商品組合偏好分配他們的收入,來達到相對滿足程度的最大化。通俗的說就是,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時感受的滿足程度。

這裡我們把效用理論分為兩類:基數效用(邊際效用分析法)和序數效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基數效用論是說效用可以具體衡量並且加總求和,具體的效用量之間的比較是有意義的(1、2、3....)。

序數效用論則是效用大小無法具體衡量,效用之間的比較只能同過順序、等級,即序數來表示(第一、第二、第三....)。


瞭解經濟學概念:成本、供需、效用理論及生產理論


生產理論(生產論、成本論)

一、微觀經濟學關於企業目標的假設

1、企業的目標:在約束條件下的利潤最大化。(價值型的企業目標)2、企業目標的經濟含義:在既定產出下,投入最小;在既定投入下,產出最大。(實物型的企業目標)

二、短期生產理論: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 短期的生產函數規律(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指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連續等量的增加某一中可變要素到一種或幾種不可變生產要素上的過程,當這種可變要素投入量小於某一特定值,增加該要素的投入量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投入量大於某一特定值,增加該要素的投入量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
  • 短期生產的三個階段:一、起點到平均產量的最大值。二、平均產量最大值到總產量的最大值。三、總產量遞減階段。第二階段是決策階段。


瞭解經濟學概念:成本、供需、效用理論及生產理論


  • 短期成本理論:短期生產中,邊際成本遞減階段是邊際產量遞增階段。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短期生產函數的基本規律)決定邊際成本曲線的特徵(U型)

三、

長期生產理論: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 長期生產理論:(規模報酬理論),生產產量發生變化時與生產要素投入量的關係。(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在維持產量不變的前提下,當一個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不斷增加時,每一單位的這種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遞減的。
  • 長期生產的三個階段:規模報酬遞增:產量增加的比例大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 。規模報酬不變:產量增加的比例等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 。規模報酬遞減:產量增加的比例小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 。
  • 長期成本理論:長期總成本——廠商在長期中每一個產量水平上通過選擇最優生產規模所能達到的最低總成本。規模經濟決定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U型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