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京东和阿里巴巴模式你更看好哪个?

奇林才子


更看好阿里巴巴。

不仅是现在看好他,而是从他们二者被拿来比拼的时候就更看好他。

为什么?

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阿里巴巴占领了一个更好的赛道。中国电商产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阿里巴巴带起来的,甚至是他创造出来的。所以阿里巴巴不仅仅是具有先发优势,更是具有主赛道优势。

什么是主赛道?

C2C就是主赛道。

我们知道阿里的淘宝采用的是c2c的模式。京东采用的是B2c的模式。为什么京东没有同阿里一样用c2c呢?因为阿里把这个赛道已经占领好了,所以京东很难在该领域继续竞争,c2c模式最好的一点在于,参与者众多,可以占领市场上面大部分的份额。同时对于平台方,也就是阿里而言,其要付出的成本非常少,这是一个轻资产模式,阿里可以用一毛钱撬动1万块钱的市场。

而b2c模式也是一个重资产模式,作为京东这样的平台方,他们需要购买大量的货品,甚至要自己设置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来保障其运营。从优势上来看,该模式成本更高,运维更难。

这就是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市值远远高于京东的原因。同样一块钱的成本,阿里巴巴可能能撬动10万块钱的市场,但京东可能只能撬动1万块钱的市场,甚至1000块钱的市场,所以在市值上面大家可以明显看到他们的差距。

所谓先发优势实际上是模式优势,一旦占领了优势赛道,就像跑道中的内圈一样,这种领先会持续发生。



商业与江湖


如果就对比京东和阿里巴巴这两个平台,我看好京东。但是如果对比京东和阿里巴巴公司,我更看好阿里。

首先从体量级上来说,阿里巴巴只是作为整个阿里商业帝国下的一个公司而已。

据不完全统计:

  • 阿里自己的旗下产业:阿里巴巴、天猫、淘宝、支付宝、阿里云……
  • 阿里占一定股份产业:菜鸟物流、高德地图、优酷土豆……
  • 阿里投资的产业:苏宁、饿了么、美团网、阿里影业、浙商银行、第一传媒、新浪微博……

就单独说电商领域平台的话,我们应该说“阿里系“,包含现在的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网,这三个平台加起来绝对远超京东。

再者从商业模式来说,阿里巴巴定位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就是一家电商平台,为企业服务的,自己不做进销存。

京东一开始的模式是自营,就是自己就是一家大的电商公司,自己做进销存,后来才开通了商家的入住,在平台上有了其他商家入驻。现在京东的模式有京东自营,入住京东平台的商家,也有商家和京东平台合作。

以下这个观点,纯属个人情结。我记得我在很多年以前,看到过马云的一个视频,他说,他拿着望远镜,都看不到竞争对手。

当时我觉得这个人好狂啊,但是现在反观,当时他的那句话,是一种豪迈,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和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自信。

我现在真的很崇拜马云!

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有可能接触到阿里的服务。就说现在这次疫情下,除了能正常的捐钱,更重要的是,在前期医疗物资相对缺乏的时候,阿里公司能迅速组织自己的商业网络全球采购医疗物资,第一时间支援到前线。

所以我感觉京东和阿里公司没在一个体量级上,不好对比。


一起做电商


我相信90%的人看好阿里巴巴,但是这个对比是有问题的,应该说是京东和淘宝天猫,谁的模式更好。因为阿里巴巴还包含了太多非电商产品和业务。

那么淘宝天猫和京东,我还是更看好京东。淘宝之所以现在做的比京东大,是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实际上京东的模式更可行,亚马逊的成功就从侧面印证了。

一、起步时间

淘宝当年对标的公司实际上是易趣,易趣在美国也一直做的不怎么样,除了自己运营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模式的问题。

淘宝起步的很早,在用户使用习惯,知名度和产品丰富度上,都比京东要好。京东起步是在有淘宝,还有一堆电商平台的竞争下,一步一步做起来的。用刘强东的话说,十几年前,京东在国内前20名都排不上,前早十年前十都进不了,但是现在是第二名了,而且跟淘宝天猫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二、模式问题

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淘宝和京东的模式,淘宝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实际上最早是C2C,后来是B2C,这个B绝大多数是小B,也就是某个实体店铺的,某个批发商的,厂家直销的占了很小一部分。

但是京东这个B2C中的B是自己,其他的B都是品牌方或者直接厂家,但是核心还是自营产品。这样会有什么优势呢?

从买家的角度讲,京东是真正的把中间环节全部砍掉了,但是淘宝天猫并不是真正砍掉了中间商,很多商品也是经过了几道环节,没有真正的提高效率。

从商家的角度来讲,淘宝天猫可能一个品牌会有n个代理在上面开店竞争,大家都要经过竞价系统来竞争排名。但是京东不存在这个问题,京东从厂家拿货、销售、提佣。这个过程不会形成恶性竞争,厂家的周转率实际上会通过京东提高很多。未来,京东可能做成C2F的模式,也就是有了订单再生产,这样会进一步提高厂家周转,但是淘宝天猫做不到。

三、经济环境

淘宝实际上是在国内环境比较混乱的时候崛起的,山寨产品、低劣产品通过淘宝销售出去了,而且还不用缴税。随着现在越来越正规,京东的优势反而体现出来了,产品质量,合理缴税。

加上国内消费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但是随着经济增长,这个趋势肯定会向着中高级的正牌消费发展。中产会越来越多,对于更加放心的京东,依赖度也会越来越高。

其实不要看刘强东说话没有马云那么溜,但是你会发现刘强东实际上跟聪明,也非常务实,不会说话并不代表能力没有马云强。

最后,我用一句鸡汤结束:莫欺少年穷。谁也不知道明天的京东有多大的爆发力。


小渔的创业信条


我在两个平台都有店铺,几乎更是跟随他们从小做到大的,所以体会很深。

这两大巨头的特征都很明显,但走的路子却不一样;当然,换句话说,京东的刘强东更聪明,在与淘宝同期发展时,走的更差异化求生存。但一句老话:性格,决定一切。

首先从领头羊来看,马云更像刘备,统帅型,求人才、跑融资、整资源等等是个拉的下脸的综合型人才;而刘强东,却像吕布,霸道、嚣张、个人能力非常突出,像个敢冲敢杀、不服软也不会讨人喜的将军。各有优势,也因为不同的个人特色,所持有的发展路线不一样,自然宽度、深度不一样。

其次从生态链来看,马云得益于性格、早期的留洋经历,所以视野很大、格局很高,自然布的局很大,已将淘宝生态环环相扣为闭环,很难动其筋骨。而京东,却像个下象棋的中手,眼光始终停留在整个棋盘的输赢,而马云赢的是对手这个人心,不是棋。

所以,从上述概括,大家就清晰了。


花和尚


京东和阿里目前作为国内互联网的顶尖级公司,在购物方面都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我们先分析下阿里和京东目前的主要业务: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目前的业务板块有:电子商务服务、蚂蚁金融服务、菜鸟物流服务、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广告服务、跨境贸易服务等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


阿里巴巴已经形成了一个通过自有电商平台沉积,拥有UC、高德地图、企业微博等端口导流,围绕电商核心业务及支撑电商体系的金融业务,建立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务、健康医疗等,囊括游戏、视频、音乐等泛娱乐业务和智能终端业务的完整商业生态圈。这一商业生态圈的核心是数据及流量共享,基础是营销服务及云服务,有效数据的整合抓手是支付宝。


京东最初是以3C数码家电起家,逐步覆盖全品类,现在是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京东模式目前和天猫类似,均有自营和第三方。但是京东有自营物流,所以在配送上比天猫有优势。


目前,京东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凭借这六张大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的引入应用,京东物流将打造一个从产品销量分析预测,到入库出库、再到运输配送各个环节无所不包,综合效率最优、算法最科学的智慧供应链服务系统。

同时京东背靠腾讯这座大山,流量上也有优势,尤其是社交电商的兴起。


二者现状的优劣势比较:


1、阿里


阿里的平台十分巨大,这是目前京东无法比拟的,阿里旗下有的电商:淘宝、天猫、1688国内站、alibaba.com国际站、Aliexpress 全球速卖通、聚划算、阿里妈妈;阿里云计算、菜鸟物流、蚂蚁金服 (估值4100亿元人民币,旗下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等大量金融产品)。


从2014年至今,阿里累计735亿元投资入股线下商超零售企业,包括:高鑫零售(欧尚、大润发的东家)、苏宁、银泰、三江购物、盒马鲜生 、联华超市等等,阿里俨然成了中国最大的线下零售商。


阿里的电商GMV总量超过30000亿,平台收入今年将近2100亿元(主要是广告和交易佣金抽成),利润不小于800亿元。京东营业额为3375亿元,利润60亿元,比阿里少了不少。阿里目前总市值4533亿美金,京东总市值611亿美金,不在一个级别。


阿里的投资图谱广泛,涉及各行各业,几乎生活相关的行业都投了个遍,建立了自己的生态圈。


阿里云计算不容小觑,这些年收益猛涨,已经超过60亿营收,在中国云计算里边排第一,在国际上也能进前三。


劣势:阿里有个致命的问题是太多的假货和水货充斥在淘宝和天猫,沦为廉洁商品的代名词。这种情况如果在美国被罚款都会罚死,肯定是做不起来的。


阿里缺少自己的物流体系,整合的是其他物流公司。这个在配送速度和效率一定程度的落后于京东。


阿里系缺少天然流量,现在淘宝和天猫红利消失殆尽,流量越来越贵,平台的商家存量博弈,后续堪忧。


2、京东


京东以自营为主,物流和配送是它胜过阿里的地方;京东货品的品质比淘宝要好得多;京东金融这两年发展得不错,目前估值500亿---600亿元之间。


京东是典型的:电商+金融+物流的发展模式。背靠腾讯这棵大树,腾讯是京东的大股东之一,微信给了京东巨大的流量入口。


劣势:业务形式单一,也缺乏天然的流量;跨界整合能力比不过阿里。


未来这两家,你更看好谁?从上面内容看,京东目前确实拿不出胜过阿里的强有说服力的数据,但是未来的事情很难说。但是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都是中国人自己的企业,他们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形象,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越来越大,造福大家!作为消费者,我们一切静观其变。

电商品鉴


京东和阿里巴巴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已经成了我们生活方式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如果要选择的话,我更看好京东。

首先,两者都是平台,但物流方面,京东,通过这么多年不断地砸钱覆盖,已经在很多城市建立自己的中转仓,通过智能运营,让大多数城市能够当日或次日收到京东产品。阿里巴巴通过驿站也想弯道超车,但两者优劣还是很明显的。

第二,京东3C起家,作为平台,它有耐以起家的自营产品,服务和售后,京东自营,成了京东的一种品牌符号。

第三,疫情让大家知道,未来社会,网格化,社区化,实体化,品质化,品牌化,都将给平台类带来改变,虽然现在京东还比阿里巴巴市值差的太多。但是拼多多已经用淘宝起家的低价逆袭。而京东在其领域的正品保证是需要时间和品牌去建立的。

第四,各平台的抽成和广告费用太高,未来,各大商家作为渠道,比的是下沉和分布的通道。

第五,个人习惯和使用喜好上,京东模式是我非常认可的。

总之,都是很牛很强大的企业,各有受众群,各有喜好,标准不一,都离不开!




旅渝鄂人


阿里巴巴擅长战略,比如当年推出的余额宝把强悍的银行吓尿了,支付宝用户暴涨,国内很多平台开始争相模仿,但阿里很多用户体验做得不对够好。比如京东在3C售后服务做得相当到位,给人基本无后顾之忧,在物流方面京东有赶超顺丰的趋势。

本人曾经在京东买一台站立式风扇,第二年夏天拿出来用发现底座有点裂开,赶紧打开京东后台发现保修期只剩余10多天,提交售后要求换底座没多久有人上门取件,最后竟然给我换一台新风扇,客服MM反馈说是质量问题。后来回想整个过程,如果是在淘宝买我怎么证明质量问题。

回到正题,个人感觉阿里整个生态比较完善,细节也在不断完善。京东的看家本领会继续发挥优势。

作为买家,紧急需要直接上京东,非紧急价格差不多上京东,非紧急价格差很多上天猫旗舰店。

个人感受不对请指正。


自娱自乐空间


要说现在的京东和阿里巴巴模式更看好哪个,要分层面来看。购物层面个人更喜欢京东。但既然是讨论两家公司,就不能单纯从某个业务层面去对比。现在两家公司都是很大型的集团公司,都有很多业务,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大多数层面,京东都是跟随者。购物层面京东对标天猫是差距最小的业务,京东金融对标支付宝的差距则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京东白条了,更别说阿里影业,盒马,等等。当然,也有例外,京东物流现在做的更好,这也是京东多年来的战略,现在很成功。但,差距就是差距,阿里形成的壁垒在国内已经形成,我更看好未来阿里的发展,当然也有另一方面原因,阿里工资和年终奖普遍更高,哈哈哈。这就是我认为的京东和阿里巴巴模式哪个更好的原因喽





油图波直译君


从短期的角度来看我更看好阿里巴巴,显然阿里巴巴通过协同赚轻松钱,自然是容易创造利润,公司容易壮大。

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更长远的显然是京东。春节疫情之后快递的比拼阿里就落了下风,京东获得了大量的好评。

两者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开店有库存,一个是房东只赚租房服务广告钱,显然是京东这个开店的压力大,京东能走到现在说明还是非常厉害👍。

京东的对标就是亚马逊,强大如亚马逊也不得不退出中国,京东的扩张之路显然更慢,但是他的大本营非常坚固,就是资产太重才需要时间积累,一步一步成长。

相反阿里巴巴轻资产会让他扩张的很快,但是护城河并不坚固,容易遭受别人的攻击,轻装上阵吗敌人往往喜欢和这样的人对战,所以阿里的挑战者会源源不断,拼多多最终就是要混成他的样子。

综上所述我还是看好京东,只要京东不出大错,稳扎稳打,一定能坚持到阿里淘宝被打败就可以不战而胜。


中央特约评论员枫子


毫无疑问,还问题问的是电商,而不是问整个公司的战略性发展。如果单从电商来看,本人更看好阿里巴巴,因为阿里重在“赋能”,京东重在“自营”。赋能更能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自营主要是自己更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