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恐龙没灭绝,有人说最聪明的是伤齿龙,可能进化为恐人吗?

种花家的传人小军兔


恐龙人假说是由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戴尔·罗素(Dale.A.Russell)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理论,罗素认为如果没有发生66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恐龙中最聪明的一支(包括了伤齿龙和驰龙)会继续演化成为类似于现代人人形高智商生物。

恐龙人假说在提出之后便风靡一时,出现在各个媒体网站之上,引起的人们追捧。在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之后,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恐龙人是不可能出现的。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简单分析:身体结构、脑容量及智商。

身体骨骼结构

从身体结构上看,尽管人类与伤齿龙(以伤齿龙作为代表进行讨论)都是双脚直立行走的,但是我们的骨骼结构和运动机制是完全不同的。人类摆脱了尾巴的束缚,整个脊椎及身体完全垂直于地面站立和行走,虽然伤齿龙也是双脚站立和行走,但是其脊椎是与地面平行的,所以才需要身后一条长长的尾巴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图注:伤齿龙的骨架,身后有一条长尾巴,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伤齿龙想要获得人类一样垂直于地面的骨骼结构(主要是指脊椎),它们首先要爬上高大的树木,用攀援的姿态改变骨骼结构,让脊椎与运动方向呈直角,让尾巴消失,然后再重新回到地面上重新站立起来。实际上伤齿龙所在的伤齿龙科以及近亲驰龙科都是具备爬树能力的,其中一些成员曾经就生活在树上,但是树上的生活并没有让它们出现类似于灵长类的骨骼姿态,因此仅从身体结构和骨骼结构上,伤齿龙就无法满足成为人的前提,那就是真正的直立行走。

图注:会爬树的小盗龙,依然保持了恐龙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图片来自网络

脑容量及智力。

伤齿龙被认为是恐龙家族中最聪明的成员,但是这个最聪明也是要限定在恐龙家族之中的,实际上它的智力只相当于今天鸟类的智力水平,类似于比较聪明的乌鸦、喜鹊等。与人类的智力相比,伤齿龙的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毕竟鸟类的大脑结构与我们哺乳动物的大脑结构明显不同,而人类的大脑结构在哺乳动物中又是非常特别的。

图注: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的巨大进步,图片来自网络


从600万年前与黑猩猩分家之后,来到地面上的人类祖先便通过直立行走,改变身体结构,解放双手来使用和制造工具。工具的使用以及对自然的认知又反过来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当然用火的吃熟食也有积极的作用。这种认知与实践相互作用在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反复重复,最终促成了现代人的形成。像恐龙这样的生物连最基本的人类演化之初的身体和骨骼结构都不具备,之后大脑的发育更是无从谈起。

由此来看,恐龙即便没有在6600万年前灭绝,也不可能演化出人形的高智商生物,因为其身体结构、生理结构已经限制了它们的演化天花板。

其实关于恐龙人的假说是有现实证据可以反驳的,那就是鸟类。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代,与伤齿龙有着共同的恐龙祖先,躲过大灭绝的鸟类至今也没有演化出个鸟人,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图注:恐龙人假说的提出者戴尔·罗素,图片来自网络


恐龙人假说只是戴尔·罗素的脑洞大开,博君一笑,不必当真。



古生物探索


伤齿龙出现在距今大约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号称恐龙界中最聪明的恐龙。为何伤齿龙会获此殊荣呢?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脑容量,伤齿龙的脑容量与体型的比例,远远超出了同等条件下的其他恐龙。通过对其颅内结构的三维重建,古生物学家推测出它们的智力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

伤齿龙是杂食动物,体型较小,成年个体的身高和体长一般为1米和2米,体重为50-60公斤。它们肌肉发达,行动迅速,其肉类食物主要来源于小型动物。需要指出的是,那时地球上的哺乳动物都是小型动物,像霸王龙一类的大型食肉恐龙一般都看不上它们。所以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伤齿龙的存在,使得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整整滞后了几百万年之久!

从化石资料可以看出,伤齿龙拥有较长的前肢,这与其他的食肉恐龙完全不同(大家可自行脑补一下霸王龙的形象,重点是那短得可怜的前肢)。更让人吃惊的是,它的前肢已进化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拇指,使其可以做出“抓握”的运作。

杂食、高智商、直立行动以及解放出来的“双手”,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正因为这些原因,有人认为如果没有那颗使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的话,伤齿龙极有可能进化成具有智慧的物种,即传说中的“恐人”,并进一步形成“恐人文明”。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的吗?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来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要感谢那颗传说中的陨石,如果没有它,恐龙就不会灭绝,地球上也就没有了哺乳动物的发展空间,人类文明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树上,需要不停的上蹿下跳,人类的祖先演化出了非常灵活的手指和脚趾,同时大脑也在这个过程中具备较发达的空间感知能力。

然后是在1000多万年前,地球的地壳运动使人类祖先的栖息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他们从树上逼了下来,为了适应开阔的草原,他们又慢慢学会了直立行走。

草原上的食物很难获取,同时又危机四伏,人类的祖先不得不高度团结才能够生存下来。于是他们变得更加具有社会性,在复杂的环境中慢慢演化出了能够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

语言的发明大大的提高整个物种的智慧水平,他们可以彼此交流生存的经验和教训,比如说有人发现了火烧过的肉更好吃,又比如说有人无意中制造了一种很有用的工具,这些有用的信息可以在族群中得到很快的普及。

……

通过以上简单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产生,是由一系列小概率事件堆积而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客观上讲,必须要很多合适的外部因素,才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因此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出现,有很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

综上所述,伤齿龙可能确实拥有进化成智慧生命的潜力,但是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外部因素,它们要产生文明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就算恐龙没有灭绝,它们也不大可能进化成恐人,最大的可能就是进化成类似于目前地球上的鬣狗一类的狡猾动物(鬣狗的智商是很高的)。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魅力科学君


某个物种能进化成人是偶然的物竞天择,生存的地理环境,生长时间很重要。拿猿人来说,他们生存在一个炎热、多坚果,有裸露石块的稀树草原,并且常常有闪电引起的大火。生存环境使这群猴不怕火,喜吃熟食,慢慢学会用火,食物变得更有营养,晚上睡得更温暖,猴变得更聪明。这群猴常常采食坚果,勤用手拿石块砸开坚果,慢慢学会用手劳动,学会用手拿树枝棍棒作武器,使大脑得到更好的锻炼。在稀树草原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猴进化直立行走才能进化成人。人的标志就是聪明,能学会各种技能,能学会劳动和各种语言,会制造工具和劳动,会用火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说到恐龙,至今仍然有太多的不解之谜,物种能进化成人有太多的偶然性和奇迹。伤齿龙若没有灵巧的手砸坚果,舞棍棒,再聪明也枉然。还有重要的,要不怕火,喜欢吃熟食,学会用火,否则永远进化不了成人。

猴子进化成人有太多的因素和奇迹了,恐龙是卵生动物,伤齿龙是否像鸡一样生活?如果伤齿龙像鸡,就进化不了成人,有点小聪明是白搭。


丰都判官33号


可能就是个实验,每个物种都进化成智力物种


无人海边去看雪


鸡有可能进化成人吗?


狗屁不懂瞎哔哔


如果没有灭绝我觉的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


小鹏说海事


人类有可能是地球生物的终结者,最近听说要弄第二个月亮。


风清云淡65936219


你们这些傻diao,把恐龙的头套在人体上就叫进化物种,说明你们的脑洞还不够大,为什么一定会进化成这样?谁告诉你们了!最反感你们这种明明不懂,还在这里冒充专家!


易象山人


有,日本的河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