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在中國眾多與方位有關的地理板塊名稱中,人們幾乎總能很輕鬆地找到這些方位相對應的地理座標。比如山東山西以太行山確定(儘管今日山東已經細分為山東與河北)、湖南湖北由洞庭湖確定、江南江北由長江確定。


山東山西、湖南湖北、江北江南、甚至江西江東,都比較好分

那廣東廣西是咋回事?▼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但唯有一對大省廣東廣西,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廣”字意味著什麼。


大美廣西歡迎您

(圖片@貓斯圖)▼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它是一個已經在行政上消失的地理名稱,卻在今日有著自己的繼承者。它在歷史上對兩廣文化成型起到過關鍵性的作用,並且仍將延續充滿傳奇的嶺南風韻。


廣佈恩信之廣


嶺南在名義上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管轄,源自秦朝南征。南征大軍分五路南下,平定當地越人部落,在當地建立了與中央直接聯繫的行政體系,漢文化也因此引入了嶺南。


秦朝南下將兩廣地區納入郡縣制的政治秩序中

廣州(番禺)也永久性的成為了嶺南的區域中心城市

(秦的南海、桂林、象郡與今天的兩廣並不完全一致)▼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然而文化的傳播是雙向的,趙氏在進入嶺南之後,同樣吸收了越人的文化,成為了一支半本土化的政治力量。在此後秦末漢初的慘烈鬥爭中,這支勢力因中央權威的下降,終於又脫離了中央的管轄,成為了廣東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古國“南越國”。


不可不去的廣州越秀區南越王博物館

(圖片來自:錦波 / 圖蟲創意)▼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中央王朝對嶺南真正意義上的控制,其實還是始自漢武帝平定南越之時。在元鼎六年(前111年)攻破南越國之後,漢武帝將其故地分為七郡,並在其上設置交趾刺史,佈設中央直轄的流官,拉開了兩廣與中原大規模接觸的序幕。


為了讓這場歷史變革更加長治久安,漢武帝下令將地區長官的駐地從越人密集的珠江下游(番禺)轉移到了更北方的“廣信”,取“廣佈恩信”之意,加強控制,安撫民心。


番禺(廣州)其實仍是嶺南的經濟中心

不過從交通上看,廣信(梧州)更有利於帝國統治

而此時七郡的範圍已經擴展到越南中部▼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歷史上的廣信在何處至今仍然有爭議,主流的說法是在今天廣西梧州市萬秀區,也有人認為是在廣東肇慶市封開縣。但無論如何,這座在漢文化南下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古城,確實成為了後來行政區劃變革中,區分廣東廣西的“廣”。


梧州蓮花山航拍

桂江經過這裡,向南匯入西江,向東入廣東

成就了梧州水路樞紐的地位

(圖片來自:何華文 / 圖蟲創意)▼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然而儘管從明朝開始,廣東廣西成為了兩個國家欽定的省級單位,這個概念卻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造的,因為兩地之間的文化差異,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大。尤其是從廣府開始到桂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有著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


而廣東東部

反而很大程度上是客家和潮汕文化的天地▼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地理因素在這裡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作為古代最快捷、裝載量最大的交通運輸載體,河流也往往是文化傳播的最佳載體。一條大河的上下游之間,往往有著緊密的文化聯繫,也讓上下游居民擁有了共同的歸屬感。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西江,就在兩廣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西江向上的潯江,梧州段

(圖像來自:google map)▼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廣西最重要的幾條大型水系——從流經今日省會的邕江-鬱江、貫穿桂北的融江-柳江-黔江,到曾經是通往中原必經之路的灕江-桂江,最終全都在梧州成為西江的一部分,繼續滔滔向東湧向珠三角。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漢武帝時期為什麼選擇的梧州-肇慶這個區域,有資格成為嶺南政治的中心。


廣西河流繁多,水路樞紐也眾多

但無論怎麼走,最後都繞不過梧州▼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身在廣西的梧州,不僅在歷史上是粵語的發祥地,而且一直到今天,都仍然留在了粵語文化的邊陲。他們在口音上已經和珠三角的廣府人有了巨大的差異,但河流強大的文化連接作用,仍然穿越了千百年的歷史,在今天留下了明顯的痕跡。


梧州-龍城路,遠處便是潯江和西江三橋

(圖片來自:威攝 / 圖蟲創意)▼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廣取博收之廣


儘管兩廣圍繞廣信和西江這兩個地理概念,有著諸多共同點,但在行政上對兩省(區)進行的切分也並非毫無意義。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利用方式的不同,還是在兩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海水與河水的不同

(港珠澳大橋,圖片來自:shutterstock@tmlau)▼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廣東的核心板塊無疑是珠三角,這是由東、北、西三江衝擊而成的一塊馬蹄形的三角洲平原。在多山的嶺南,這塊龐大的平原地區是非常寶貴的土地資源,而三江千萬年來攜帶的泥沙也為這片土地帶來了豐富的營養,讓珠三角成為了廣東在農業時代天然的核心。古代越人和南越王國都選擇了番禺(即今廣州)作為首都,正顯示了珠三角的天然核心地位。


如今珠江三角洲已經高度城市化

並逐步成長為一個世界級的都市區

(圖片來自wikipedia@NASA)▼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當然這些條件還只能支撐一個農業地區中心,珠三角成為今天的珠三角,還有另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輔助,比如濱海。


對於廣東人來說海洋並不陌生

這與中國強調陸權的整體思維並不完全契合

作為海洋先鋒頗為合理

(圖片@貓斯圖 南海一號沉船博物館)▼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珠三角共有8個出海口門,面向廣闊的南海,在古代的航運條件下是中國參與歐亞大陸全球貿易最近便的天然港口群。自宋代陸上絲綢之路阻塞之後,廣東就開始因海運需求飆升成為了中國南方最重要的外向型海洋地區。


珠三角的8個出海口門▼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海洋貿易,配合龐大的經濟腹地、遠離政治中心的地方便利性,讓以珠三角為基地的廣府文化成為了富裕、多元、充滿冒險精神的象徵。


當進入現代 木製的福船變成了鋼鐵巨輪

海洋仍然對珠三角露出了微笑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vigator Fortuner)▼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廣西與廣東不同。


這裡有著高度密集的水網,而且和廣東在珠三角之外多是獨流入海的大河不同,廣西這些水網之間還有著高度的互通性。從西江匯流處向上溯流,可以沿水路抵達全境的幾乎所有重要城市,然而同樣密集的山地,還是讓廣西的土地利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梧州-桂林之間的一段灕江,相公山附近

(圖片來自:王家駿 / 圖蟲創意)▼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而同樣的濱海,廣西的欽北防能憑藉水路連接的腹地也遠遠不及珠三角,港口條件也較差,更別提這三座港口城市歷史上長期是歸屬廣東管轄的。


只是有失必有得。難以進行大規模農業開發的山地,為廣西保留了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也為廣西提供了礦產、林業資源、山地作物和奇絕的自然風光。而即使是在廣西這樣多山的地區,水資源的利用也仍然是文化形成的核心議題。


梯田就是土地和水資源利用的極端案例

而這在西南多山地區並不少見

(圖片@圖蟲·創意)▼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比如廣西人最自豪的米粉,有桂林米粉、老友粉、螺螄粉等等層出不窮的做法,但萬變不離的是作為原料的稻米。而這是一種需要大量水和平地(帶堰梯田)才能豐產的作物。


一碗米粉解百愁啊 來30塊錢的!

(圖片@貓斯圖)▼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另外還有嶺南茶葉(六堡茶)、山珍(八渡筍)、藥材(羅漢果)、塊莖作物(荔浦芋頭)等等地方特產,都是山民們在大山與水利灌溉之間找到平衡後的產物。


對水的利用方式不同,才讓兩廣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胸懷廣大之廣


正如前文所介紹的,兩廣文化的塑性正是圍繞水資源利用而展開的,因此如果想要用一場信息密度夠高的旅行遍覽兩廣文化歷史,那麼這條以西江串起的漫長路線就是最好的選擇。


從這條大河下游的廣府漫遊到其上游的桂東、桂北,能讓人對嶺南文化產生具象的認知,也感嘆於水對地方文化無法取代的作用。


今年我就收到《寰行中國》的邀請,親身行走在西江畔的嶺南山水間,見證了兩廣文化的同與異。


車隊整裝 從珠江的絕對核心廣州出發▼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老讀者可能記得,去年我也參與了《寰行中國》的活動。這是一個由別克打造的文化體驗平臺,每年都會選取一個與中國文化相關的主題,探索傳承中國文化的精髓,並且與國家地理一起打造展現中國文化形象的大型紀錄片《寰行中國》。


去年的主題是“國家寶藏”,車隊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追尋中華先人為我們留下的文物寶藏,剖析其承載的文化記憶與精神內涵。在我參加的那程,重頭戲便是漢朝的邊疆權威象徵“海昏侯墓”和“馬王堆遺址”。


海昏侯的車駕複製品 大漢皇室氣派▼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湖南省博的鎮館之寶 紋飾精美的馬王堆棺槨▼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而今年《寰行中國》的主題則是“水生萬象”,探索水對中國的社會變遷、文化與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何等深遠的影響。活動第一程就從珠三角歷史上的絕對核心廣州出發,解鎖水為嶺南人留下的文化密碼。


這是一條將西江與南海貫穿在一起的道路

很好地展示了兩廣文化與兩種水的結合▼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在陽江海陵島,我們參觀了大名鼎鼎的“南海一號”沉船遺址。作為歷經八百年海底風雲留存至今的大型沉船,它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為陽江留下的一處珍貴遺產。


南海一號沉船博物館外觀

這是廣東省在廣州市外投資最大的一處文化建築▼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僅是通過這一艘沉船上裝載的貨物,和它沉船的位置,便能勾勒出一幅廣東作為中國長期以來重要的海洋貿易窗口的畫卷。


沉船上的外銷瓷器 歷久彌新


沉船上的外銷瓷器 歷久彌新▼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時至今日,廣東人仍然在憑藉海洋書寫自己的傳奇。這不僅包括了珠三角核心區廣州、深圳、香港作為南方大港的獨特價值,也包括了粵東潮汕人與潮水共生、粵西雷州人與海洋搏鬥的恢弘傳奇。


繼續向西北,則是作為西江流域樞紐站的梧州。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1897年,梧州開埠,洋行紛至沓來,將這裡建設成了最具現代化氣息的廣西城市。英國人選擇這裡當然是頗具戰略眼光的,他們必須掌握這處扼守西江上下的港口,才能將經營多年的珠三角影響力繼續向內陸輻射。這成就了梧州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也為梧州留下了騎樓城這個見證者。


中國騎樓城 無疑是梧州市中心最重要的建築群▼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如果再向前追溯,其實早在唐宋時期,梧州山區裡的嶺南茶葉就已經沿著西江走遍世界了。當最早一批外貿用六堡茶沿著東安江匯入賀江,再進入珠江干流時,它們一定想不到這條通道會成為與西南“茶馬古道”齊名的“茶船古道”。


車隊行駛在美麗的六堡山區裡▼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而在梧州上游的桂林陽朔,我們看到的則是名不虛傳的山水。因碳酸腐蝕岩層而無法提供農業營養的山體,在審美的層面卻是不可多得的美景。當我們乘坐竹筏在號稱“小灕江”的遇龍河中漂流時,便真正知道了水的妙處為何無可言表。


桂林山水甲天下 陽朔山水甲桂林▼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只是對於當地人來說,生活不能總在詩與畫卷中繼續。當第一批壯民與瑤民來到龍勝縣的時候,平地缺乏的現實讓他們只能向山要地,以人力儲水,龍脊梯田也就應運而生了。這是中國先民對土地和水最極端的利用形式,用最低的技術水平,完成了最令人歎為觀止的工程奇蹟。


層層梯田 背後是當地先民不遺餘力的開墾▼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水,始終居於一切的中心。


短短5天4夜的行程終究是短暫的,但它是一次激動人心的嘗試。它讓我們得以駕駛著別克昂科旗,馳騁於兩廣瞬息萬變的山水之間,重溫這裡依水而興、因水而足的歷史。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別克《寰行中國》還將繼續向北,行經連接黔桂的打狗河、貫穿貴州的烏江、滋養了湖南少數民族的沅江、雲夢澤遺蹟洞庭湖、為南水北調做出突出貢獻的丹江等等,觀察水與沿線城市的風土人情有著怎樣的聯繫。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與善利萬物、孕育繁華的水同行,《寰行中國》仍在見證條條地理上的江河與華夏文明的淵流匯聚,流向更遠的彼方……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END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廣東廣西的“廣”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