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南征北战多是自己“亲征”,为什么不派属下大将统兵呢?

风一样的小菇凉


一般而言御驾亲征的帝王极少,刘邦就曾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他们一般善于统将而非统兵。

曹操虽未称帝,却已是实际上的掌权者,按理说手下猛将不在少数,为何他还总是亲自带兵征战呢?

首先曹操本人精通兵法,具有领兵之才。他早年就爱好武艺,还注释过《孙子兵法》。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最后大破黄巾军,后来曹操还作为奋武将军讨伐董卓。在青州,黄巾军发展得势如破竹,曹操埋伏击败黄巾军。当年冬天曹操俘虏了数十万士兵,组建了青州军,并帮袁绍击败过刘备等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也表现不俗。

曹操的军事才能在上面的一系列操作中可见一斑。曹操在军中历练多年,实战经验丰富,不仅在战术方面有一套,在统领士兵方面也极擅长。并非一般帝王能比的,其统兵实力堪比老将。否则在赤壁之战中,蜀吴也不会如此严阵以待。

曹操亲自带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控制军权。乱世之中谁有军事实力,谁就有可能问鼎,曹操一旦让别人带兵就有可能大权旁落。自古以来帝王忌惮大将就是担心此事,否则后来宋朝也不会千方百计地将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帝王所提防的就是私人军队的形成。曹操也极注重这点。有一次正值麦收季节,由于外面战争不断,百姓不敢回家收麦子。曹操为拉拢人心,下令士兵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斩首。手下士兵果然小心翼翼,没有敢违反军令的。由此可见,士兵对曹操本人还是十分敬畏的。

曹操亲自带兵打仗当然不是因为兴趣所在,而是因为有利可图。首先,他当时身居高位,要是没有政绩难以服众。在乱世背景下,最大的政绩就是来自于军事方面,因此曹操对四处征战极为上心。另外曹操野心勃勃,从其诗作中就可以看出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不是个做宰相就能满足的,他所希望的是一统天下,这些都是通过作战才能完成的。

曹操手下当然有可以统兵的人,比如说张辽,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多年。曾经在合肥之战中率八百人杀到孙权旗下,几乎活捉孙权。威震东吴,当时东吴吓唬小孩时就用张辽之名。还有许褚,他曾在马超手下救出曹操,他勇力绝人。甚至能单手拖牛走百余步,可见其勇猛,后来被封作“虎侯”。除此之外还有徐晃、夏侯惇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将。曹操手下并非没有将才,但曹操此人生平自负又多疑,他虽然会重用手下人,可他心中最可重用又信得过的人只有他自己而已。

曹操此人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只是由于当时尊刘贬曹的倾向严重,所以曹操多以负面形象出现。客观来看,曹操一生征战无数,胜多于败。在统兵方面还是极有才能的,不能因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就完全否认他的军事才能。


邓海春


主要因素是曹操绝对信任的曹氏和夏侯氏中,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外姓将领曹操则担心独当一面建立太大功勋后,会挑战自己的地位。

曹操的亲族曹氏和夏侯氏中,有一些不错的人才,也得到曹操重用,像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但这些人中,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无法代替曹操作为主帅去出征或者完全独立负责经略一个战略方向。

曹操生前,一直没有篡汉自立。曹操和手下的将领,大家名义上同属大汉天子的臣子。如果外姓大将独领方面立下了大功,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小集团,甚至可能对曹操的地位形成挑战。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内部也有不小隐患。曹操集团内部,有大量更倾向于大汉朝或者在大汉朝和曹家之间持中立态度的人,最著名的自然是曹操集团首席文臣荀彧。

这种形势下,曹操集团虽然有不少能力上有潜力独领方面的人物,但都没有得到过机会。重要的军事行动,只能由曹操本人亲自出征。

曹操最终未能一统天下,不敢放权给大将独领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仁勇校尉


曹操“摆地摊”起家的,又是诸曹夏侯为基础的“家族企业” ,而且借着刘协都东汉百年老店金字招牌合伙经营,曹操名为经理人实为企业控制人,对别人都不信任,这就造成曹操总是事必躬亲。李世民就很不满,认为曹操一将之才有余 万乘之才不足,不少没用道理。这也导致曹操远征途中总算急着赶回来处理“后院火起”,三十年也不能完成刘邦三五年之功。

曹操放手过几次,例如放手张辽才有威震逍遥津,放手张颌才有夏侯渊阵亡后问鼎汉中,放手徐晃则长驱直入击败关羽。当然曹操也有放手于禁结果水淹七军。总体说来曹操放手“五子良将”还是战果累累。可惜曹操总是贪婪发号施令,而不是选贤任能。

即使是对自己的儿子,曹操似乎也不信任。赤壁之战后本该培养曹丕,这样关中之战就可以让曹丕指挥大军继续追击马超,汉中之战后就可以让司马懿协助曹丕乘胜夺取西川。可惜😔曹操不放心任何人,也就只能微司马懿做嫁衣裳。


一梭烟雨江湖行


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也是出色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一生多次亲自统兵南征北战,原因多方面,有战略需要,也有无奈之举。

1、曹操起兵之初到赤壁之战前,势力范围并不大,兵力也不多,一场战役或战争如果失败,曹操就有可能被彻底消灭永无翻身之日。所以为谨慎期间,无论是征战陶谦、吕布、张绣,还是攻打冀州、乌桓、荆州,曹操都是亲自统兵。

2、当时是乱世,只要有实力谁都可以称王称霸,曹操疑心又重,他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所以不会轻易让军权旁落。

3、亲临一线能够充分了解地形地貌以及天气等决定战争胜负的其他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4、与将士们同进退,共生死,能鼓舞士气、震慑敌军。

5、随着地盘的扩张,曹操收编招降了很多部队,亲征有利于掌控这些非嫡系军队,还能积累人气、树立威望。

6、曹操的嫡系将领其实是分为两派,一派是曹仁夏侯惇为代表的宗亲,一派是以张辽等五子良将为代表的非宗亲,令一派为主将,另一派未必心服,不利于打胜仗。

7、曹操手下的大将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从曹仁于禁守樊城被关羽大败、曹洪徐晃守潼关被马超击溃就能看出来,守城也是勉为其难,别说出征了。

当然,随着北方政局稳定,曹操也年事已高,赤壁之战后很多大将也都独当一面,但仍然是以防御战为主。





酒味悠悠过


早在黄巾之乱时,184年,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参与征讨颍川贼有功,从这时开始,直到公元220年去世,三十年来,曹操一生戎马倥偬,几乎每次大战都是亲征。在关东联军讨董时,曹操在率军追击董卓时,被徐荣击败,差点丧命,幸得曹洪救回,直到赤壁之战,晚年的汉中之战,都没有因年龄而轻易放弃临阵的机会,连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于禁全军覆没,派出徐晃并增兵后,还打算再一次亲征,军至摩陂因关羽已死才回师。


初期曹操的亲征是迫不得已,自从不爽董卓乱政逃回家乡,在乡人亲人的帮助下,自己也散尽家财聚集义兵,与关东诸侯联军讨董,董卓虽败退迁都长安,关东联军各怀鬼胎,停滞不前,这时的曹操还是热血之辈,麾下除了曹家族人就是夏侯兄弟,人马单薄,自己带队追杀董卓,被徐荣阻击,功败垂成差点身死。这时属于创业阶段,老大不冲锋在前面,提振不了人心士气,初创局面难以打开。直到亲征徐州,吕布偷袭兖州时,还是小家小业,情况没有明显改观。(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操也尝试过让亲信带兵,自己偷懒,用最信得过的夏侯惇为前锋攻打徐州吕布,不但兵败,还把自己搞成独眼将军,直到取汉中后任命夏侯渊徐晃张合等镇守,兵精将勇,还是挡不住刘备的攻势,失师亡将,可见手下能独挡一面,率大军征战人才不多,正如诸葛亮说的“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能力不足以制敌,大战役除了曹操,没有人能胜任统帅,这些历史经验教训逼使曹操亲征。(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另一个重要原因,曹操的出身在重世家豪族的东汉,属于世家名士目中的异类,论家世品德,曹操并不能让人心服,他所据地盘和迎天子入许昌,都是依据武力人谋而成事,献帝到许昌后,在朝中还与杨彪董承等人内斗不休,之前还杀了名士边让等人,以杀立威,人心远未归服,就在关羽北攻荆襄这一年,邺城还发生魏讽谋反大案,可见在这时候曹操治下也不是风平浪静。如果不亲自统帅大军,一旦军权轻易交给旁人,后果可难预料,有军队就有曹操基业,军队一失,祸患立至,正如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


南方鹏


回顾曹操与他手下之间博弈关系,我们会发现:这是无奈之举。

创业期,没有资本委托于人

191年,在袁绍的影响下,曹操担任东郡太守,开始了创业之路。

192年,在陈宫的积极工作下,兖州世族迎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得到进一步发展。


起步阶段,曹操的地盘是在袁绍等人的影响下获取的,真正属于曹操的东西,就只有军队!

只有军队是自己的,当面临实力强大的陶谦、袁术、黄巾贼时,曹操如果连打仗都不亲自指挥的话,袁绍、兖州世族凭什么支持他呢?

曹操,当然要亲力亲为了!

刻骨铭心的创伤,让曹操学乖了

曹操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击退了袁术、陶谦等人的进犯,稳住形势后,开始征讨陶谦。

可是,就在他征讨陶谦眼看就要取胜时,后院起火!


全力支持他入兖州的陈宫、早年最好的兄弟张邈,趁曹操远征,迎吕布入主,背叛了曹操!

这次叛变,险些让曹操提前扑街!

毫无疑问,这也给曹操上了一课:人心险恶,不可不慎!

可是,不久后,曹操又再次被现实上了一课:他大力拉拢的刘备,在率军阻击袁术后,占据徐州,再次“反叛”!

这次叛变,发生在与袁绍决战的前期,险些给曹操造成了两面受敌的恶劣形势!


这两次险些酿成大祸的叛乱,让曹操对人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让他“学聪明”了。乱世中,人心险恶,不可以再把大权托付于人!

权臣的尴尬

“挟天子以令诸侯”,给曹操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一切便利,都是有代价的。

作为权臣,既要面临外部敌人的进攻,又面临着朝堂之上天子的竞争,其处境是尴尬的。


权臣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灭蜀,结果,钟会灭蜀后,又想自立;

权臣刘裕,亲自北伐,攻取长安,形势大好,刘穆之去世,他只得急急忙忙回到都城,安定形势;

曹操,敢不敢委托大将以重兵呢?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会不会反水呢?

没发生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可是,看一看一直以来支持曹操的荀彧,我们就知道了!

在官渡之战期间,荀彧被委托在许昌,控制朝廷!可以说,曹操对荀彧的信任,是数一数二了吧!


那又如何?当曹操与汉室矛盾不可调和时,荀彧不也最终反目成仇吗?(曹操应该庆幸,荀彧的反目没有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

防备大将军权过大的临时举措

曹操地盘扩大后,他已经无法在每处都亲力亲为了。他必须在他难以直接指挥的地盘,部署军事力量。

国防形势要求较多兵力驻扎边境,但权力特点又不允许大将权力过重,怎么办?

曹操采取了集中兵力,却互不统属的政策。

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将张辽、于禁、朱灵等七位将领,部署于淮南方向;


合肥之战前,张辽、乐进、李典部署于合肥。

这些将领名望相近,彼此之间互不统属。

这种安排,虽然有效地防止了大将独大,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临到战时,彼此能否有效配合作战就不说了,大家驻扎在一起,彼此之间不闹出矛盾,也是很难的!

没奈何,曹操采取了两手:

1、任命护军。


曹操任命亲信为护军,参与各军军事,协调各军之间的关系。

比如,张辽、乐进、朱灵,曹操安排赵俨为护军,协调各军关系;

2、亲自部署方略。

合肥之战前,张辽、乐进、李典驻扎合肥,曹操让护军薛悌带着密函前往部署方略。

这样,曹操既防止了大将独大,又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军事效率。

宗族督军

可是,长期靠临时部署协调众将,不是长久之计,曹操还是要从制度上来解决问题。

既然不得不以大将来分权,那就用家里人吧!

潼关之战时,曹操以曹仁都督七军,开始任命宗亲都督军队。


攻取汉中后,曹操又以夏侯渊都督张郃等将,抗拒刘备。

逐渐的,夏侯惇、曹仁、曹真等宗族子弟,开始逐渐承担起方面之任来。

随着三足鼎立的形成,战线逐渐稳定下来,这种临时督军制度也逐渐稳定下来。

曹操总是亲征,实在要委托方面之任,也只给宗族,是不是不够大气呢?

不知道。曹操的后人比较大气一些,让一些外人长期担任了方面之任,比如:司马懿。

看在司马懿的份上,我觉得,曹操总是亲征,是正确的,也是无奈的。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从道理上来讲,曹操的御驾亲征,更多意义上的是为了平缓地方派和中央派之间军官的矛盾。

我们可以看到曹操为了对付蜀国和吴国两个国家前期咄咄逼人的攻势,在三个地区设立了相应的军事堡垒,比如说在南荆州是曹仁把守,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军事堡垒,在合肥又是张辽镇守,至于说在关中地区,那是张郃,总之,在必要的军事堡垒区域,都存在着相应的军队来维持它正常的防御任务,一旦要御驾亲征了,那不是说就地调遣军队,当地的军队已经不够用了,需要曹操从后方调集军队派遣到前线进行作战。

军队大部分在谁的手里。在曹操几个兄弟手里,比如说夏侯惇亲手就掌控着青州兵,军队人数在十几万左右,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蜀国在后期,即便可全民皆兵,把全国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全部给算到军队里面,人数还不到10万,所以说曹操手里是一直掌握着军政大权,军队只听曹操的话,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他也不需要说御驾亲征来保持自己军队权力的统一。

对于曹操来讲,前线派遣军队过去谁来指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前线的将领熟悉前线,他知道前线该怎么打仗,但是后面派过去的将军,在朝廷内部肯定地位很高,而且比前线的将军权力更大,兵权更多,这个时候就形成一种主仆不知道该究竟是谁的问题。

到底是前线的将军要听从后方调遣过来的将军呢,还是后方调钱过来,将距直接听从前线的将军呐,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你比方说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于禁和庞德率领的七军,就是因为庞德在前面冲的贼猛于禁,没办法,只能带着军队跟上自己的副将,最后带着带着就被带进沟里面,关于一把大水淹了个干净!

曹操也不是傻子,他自然明白这些事情,当然,曹操更是一个精明的精干的军事家,他对自己有信心,他觉得自己御驾亲征,那肯定比手底下那些将军要好。当初官渡前线是谁率领军队过去亲自偷袭乌巢的,就是曹操自己本人,茅草过去打仗,虽然说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强悍的对手,打不过,比如说周瑜周公瑾,但是遇到一般的烂脚虾呢,(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三下五除二就全部收拾了,实在是打不过,咱手底下不是还有人,是不是直接拿过来用就行了。

所以无论有多累,无论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身体状态,曹操都一直坚持自己御驾亲征,这不是说一种吃饱了撑着没事干,那是一种对于前线战况安危的关系。


漩涡鸣人yy


简单来说,曹操只在早期弱小时和大战役时才亲征,后期多派大将统兵出战。

早期打仗:没办法的事

曹操的谥号是武,军事战绩本身就是他人生中最为耀眼的一部分,他的地位,也是靠一场场战争打出来的,这跟那些继位的皇N代截然不同,他属于自己创业。

自古以来,白手起家的皇帝都是要亲自上战场的,如刘邦、朱元璋,从农民逆袭成皇帝,凭什么?凭战争!虽然他们未必是各自集团中军事能力最强的,但也是在最前列的,像刘邦解决异姓诸侯王,除了韩信是用阴谋,其他都是战场上见真章。

与刘朱二人相比,曹操算不上是白手起家,但也不是皇N代,他的创业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并不像李渊那样,一起兵就有一堆人马,周边还有几个盟友,直接打入关中就基本不打仗了,刚起步的曹操人马不过数千而已。

我们知道曹操是官三代,20岁的时候就当官了,虽然因为性格多次被免职,毕竟能力摆在那里(具体说是家里钱多,能打点),经常又能再当上官。

这么当官撤职循环下来,曹操35岁了,在前一年,曹操还在洛阳混,可董卓进京掌控政权,擅行废立,不愿合作的曹操投奔了老朋友陈留太守张邈,在其支持下,曹操“散家财,合义兵”,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很快关东诸侯组成讨伐董联军,公推袁绍为盟主,曹操带着刚刚招募来的五千人马加入,经袁绍推荐出任代理的奋威将军。

这个官职曹操是不在意,这时候他一门心思想匡扶汉室,号召大家一起杀入洛阳,拯救汉室,然而诸侯联军整日吃喝玩乐、争权夺利,根本么有进攻的想法,于是曹操自己出马了。

曹操并不是孤军奋战,张邈赞助了他一点兵力,然后结果是曹操惨败,险些全军覆没,曹操只能从头再来。

在刚起步阶段,曹操手下将不多、兵不够、地盘不大,根本用不着派将领出战,他一个人带着就能打遍地盘,这时候的讨伐董卓(惨败)、剿灭黑山贼、定兖州、平定黄巾军,都是曹操亲自指挥,收编青州黄巾军为青州兵后,曹操才算有些实力,跟袁绍联合打袁术、陶谦等。

到这时候,曹操的文武班底就算组建起来了,也有施展的余地,武将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谋士有荀彧、荀攸等,小的战事就不用曹操出马了,但像打徐州、回攻吕布这些事关势力存亡的大战,还是曹操亲自出马。

后期亲征:身份的尴尬与猜疑

到把汉献帝迎到许都,曹操又消灭了董卓的继承者国贼李傕,收获巨大声望,人生来到一个巨大拐点,他可以说是从早期创业拐到后期了,这个拐的过程,就是跟袁绍的战争。

官渡之战后,曹操成为最大的军阀,杀贼臣匡扶汉室等于杀他自己,皇帝越来越像一个累赘,不过弑君总是不好的,而且曹操对汉室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曾经他也是个忠君报国的理想主义者啊,转变需要时间。

这时候一直到曹操去世,曹操身份的尴尬就显现出来了,他只是权臣而不是皇帝,皇帝为了保证都城稳定,一般很少离开都城去亲征,像朱元璋称帝后就没亲征过。

曹操是权臣,出征的理由更充足,只要保证都城的皇帝翻腾不起浪花即可,最好的办法就是留下能力极强的心腹,镇住都城即可,后来刘裕北伐急急忙忙回去,就是因为他留下镇守的心腹去世了,他担心都城生变。

另一方面,曹操的权力猜疑并不比皇帝低多少,他是从五千兵马一步步杀出来的,加上那个时代武将拥兵自重或者反叛的事情很多,曹操也是个多疑之人,能够让他深信不疑的人不多。

小型战事没问题,带的人不多,曹操不拍,可遇到大型战事,必须派大军出马,万一反水了,那就阴沟里翻船了,所以这时候曹操亲自出马,权臣的身份也便于他亲征。


平沙趣说历史


曹操南征北战大多是自己亲征,不派属下大将统兵,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属下大将为人不太放心

三国早期处于混乱的局势,每个人的心思都在变动,谁想什么,谁也不知道,有可能今天是盟军,明天就变成敌人。

在这种局势下,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更不放心属下大将。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就连刘备都移主多次,更何况其他人呢。曹操在这个时期,对属下大将不放心,也是一个正常现象,故此,曹操就亲自出征。

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曹操亲征能有胜券在握的把握。

二:曹操亲征可以鼓舞将士们士气

曹操对自己也是比较严格的,在三国这样的一个战乱年代,将士们的士气也是很重的,将士也是很重的。

打仗的话,士兵是第一战线人员,曹操本来就好胜。如果大家都出去打仗,曹操一个人在屋里呆着也无聊,士兵们会怎么想。如果曹操亲征,第一,打发了时间,第二,士兵们会想:这个主子可以,跟着我们一起打仗,会给士兵们增加士气,大将们也有干劲。

像这种能鼓舞士气的事情,曹操肯定会做的,只要能打胜仗,自己出征又如何。

从这里看出,曹操还是一个聪明人。

三:曹操亲征可以了解军事情况

大家都知道,曹操熟读兵法。对于一个熟读兵法的人,不参与打仗,有点不太可能,更何况一个熟读兵法的人,肯定要了解当前的军事情况。曹操本来就生性多疑,这个动荡的年代,信任本来就比较低,为了解军事情况,曹操亲自出征也是一个正常现象了。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对于曹操也是一样,也需要了解敌人的军事情况,才能做到胜券在握。

综上所述:曹操亲征有了解敌方军事情况的好处,还可以鼓舞将士们士气,更进一步的了解属下大将的能力,还可以解除心中的不放心,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本人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欢迎和大家交流历史观点,欢迎评论关注。


太史简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完全准确,除了早期曹操多是亲征外,后期很多战役是由属下将领指挥,只有遇到比较强劲的对手,曹操才会亲自出马。

曹操初期实力不强,起家的时候不过5千兵马,后来历任东郡太守、衮州牧,在这个阶段讨董卓、剿灭黑山贼、平定黄巾军、攻徐州等战役,都是曹操亲自指挥。不过随着曹操势力的扩大,特别是将汉献帝接到许昌以后,曹操就不一定自己亲自带兵了,很多战斗都是让部下带兵去,只有部下无法解决或者是规模很大的战役,曹操才会亲征。

比如像吕布进攻刘备时,曹操先派夏侯惇领兵前去救援,结果夏侯惇被高顺击败,于是曹操带兵亲征。刘备叛曹以后占据徐州,曹操也是先命刘岱、王忠来讨伐,失败以后曹操才亲自攻打徐州。至于像昌豨在东海叛乱,夏侯渊和张辽将其平定,曹操就不用亲自去了。当然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样比较大规模的战略决战,曹操还是亲自带兵的居多。

曹操这么做一是因为曹军里虽然名将不少,但是却无法和曹操相比,在遇到比较强劲的敌人时未必是对手,还是需要曹操亲自下场。比如刘备和曹军多次交战,先后击败过夏侯惇、于禁、蔡阳等人,只有曹操对他才有比较大的把握。所以在重要的战事时,曹操也要亲自指挥才比较放心。

其次是因为在军阀混战期间,部下拥兵自重或者是发动叛乱也是常事,曹操在东征徐州时,留守东郡的陈宫就带兵叛变,所以君主往往会把最精锐的部队掌握在自己或者亲信的手里。在曹军之中,曹姓和夏侯姓的武将就明显比外姓武将要更得曹操的信任,而像虎豹骑这样的精锐部队,更是长期由曹姓将领或者曹操亲自统帅。所以小规模的战争可以让部下去,遇到大的战事,曹操还是只能亲自带主力前去,其他人是不放心让他们掌握太多兵权的。从后来司马篡魏的事情看,曹操这么小心不是没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