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为何先后迅速崛起,又迅速先后灭亡?

亘古怀念说史


春秋末期,地处长江流域的吴越国迅速崛起,然而,强盛后的两国,都发生过同一件事,那就是强盛后的衰弱……今天先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春秋末期,中原大地发生过几起奇妙的事,东方的齐国经齐桓公后诸子争位导致国力大减,到春秋末期,齐国外卿陈氏已逐渐控制齐国朝政,在这一段时间齐国自然而然无法插手吴越的迅速扩张。

南方的楚国,虽地大物博,但国君手中的权利却不集中,刚好又碰到了楚平王这么一位庸主,伍子胥就是在楚国逃难而去了吴国。

最后说下北方的晋国,当初在中原大地,晋楚时常发生战争,但两国都清楚的是谁也不能轻易消灭对方,于是晋国把注意放到了与楚国相领的吴国,可以说吴国最初的强盛少不了晋国的扶持,

吴国强盛后的第一件事,先消灭了周边的一些小国,而后再进攻楚国,再之后欲将越国消灭,自持强大的吴国四处树敌,甚至吴国大王亲自带兵北上,欲于等到周天子所封的霸主,越国看到吴国精锐尽出,立即带病,包围了吴国国都,而后三次将吴国打败,吴国最后一位君主夫差自尽,吴国宣告灭亡!

这是吴国强盛到灭亡!

越国灭亡吴国后成了了长江流域的唯一大国,国力雄厚,但自从雄主勾践逝世后,越国也出现了诸子争位的事件,仿佛诸子争位在春秋战国经常上演,越国从此衰败,但衰败并不等于灭亡,越国依然还有一定的实力,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开启,三家分晋,田氏伐姜。中原大地更加混乱了。每一个开国国君都在寻求变法,以求国家更强大,其中以魏楚齐赵韩燕秦七国为最强,越国经诸子争位,无暇变法,所以愈发愈落后,到了战国中期,越国在越国君主无疆的带领下,想北上进攻齐国,最后竟被齐国忽悠的去进攻楚国,此时的楚国,是处于楚怀王的初期,楚国早就盯上了这个邻居了,最后在楚国强有力的攻伐下,越国国君被杀,越国国土被楚国所占,越国诸子便跑到了闽南地区去了,越国就此灭亡!


秋枫识意


春秋时期,强大且持久的诸侯国都在中原,南方仅有一个楚国是传统大国,秦、晋、齐、楚是当时的四个传统大国。吴国和越国都是爆发户,他们底子薄、资源有限,在强国的支持下,在明君的领导下,能迅速崛起一段时间;一旦离开强国的支持,再加上明君的离世,这个国家自然而然会衰亡甚至灭亡。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在北方,南方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从经济、文化、军事三个方面来看,吴国、越国都是落后国家。吴国是周文王的叔父们建立的,大约在商末周初成立;越国的历史更加悠久,是夏朝王族所建,建立越国的目的是守护大禹陵。在西周时代,春秋早中期,吴国、越国都不出彩,史书很少提及他们。

晋国作为中原第一霸,它西击大秦,让秦国无力东出;它南阻蛮楚,让楚国无力北上。晋国的强大,让秦、楚两国走到一起,秦楚结盟以抗强晋。秦国向西扩张后,就没有再东出,因此晋国的主要对手是楚国,次要对手是秦国。由于文化上的相似,晋国跟齐国结盟,共抗楚国;另外晋国扶持吴国骚扰楚国。晋国给吴国提供了军备和先进的军事技术,派军事专家去训练吴国的军队。

吴国是晋国扶持起来的一个南方小霸,在经济上、军事上接受了晋国的全方位扶持。吴国强大后,就跟楚国交战,击败楚国后,又被秦楚联军击败。之后吴国南征北战,南征越国,西击晋国,北伐齐国,皆战而胜之。吴国在战争中消耗了财富,军队精锐尽丧,最关键的是得罪了晋国、齐国、楚国。最终越国在楚国的支持下反攻吴国,晋国、齐国坐壁上观,吴国就不得不亡了。

越国跟吴国皆南方蛮夷小国,两者经常征战,是为世仇。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强大起来,一度攻灭了越国,勾践夫妇入吴为奴,只为保存越国,勾践的妻子雅鱼夫人曾被迫侍寝晋国使者。吴国击败了楚国,这被楚国视为奇耻大辱,于是楚国重点扶持越国,有了楚老大的物资,越国像肉鸭一样野蛮生长,成为一方强国。最终越国攻灭了吴国,取得了江浙之地,越国灭吴后,得意忘形,开始耀武扬威,跟晋、齐、楚三国平起平坐,号称霸主。楚国当然不愿受越国的气,就停止了对越国的援助,勾践死后,越国内乱,从此一蹶不振,战国时代越国亡于楚国。


大秦铁鹰剑士


吴、越的强盛,是其自发地兼并、改革的结果,也和当时各诸侯之间争霸的形势密切相关。对于当时的楚、吴、越来说,北上争霸都是他们心中的夙愿,这个目标激励着他们一路前行。

吴、越强势崛起,但吴国强盛不久后便被越国灭亡。越国则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强盛,越国的衰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了战国末期,越国分散成许多小诸侯,对天下大势的影响几近于无。

吴、越迅速崛起的原因

吴国是周文王伯父太伯、仲雍建立的国家,因此和西周的血缘关系十分近。周武王时,封吴国为诸侯。而关于越国的记载则较少,有人说越国是大禹的后代建立的国家,有人则认为是楚国分出的支系。但不管怎么说,吴、越自春秋中期开始,两国便开始崛起。

第一,自发兼并的结果。吴国在西周初年被封为诸侯后,历代君主便加快往外兼并的步伐。比如淹、干等东夷小国,都已经纳入吴国的疆域。拥有今天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以及江苏和浙江北部的一部分。等到寿梦即位后,吴国才开始强大。

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越国兼并的过程也类似,到了允常、勾践时,越国成为南方地区仅次于楚国、吴国的大国。

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第二,较为宽松的外部氛围。吴越之所以能轻松兼并其他小国,和周围宽松的外部条件密不可分。西周在中原以及北部、东部分封了大量诸侯,想要在这些地区往外扩张,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在南部以及东南部,西周只是分封了少量的诸侯国,且这些诸侯国都较小。这样的条件,使得吴越快速兼并成了可能。

再者,春秋时期,能当上中原霸主,是每个大国国君的终极梦想。因为这个原因,楚国把发展的势头,主要集中在了北上,以和中原大国争夺中原霸主。晋、楚两国争霸,就长达百余年。唯一能对吴越形成威胁的大国楚国,全力北上的战略,也给了吴越发展的空间。等到后来晋、楚为了找帮手,分别找上吴(联晋)、越(联楚)后,形势对吴、越更有利。

第三,学习中原“礼乐”。寿梦即位后,积极学习中原先进的“礼乐”文化知识,他曾先后到周、楚等国,“观诸侯礼乐”,还曾请亲自教鲁成公“礼乐”的问题。而被视为“蛮夷”的越国,也经过了这样一个学习时期。

后来,晋国为了拉拢吴国,派从楚国逃亡到晋国的申公巫臣,带着中原先进的军事文化和技术,教授给吴国。就这样,吴、越两国通过吸收中原文化,开始逐步变得强大。但在此之前,吴、越还需各自进行一番改革。

第四,各自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吴国在寿梦时崛起,到了吴王阖闾时,则更加强大。因为阖闾除了任用孙伍子胥外,又崇尚节俭、亲附民众,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选士卒、造楼船,这些改革促使,使得吴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而勾践在屈身夫差,得以回国后,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最终才能灭掉吴国。

吴国迅速灭亡的原因

吴国历经吴王阖闾、夫差后,越发得强大了。吴王阖闾甚至攻破楚国都城,兵威一时无两。在此之后,楚国已经不被吴国当成主要对手。那么,吴国下一步发展的目标便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北上和晋国、齐国争霸,第二是吞并越国,加强自身实力。

伍子胥本人是倾向于吞并越国,而阖闾和夫差,却是坚定的北上派。也许中原霸主的这顶皇冠,对楚、吴这样被视作“蛮夷”的国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夫差放过勾践,全力北上争霸。战略目标的选择错误,是吴国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但除此之外,夫差还犯了以下大忌。

第一,吴国四面出击,伐齐、晋、楚等大国,到处树敌,使得吴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第二,夫差此时产生了骄纵的心态。夫差大肆营造宫室、贪图美色,极大地消耗了吴国国力。

第三,被越国离间吴国君臣,甚至连伍子胥这样的功臣都被清洗。

自身实力被极大消耗,夫差陷在北上争霸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夫差的一意孤行,出动吴军主力北上争霸,给了越王勾践偷袭的机会。而为了所谓的霸业,夫差杀死前来报信的士兵,只是为了掩盖后方告急的信息。

吴国连年争霸以及和越国的斗争,使得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楚国看到便宜,又来攻打吴国。不久之后,吴国又赶上大旱天气,人心离散的夫差,最终在越国的逼迫下自杀。晋国因限于自身实力和遥远的路程,亦无力赶来救援。

越国衰落的原因

越国在勾践灭吴之后,霸业达到了顶峰。

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但是到了越王无彊时,越国又走上了吴国的老路。无彊凭借着越国强大的国力,北与齐国争锋,西与楚国硬碰。后来,越王无彊竟轻信了齐威王的说辞,全力攻击楚国。

于是越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由此,原先吴国的土地归入楚国,原来的越国土地被设为江东郡。越国残余的势力,分散成许多小国,成为楚国附庸。综上所述,吴、越之所以迅速崛起,是因为宽松的外部条件使得他们有机会做大,此后在充分吸取了中原先进的“礼乐”文化后,又经过一定的改革,具备了争霸中原的实力。晋、楚两国为了寻找帮手,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吴越的强盛。

吴越强盛的原因相同,灭亡的原因也类似。他们在对外斗争中,对外政策上发生重大失误,四面开花、四处受敌。对内则是不能处理好政务,夫差穷奢极欲,大肆挥霍。而越国到了后期,宗室内部为了争夺君位,互相攻击、大肆杀戮,从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最终被楚国攻占。


飞熊说历史


首先越国并不是迅速灭亡的,直到秦统一全国才真正灭亡。

越王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趁着吴国北上攻齐的时候,在后方偷袭了吴国,攻入了吴国的首都,杀死了吴国太子。逼得吴王重金求和。几年后,实力更强的越国,再度攻吴,吴军大败。最后在围攻吴国都城姑苏三年后,攻破了姑苏城,灭亡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威震诸侯,成功地成为了诸侯中的霸主。

那么,灭掉吴国后,成就霸主之位的越国后来怎么样了呢?他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呢?我们就从越王勾践成就霸主之位后来了解越国的兴亡盛衰。

越王勾践死后,越国的霸业并没有立刻崩溃。在越王勾践的曾孙朱勾统治时期(前446—前410),越国的国力最为强盛,墨子曾评价这个时候的越国道:“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也就是说在朱勾统治时期,越国和齐、晋、楚这三个国家并称,是诸侯中绝对的强者。在朱勾统治时期,越国屡次战胜楚国的水师,兼并了滕国、郯国,夺取莒国的土地并使莒国附庸。

但是,在朱勾死后,越国从越王翳到越王无颛即位(前411——前363),这期间越国时常爆发宫廷内乱,越国也在长年的内乱中走向了衰落。越国自身在发生着内乱的同时,中原的诸侯们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三家分晋到田氏代齐,中原的这些新兴势力,也对越国的霸权构成威胁,最终,越国不得不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

越国在越王无颛的治理下国力逐渐恢复,到无颛去世,他的弟弟无疆即位。无疆在位期间积极对外扩张,首先出兵齐国,使得齐国非常紧张,最后齐国臣子雍门子狄自刎,越国才退军。但在齐威王派人游说之后,放弃攻齐,转而攻楚。结果,楚威王大破越军,还杀死了越王无疆。此战之后,越国元气大伤,也不再以“王”自称。

越国领土在战后不但失去了钱塘江以北的领土,还被一分为二,包括会稽故地和江北琅琊之地。在楚怀王时期(前355—前296),楚国与越国的战争中,虽然楚国胜多输少,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损失惨重下,为平民怨,派了一个叫邵滑的人在越国作乱,并趁机夺取了越国的勾章地区。

到了楚考烈王时期,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被封于吴地,和处于南方的越国对峙,最终,楚国攻破了越国在北方的领土琅琊,使得越国从此降服于楚国。到了秦灭六国时,秦将王翦在灭楚之后继续南下,最终灭亡了越国,设立了会稽郡,越国自此完全灭亡。

我们再来说说吴国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为其儿子吴王夫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基础。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成功后,但却忽视了边界上的越国,并令伍子胥自杀,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前473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吴地尽属越 





阿辉看历史


大家都知道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的中原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到了战国时期齐国、楚国都还在,晋国分解为韩、赵、魏,但是都属于战国时期有实力的国家。然而就是最后称霸的吴国和越国却销声匿迹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在我们学生时代都朗诵过,其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励志的范本。

卧薪尝胆的故事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开战,越国被吴国打败了,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给俘虏了,从一国国主沦落到阶下囚,给夫差牵马,当仆人,受了很多的凌辱。后来回国后的勾践,不甘心失败,为了燃起了心中的斗志,企图复国,知耻而后勇,在屋内挂了一枚苦胆,每回吃饭之前都要先尝尝苦胆,来告诫自己,不要忘记了耻辱,一定要做到富国强兵。数十年后,经过勾践的忍辱负重,越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兵力强盛起来了,吴越两国再次开战,越国打败了夫差,越国一举灭掉了吴国。从此吴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既然吴国是被越国灭掉的,那么成为春秋最后一任霸主的越国又是怎么灭亡的呢?怎么没在战国时期再次翘楚呢?其实,在春秋末期,随着齐楚的强大,越国的中原霸主地位早已受到了动摇,外加上之前被灭掉的吴国一直想要造反,致使国家内乱一直不断,极大的损耗了国力,逐渐衰落下去。后来越国在无疆时期,日益强大的楚威王举兵攻打越国,面对强大的楚军,越国毫无反手之力,最终无疆被杀,越国灭亡。无疆死后,他的儿子们自立为王,纷纷建国,越国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心岛未晴TEL


吴国的灭亡:  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为其儿子吴王夫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基础。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成功后,但却忽视了边界上的越国,并令伍子胥自杀,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前473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吴地尽属越。  

越国的灭亡:  越国亡于楚国。 前312年,在秦国、韩国、魏国与楚国、齐国对峙的时候,楚国派遣大批军队包围秦兵于曲沃和商于。越王在这个时候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挥作战的大船)、战船三百艘、箭五万支,送给魏国以支持魏国。这些水战所需的军用物资运输到魏都大梁,一定要从长江经邗沟,再经淮水和鸿沟,可推断出当时邗沟和淮水仍然在越国的势力范围之内。此时越王原要伐齐国,经齐王使人游说越王,越不攻齐而攻楚,被楚打败。 因此楚国图灭亡越国,消除后顾之忧。这样做,也能扩展领土到江东一带。公元前307年,越武王举鼎绝膑而死,秦国有争立君位的内乱,在这时,一时无暇对外兼并,楚就趁这个时机攻灭越国。楚国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国去调查了5年,到公元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国乘越内乱的时候,把越国灭亡了,设江东为郡。 之后,越国王族后裔分散于现在中国南部一带,分而治之。


建戈说教育


吴越两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是两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由于地处偏僻,被中原文明视为蛮族,直到春秋时期,这种情况才得己改善。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是中原最强大的文明,而其他小国则纷纷站队,两大阵营之间互有胜负,谁也吃不掉谁,此时的晋国,为了更有效的牵制楚国,便援助位于楚国后方的吴国,使吴国的实力大增,吴国由此走向了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506年,吴、蔡、唐,三国联军攻入楚国郢都,楚昭王仓皇逃亡。伍子胥为报父兄被杀之仇鞭尸楚平王。楚国大臣申包胥为求秦国帮其退兵,在秦国门前哀求七天七夜,秦哀公为之感动,便帮助楚国征伐吴国,越国此时也突然偷袭吴国,吴王阖闾只好退兵,随后便在攻打越国中意外负伤死去。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即位,不久后便攻下越国,成功替父报仇,但吴王夫差并未斩草除根,将越国君主越王勾践凌辱两年后,便送回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再加上楚国的支持,国力日益增长,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不顾后方空虚与齐、晋两国争霸,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馀杭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随后夫差自杀,吴国就此灭亡。

公元前312年,此时的越王要征伐楚国,可此时的越国哪里还是楚国的对手?被楚国大败,因此,楚国图谋灭亡越国,消除后顾之忧。这样做不但能扩充实力,也能将领土扩展到江东一带,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国内乱之时,将越国灭亡,将其设为江东郡。 之后,越国后裔分散于现在中国南部一带,在秦国统一全国后,被秦国兼并。

从以上我们能看出,吴、越两国的历史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国的兴盛都是由于他国的援助,从而牵制他国的敌国,简单的说,吴、越两国就是他国的棋子,两国几乎没有家底,一旦没有其他国家的援助,衰落就不可避免。

其次:两国都没有长时间在位的明君,吴王阖闾仅短短在位十几年,越王勾践也在灭亡吴国几年后就去世。吴越两国在当时资源极其贫乏,没有明君的支持,自然活不长久。

最后:两国在兴起之后,在位的国君不但骄傲自负,还对自己曾经的援国反目成仇,恩将仇报。例如吴王夫差,在攻下越国后便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是中原霸主,被孔子的弟子子贡游说,不经细想就攻齐伐晋,完全不顾后方之忧,最后就此灭亡。





盛京土著


吴越的崛起就是大国争霸中的棋子,吴国的崛起源于晋楚国争霸。

吴国的崛起也成为了楚国的威胁,楚国打不过,但是有钱,扶持起来另外一个狠人越国

越灭吴,本就是超越自身国力的勉力为之,越本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生产力、文化都极度落后,最大的短板是人口少。当年面对吴王阖闾的三万吴军,都打得非常吃力,靠侥幸才击败之。后来败于吴王夫差,一度被摧残得只剩方圆百里之地,人口被打出了一个断层,更加稀少。

所以勾践才不惜代价,疯了似的鼓励生育。命令全国的年轻男子不许娶老妇,老年男子不许娶年轻女子,以免影响生育;凡女孩十七岁不嫁,男子二十岁不娶者,罪其父母。有的措施细致入微:妇女要临盆了须预先报告官府,官府好派来医生照料,确保母子平安,绝不损失一人;如果生下儿子,官府赏两壶酒、一条狗,哪怕生个女儿,官府也会给两壶酒、一头猪的厚赏。 要是一胎生两个孩子,官府供他们粮食,如果一胎生三个孩子的,官府出钱派人帮养(皆见《国语》)。可见越国的人口底子一穷二白到啥地步。

靠着楚国的大笔“融资”,越才能用短短二十年时间奇迹般的翻盘,一举灭吴。

但灭吴后呢,楚国直接对越国下手,,趁着越国虚弱,直接翻脸进攻,“起师而从越”,一举占去大片越国领土,“越已灭吴,而不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越国割露山之阴五百里

越国而后衰败

千百年来看,这种格局根本没有变化过。小国崛起,还是如同走钢丝。大国有太多的办法要小国的命



盛祺好奇


禹王与吴越之地渊源颇深。不但壮年治水于太湖,死后还葬在了太湖以南的会稽山上。许多年后,夏朝天子少康担心会稽山上先祖禹王的香火中绝,特意将自己的一个庶子封到会稽,以奉禹王之祀。




历史烂番茄


吴国的霸业,起始是在吴王阖闾时代,不过达到鼎盛时期却是在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统治时期,因为他把吴国的老仇家越国给灭了,不过夫差也没有蹦跶多久,因为灭掉越国之后,夫差就过上了划船不用桨,生活全靠浪的日子,把伍子胥给弄死了,孙武一气之下辞官归里,使得吴国的军事力量就此停滞不前。

当然要仅仅是这样的话还好,毕竟春秋时期的战争规模不大,大不了多招募一点兵马,但最要命的是,吴王夫差在军事力量不发展的同事,非但没有努力发展内政,反而开始了一系列的内耗行为,大肆浪费国力。

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越国贡献的美女西施,一度以为这位长期与勾践保持不正当关系来的,在得到吴王夫差宠爱之后的西施充分发挥了间谍的基本素质,把吴王哄得迷迷糊糊,大肆浪费国力修筑宫殿,与此同时,还怂恿吴王把勾践放了回去,在吴国内耗的同时,越国开始蓬勃发展。

接着悲剧来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夫差在北上与晋定公争夺霸主的时候,越王勾践率军攻破了吴国的国都姑苏城,结果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