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內外案例看未來機床的關鍵技術

外部的經濟風險,讓人們意識到去工業化的弊端。“重返製造業”是許多發達國家的發展戰略。製造業不僅要振興,還要高質量發展。我們今天講得,其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3d打印等等環節。智能裝備中又包括機器人、數控機床、以及其他自動化裝備,而機床是現代製造業的“工作母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水平高低的尺度。

智能製造是工業界的熱點,何為智能製造?通俗的說,就是讓機器設備更接近人腦的功能,能夠自主處理生產中問題。在智能製造的趨勢下,作為“工作母機”的機床,發展的趨勢在哪裡?我們都知道,數控系統是機床的“大腦”,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技術。從某個方面看,未來智能製造的發展,離不開數控系統和關鍵技術的突破。下面,我通過國內外的幾個案例,來看看智能製造背景下,國內外如何升級機床的技術。

mazak的smooth技術

mazak的智能機床和系統,在實現高速度、高精度的加工上,結合當下物聯網時代的需求。在人的操作體驗和進度管理上,增加了更豐富的智能化功能。比如車削工作臺平衡感知功能、熱變位控制功能、干涉防止功能、防震控制功能、導航功能、加工參數精細調整功能等,這些功能實現了機床的生產效益的顯著提升。


從國內外案例看未來機床的關鍵技術

dmg

dmg mori與舍佛勒公司通過“機床4.0”創新項目,共同開發智能機床dmc80fd。這一款機床主要特點是,在關鍵部件處加裝了超過60多個,用於記錄加工期間的震動、受力情況,以及溫度大數據。同時相應的系統,也開發了app來實現機床的狀態監測、評估,以及機床應用方面的功能。

從國內外案例看未來機床的關鍵技術

華中inc智能數控系統

華中數控推出了這套inc系統,根據數控加工的實時工況和狀態信息,利用自主學習所獲得的的智能控制策略和知識,形成多目標優化加工的智能控制“i-代碼”,實現了自主決策功能。另外,還包括自主執行、自主感知和自主學習功能。

從國內外案例看未來機床的關鍵技術

i5智能機床

我們不去看瀋陽機床的商業模式與否,但其在智能製造方面,還是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實踐。i5是指工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的有效集成。

i5智能機床具有智能補償、智能診斷、智能控制、智能管理的特點,實現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的加工。該機床特有的互聯網功能,使其成為智能終端,實現分佈式、分級式、分享式製造。

從國內外案例看未來機床的關鍵技術

三個關鍵技術

從上面四個案例發現,數控機床越來越強調智能化、數字化,表現在機床部件數據採集,以及自主監測、分析、診斷、控制等功能的實現。為此,我們會發現數控機床未來的發展中:首先是傳感技術的應用不斷增多;其次是網絡化技術與數控機床的融合;再次是機床的智能化功能從初步呈現到豐富完善。

從發展的趨勢中可見,未來的智能數控機床三大關鍵技術:一是信息感知和數據處理,即自學習、自適應、自由化控制,以及通用的接口和協議;二是智能化驅動、感知、監控、誤差補償等技術;三是圍繞著數控機床加工的數字孿生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