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天理”二字的解释入手,浅谈古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变化

”是一个从先秦时代就出现的哲学范畴,被无数哲学家使用。我们至今还常说出“理所当然”、“天理昭彰”、“天理难容”等成语,可见“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从基本字义的角度来看,理大致有两层意思。《说文解字序》中说:“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说明“理”的第一层意思类似于“质”,是指某一事物的根本内涵。古人通过事物表面的纹理来对其进行分类,久而久之,纹理之“理”也就变成了事物本质的意思。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有的理,此所谓“分理”;

此外,我们认识事物,就是要抓住它的本质,明白其中的分理,而事物之理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非杂乱无章,就如纹理具有轮廓一样,必然呈现出一定的“条理”性,这便是“理”在哲学中的第二层含义。

从“天理”转向“心”和“良知”

到了南宋时,儒者们专讲伦理、忽略了物理,朱熹就牵强附会地说蜜蜂蚂蚁也有君臣、虎狼也有父子,都有个伦理在那,程颢的体系已经被扭曲了。

在程颢的体系里,他把宇宙视为一个人的身体,将宇宙中的万物(包括人)视为各种不同的器官。天理就如血液一样充斥于全身,每个器官都分得了它。但是

自以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眼睛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心认为只有流经它的那部分血液才是天理,其他的都不是;眼睛也站出来互相争辩,最后所有器官都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只有流经自己的地方才有天理,并且不存在一个最高的天理。于是陆王心学就诞生了。

按程颢的逻辑,应是说“宇宙如我身,我身具天理,手足有分殊,或为伦理或为物理”,陆九渊则直接说“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天理”。“理一分殊”的思想已经被心学摒弃了,就像那个自称“只有流经自己的血液才是天理”的心一样,心学认为只有人类才有天理,这个天理就凝聚在心中。用陆九渊自己的说法,就是“道心为天理”。

从对“天理”二字的解释入手,浅谈古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变化

陆王心学重新确立得了“天理”的主观维度

陆九渊的哲学体系实现了“天理”向“心”的过渡。在明朝,王守仁也通过龙场悟道,提出自己的天理论,他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天理即是良知”。这样,就在程颢已经统一两汉“天理”的矛盾之后,陆王又倒回郑玄那里去,将“天理”视为人的本性、良心,摒弃了客观维度,只保留主观属性。

结语

从“天理”二字的解释来看,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上升的螺旋

普通人说的“理”只停留在个别、字义之上,是第一个正题;

庄周和韩非等先秦思想家将“天理”上升为普遍原则,是第一个反题;

西汉人扬弃了诸子的天理论,用特殊的事物“礼”来诠释它,使其从抽象转向具体,兼顾了普遍性和个别性,上升到特殊性

阶段,成为第一个合题;

东汉的郑玄又对礼进行否定,把“天理”从客观的礼变为主观的“天性”,是第二个反题;

北宋的二程与朱熹提出“得于天而具于心”,用“理一分殊”的框架,将“礼”和“性”兼容起来,消除主客观的差别,是第二个合题;

陆九渊与王阳明复兴了郑玄的“天性”,用心和良知来诠释天理,重新回到主观维度中,是第三个反题。

中国哲学史就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中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