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青岛这个城市怎么样?还能不能成为全国前十城市?

创业者王宁


个人觉得至少还要五年青岛才能有资格往前十争抢一下。目前看真的没有希望。本人属于青岛人,全国各地基本都去过,见过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青岛这座城市缺少活力,经济结构偏传统,高科技和大互联网公司基本没有;

地铁刚建成三条线,基础设施还在发展中,房价相比其它新一线城市还高!!提起青岛房价真是太让人心情不美丽了。

这座海边城市还缺少自己的特色文化(提起美食旅游人们会首先想到成都重庆,青岛并不是第一选择),而且青岛内部居民消费能力真是不行,单说夏天夜生活还是不够丰富。

还有青岛也就对东北地区有些吸引力,南方人才很少会来,来北方也是首选北京,如果觉得北京压力大也有天津西安山东济南烟台!!和青岛抢人。山东本省人也因高房价止步。另外山东旁边的江苏本省就很牛,自己省内部都互相看不到更不会看到青岛,河南省有郑州,人才流出也大部分是往南京,武汉这些城市走。

个人认为青岛也应该抓紧建立自己的城市特色文化,不能让人提到青岛只想到啤酒啊!

唉,青岛加油!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strongwill


刚在其他贴子看到有人说青岛的目标是赶超深圳

赶超深圳…

吓的我手机差点没拿住

这两年外地人走了太多了。流动人口少多了。

我感觉现在就跟大连一样,空有一个名声和好房价。充其量就是个二三线城市。

我在市南开店马上第七年了。

外面大街上一年比一年人少。晚上9点大街上黑乎乎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还赶超这个赶超那个!全国十佳…

夜郎自大,去苏州杭州武汉这些二线城市看看。甚至南方的三线城市,都比青岛有活力。晚上九点,那里的夜生活才刚开始…然后再看看这里,九点酒彪子都回到家了!

差距太大了


年满十八岁的键盘侠


青岛是山东的经济中心,全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副省级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青岛已经形成了一批高知名度的企业,如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英派斯、双星等,被称为“品牌之都”。

那么青岛能不能成为全国前十的城市?如果放在10几年前,青岛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十强城市,但在这10几年里,中西部省会城市异军突起,在省内推行的“强省会”战略下强势崛起,比如成都、武汉、长沙、郑州,青岛目前无论是GDP还是综合实力,都已经跌出全国前十。

从GDP来看,截止2018年中国已经有16座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而青岛GDP则为12001.52亿元,位居第12。目前来看,青岛GDP要重返前十,因为排在青岛之前的城市实在太强了,而且青岛在发展速度上也不占优势;在青岛之后的城市,比如长沙、宁波、郑州甚至是西安,发展势头迅猛,青岛的经济地位很有可能会继续下降。

综合实力方面,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以及经济日报和华顿经济研究院两大机构公布的2018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排名榜单显示,青岛分别排在14~16之间,这两份榜单综合了经济、科教、医疗、交通、城建、文化等众多指标,还是相当全面的。

目前来看,青岛想要重返前十是非常困难的,它目前的发展势头与排在它之前的城市并不占多大优势。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山东经济正在转型,发展得比较缓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青岛也难以独善其身。当然,青岛也并非没有可能重返前十,只要山东在青岛身上加大扶持力度,以山东的实力,扶持一座全国前十的城市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我们也知道,山东走的是相对均衡的发展道路,省内强市林立,恐怕不会为了某座显示而改变发展道路。


锦绣中源


青岛2019年第四次经理普查挤水分后,又下滑了两名。被宁波无锡超过。排在青岛身后的长沙和郑州GDP尚未公布,但长沙有反超青岛的可能。比起挤水分、位次下滑更应该引起青岛警惕的是产业空心化现象。在青岛2018年GDP修订减少的1052.12亿元中,第二产业减少了817.27,第三产业减少234.86,第一产业还增加0.01亿元。青岛主要挤掉的水分主要以实体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不是说第三产业越高越好。除非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有很强的资金,人才,消费能力还可以搞搞第三产业。青岛这种城市一定要抓住制造业。然而青岛的制造业近年来有点停滞不前。近年很少引进像中车一汽这样的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链。海尔作为曾经的白色家电制造业老大。现在和格力美的的差距也越来越远。反观近年来青岛引进的大项目,很多都沦为房地产项目。北上广深重苏前6位差距太大。武汉成都杭州都是聚全省之力发展一个城市。这9位几乎很难赶上。南京底子好,科教文卫综合实力也比青岛强。合肥的产业布局高端,科大帮的那些人工智能产业,比如科大讯飞等,还有京东方,高端芯片(前一段时间有个以色列很牛的芯片企业,没选青岛最终去了合肥),蔚来汽车等等, 后期会发展很迅猛。非常看好这个城市。郑州长沙也是举全省之力发展自己。不看好,无锡宁波,后期有可能会被青岛再次反超。天津条件好,直辖市国家支持大,最差也能和青岛打个平手。青岛的机会在于蓝色经济,中日韩自贸区。搞好一样能保持12名。两个都搞好能回到前十。两个都搞不好。有可能会像大连一样沉沦。


记录青岛


当然可以青岛12名,前面有11名的南京,10名的杭州,南京先不说,单说杭州靠阿里,除了阿里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企业,阿里要搬去北京了,杭州还没有什么实体经济,靠房地产吗?泡沫杭州,青岛明年就超了杭州,他们的gdp差距并不大,立贴为证


买aj也用券


青岛这个城市十年前是很不错的,气候宜人,房价不高,工资尚可。但是这十年以来,青岛房价直接翻了几倍,工资却基本没有变化。而且青岛就业水平很低,没有好的工作岗位,留不住人才,气候近些年的变化,也直接导致青岛到了夏天闷热潮湿,已经谈不上气候宜人了,青岛人路过。


可乐大神


我所理解的十强,要分两种排序,一是综合十强,二是经济十强。

综合1-10名: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深圳、成都、天津、重庆、西安。

综合10-20名:

杭州、长沙、青岛、沈阳、苏州、郑州、大连、合肥、济南、宁波。

该综合榜单是参考经济规模、人均经济、教育、医疗、科研、交通、旅游、城建、上市公司数量、区域核心价值等数据排序。

经济1-10名: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武汉、无锡、天津。

经济11-20名:

成都、重庆、青岛、长沙、宁波、郑州、佛山、泉州、西安、东莞。

该经济十强排行主要是参考GDP规模、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纳税、公共预算收入等数据综合排序。

通过排名来看,青岛距离十强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似乎却遥不可及。

之所以说“一步之遥”,是因为青岛不论GDP排名、综合排名、综合经济排名,都在12、13这样的位置,和十强确实近在咫尺。但为什么“遥不可及”?因为排在青岛之前的城市实在太强了,而且进步还更快。

综合1-12之间不是直辖市就是副省级省会,经济1-12之间不是经济规模远超青岛,就是人均经济远超青岛,仅有的两个综合实力不及青岛的苏州和无锡,经济却能够秒杀青岛。而综合实力1-10名当中唯一GDP规模小于青岛的西安,科教文卫交每一样都能吊打青岛,所以青岛看似没什么短板,但也没有优势很大的地方,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提升一个名词都难,而进入十强要连超三城,当真是“遥不可及”。

11-15这个区间也是青岛多年以来的发展瓶颈,难以突破的同时也未被超越,一种上不去下不来的飘忽感觉。相比于20年前稳坐十强,现在确实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不过我对青岛还是比较看好。青岛虽不是省会,但计划单列+副省级的身份,让青岛的综合配套建设比起很多省会城市有过之而无及,加之经济领域的优势,足以支撑其综合实力保障前15。近年来青岛得到的重视更多了,各种重磅会议接踵而至,名校校区纷至沓来,创微企业增速飙升,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至少让人看到沉睡多年的老牌强市开始复苏了。这样的信号比十强与否更加重要,毕竟首先要塑造的是信心与竞争力,而后才是数据上的变化。

当然如果题主问的只是GDP排名能否入围十强,那么这个概率还是大于进入综合排名前十的。因为第十名杭州目前只领先青岛一千多亿。而目前诸城、高密其中之一存在并入青岛的可能,若能成行,青岛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将大幅缩小与杭州的差距。


城市发展报告


可以看到前十的城市都在朝着超大规模城市的方向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产业聚集效应愈发明显,人口红利被更加充分的利用起来,产业结构更加丰富,这些都是挡在青岛前面的大山。青岛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只能往内陆纵深,再加上省内产业单一,竞争加剧,青岛很难有效的扩大城市规模,聚集产业,随着交通方式的发展,近两年青岛的旅游产业也越来越没有竞争力,逐渐显露出产业单一的弊病。更重要的是,随着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逐渐发现了起来以及技术的进步,港口贸易已经从依赖自然条件转变成了依赖资本的产业,省内的烟台威海,甚至潍坊都正面与青岛竞争。比如潍坊依靠内陆运输的优势,拿走不少内贸贸易的份额,威海烟台则在日韩国际贸易上切了一大块蛋糕。青岛想要越过眼前的几座大山是非常困难的,能保住现在的名次已经实属不易。


AndyBears


我作为一个青岛人反而不希望青岛达到什么前几,这个东西都要与楼价,物价靠拢,青岛的楼价都涨成什么样子了,青岛高新区在15年还是价格都在6000元以下,2019年11000元+(毛胚房),我15年的工资是3500+,现在是4500+这两个价格就能比较出来(可能我的工资太低了哈哈)!


逍遥强强11


我觉得还是有点难,并不是说青岛,而是指整个山东省。

山东省一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般般”、“不怎么出名”、“挺穷的”的感觉,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山东是我国GDP排名前三的城市。

青岛市山东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但是为什么说青岛很难成为全国前十的城市呢?

我认为,想要给一个城市进行排名,绝不仅仅是看经济指标,而是要看综合情况,那什么叫综合情况呢?经济、文化、发展潜力、幸福指数等等,而在我看来,青岛败就败在了发展潜力这四个字上,甚至可以说,山东省都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

山东是以工业起家的,从前是,现在也是,而工业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原因,都有着漫长的晋升线,年轻人在这样的体制内是看不到希望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很多年轻人都投入到了互联网产业的怀抱中,而青岛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只能说一般。我们可以了解一下身边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人是想毕业之后去山东的?我觉得并不会多,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杭州、南京、伤害这样的经济发展的不错,互联网发展的非常好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带来了太多的机会,在这些城市生活,他们看得到希望。而山东的工业会给年轻人一种憋屈、暮年的感觉。

综上,青岛这个城市是不错的,有山有水,气候也好,但是想要一跃成为全国前十,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些困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