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3月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与俄罗斯的减产谈判破裂。随后,沙特阿拉伯打响了“石油价格战”。其大幅调降了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为20年来最大。沙特阿美将4月份面向亚洲的原油销售价格下调4-6美元/桶,向美国的原油销售价格下调7美元/桶,向西北欧及地中海地区的折扣最大,售价下调6-8美元/桶。沙特还计划在下个月大幅增加原油产量,日产量将达到1000万桶。

受此影响,3月9日石油期货市场开市后,国际油价一度暴跌30%,创下1991年以来最大跌幅。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最低跌至31.02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WTI)价格,最低跌至27.35美元,均跌至2016年初的低位。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美股熔断后,特朗普回应

油价暴跌立刻传导到股市,3月9日最早开市的亚太股市率先大幅下跌。美国股市3月9日开盘就暴跌,北京时间21:34,标普500指数跌幅达到7%,触发第一层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股市首次熔断。加之疫情蔓延,使得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新闻来源:新民晚报)

石油质量、价格和消费趋势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石油都是生来一样的。石油的品种繁多,质量也有天壤之别。一些高质量的石油,价格很高;而另一些则几乎没有市场。甚至在外观上,绝大多数石油与黑金的描述也扯不上半点关系。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桶”这一说法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石油实际上根本不会装进桶里,就算在行业早期也是这样的。今天,桶只是一种衡量单位。(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每种石油都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溶于其中的各种金属的数量也不同,而恰是这些金属含量决定了它们的市场价值。密度和硫含量是最重要的两个变量。密度反应了石油的稀稠度, 按照美国石油学会(API) 设立的标准来衡量:数字越高, 稠度越低, 高API数字代表了最轻的石油。以API标准来衡量,最重的传统石油是10°(相当于水的密度),最轻的石油超过45°。

在这一范围之内,原生石油又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但是不幸的是,每一种类的界定随产地的不同而变化。原油大致分成三类:该标准中从10°到25°的原油被称之为“重油”;从26°到34°的原油被称为“中油”;而轻油则是34°之上的那部分。

硫含量有它自己的分类尺度。从重量来看,所谓甜油的硫含量小于0.5%,中酸石油的硫含量位于0.5%到1.5%之间,而那些硫含量超过1.5%的则被界定为酸油。这一术语可以追溯到石油工业早期,当时盲目开采者们亲口品尝他们的原油以判断其硫含量,并发现硫含量越高,味道越重。越轻的石油,其硫含量就越低。但是,地理位置本身并不能决定石油的轻或重,以及硫含量;一些国家轻油、中油和重油都同时生产,而且石油的硫含量也不一。

还有其他一些特性把不同的石油区分开来,并决定其最后用途,其中最重要的是倾点温度和粘性。它们影响着石油的船运或管道运输的难易程度。高倾点的原油运输起来更为困难,因为这样的原油在常温下很容易凝固,特别是腊含量较高的原油。粘性衡量的是石油的流动阻力:粘性越高,流动性越差。

如今,中高硫含量的中等密度石油占到了世界石油近60%。轻油大约占到了全球供给的20%,其中有半数以上有较高的硫含量。海湾成批的石油产量也是由中油构成的,它们的硫含量通常都很高。最常见的

沙特石油——阿拉伯轻油,它的硫含量处于平均水平,但是它只能勉强把自己归于“轻油”这一列, 因为以API标准来衡量, 它一直在34°的水平徘徊。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世界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当地时间3月10日上午11点48分宣布暂停股票买卖,沙特利雅得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公告显示,暂停股票买卖的原因是“等待宣布公司重要事务”。按照公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将从当天11点50分开始暂停交易。截至暂停交易时,沙特阿美股价为每股30.05沙特里亚尔,当天上涨1.7里亚尔,涨幅为6%。(新闻来源:央视)

石油质量不遵循线性模型,不同油田取决于不同时期的产出。在近几十年里,专家指出,石油生产向重油化推移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过程,但是,这一推移过程并没有出现。

大杂烩般的石油市场挑战着行业的下游产业,因为每种石油所带来的最终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同,这与这一基本的潜在规则相吻合:石油的质量越高,炼油商所得的含有附加价值的石油产品(像石油和煤油机燃料)的数量就越多。

我们可以从原油中提炼出上百种最终产品,而这些最终产品一般可以被分为四大类: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和直馏石脑油),中间馏(主要是煤油和柴油) , 蒸余油(如燃料油) , 和特制品(如沥青,润滑剂,焦炭,等等)。汽油主要被用作汽车燃料,而直馏石脑油主要被用作石油化工产品的原材料。煤油主要被用作喷气飞机的燃料,而柴油主要应用于运输业、采暖和工农业设备。剩余燃料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于生产沥青产品,以及用于制造缓解机器运作过程中减少摩擦力的润滑油。我们的世界正在要求越来越多的低硫含量的轻石油产品,这就是竞争和生存的基本要素。

正因为石油品种不是单一的,所以原油及其提炼产品没有一个通用的价格标准。正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真正地控制供给,所以也就没有人能真正地控制石油的价格。尽管媒体总是给出一些没有根据的观点说OPEC只要通过限定自身的生产配额就能间接地影响石油价格,但是即使是这股势力的影响力,也因其成员缺乏遵守最高限额的自律性而大打折扣——这一行为在历史上曾降低了该组织的影响力。在近代史中,石油过量生产及其随后的价格崩溃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OPEC产油国拼命地通过“桌下交易”来破坏该组织关于官方配额的规定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OPEC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简称,1960年成立,组织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稳定。3月7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在OPEC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谈判后表示,从今年的4月1日起,此前的协议失效,协议将不复存在,并且参与者将不再承担任何义务。为帮助国际油价回升,作为非欧佩克国家的俄罗斯曾在去年12月和欧佩克国家达成每日减产210万桶的协议。而今欧佩克未能和俄罗斯达成减产协议,沙特阿拉伯则采取激进策略。

价格变动主要依赖于质量、某国的出口目的地、市场情况和炼油结构。但是,这只是事物的一面。与其他商品相比,石油价格还受未来供给和需求预期的影响,这些预期不但影响着石油的实体交易,而且还影响着石油的金融交易。

产油国和石油公司之间绝大多数的销售/购买合同都是中长期的,后者主要通过这种形式的合同来满足它们的巨大需求。然而,这些交易的有效价格是在下列两个参照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演算出来的,即现货市场期货合同。在现货市场,商业买家或贸易商会需要整油轮的石油,这一单批货物一离开加载台就马上转手给另一个买家,而这个买家可能又卖给另一个买家,因而,这一单批货物形成一条很长的交易链条。不管它的交易链长不长,现货市场链涵盖了所有的现有产出的石油数量,大约占到了每天石油全部交易的30%。传统上, 现货市场是以基准石油为基础的——如WTI、布兰特、迪拜等等——其他所有的石油都以这些基准为相对准则,按照自身的质量在这一准则内确定自己的位置,得出相对价值。但是由于当前基准产量不大,所以它们的现货市场很小,甚至没有交易。因此,这些少且小的现货交易可以对整个石油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如果(比如)单批货物以不合常理的价格成交的话,可能会严重扭曲整个市场。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期货合同在确定石油价格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合同不涉及原油的实体交易,而主要是商人(买卖双方)之间以及纯金融经营者之间的的财务往来(以1000桶为单位的批量交易),他们想对价格预期进行投机。出于这些原因,这种交易中的石油称之为“纸上石油”。期货合同的期限从1个月到伦敦的3年,以及纽约的5年,但是大多数合同都是1个月,2个月,或者3个月的。

期货市场的石油价格包括现货市场的贴水和升水,二者反映出买家和卖家对将来石油市场走向的预期。卖家可以根据当前价格进行贴水,以避免将来价格进一步下降的危险;对应地,卖家也可根据当前价格进行升水,希望在将来价格上涨中获利。这种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的运转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为商人提供了管理风险的工具。每一个合同常常都在一天之内被买卖上千次,很像公司股票,最后以升水价格付款终止买卖。但是,以股票来说,实体现货市场的错误信号,未来走势的熊市和牛市情绪,以及完全的投机操作,都可能扭曲真实价格。例如,对未来石油中断的担心,以及供需失衡的延续,都会放大价格的涨跌幅度。很多观察家和OPEC成员国都持有这样的结论:实际上,

最近几年在石油期货中的金融投机活动对火箭般上升的石油价格负有部分责任。但是,相对于投机活动本身,市场心理更能抬高或降低价格。石油市场中,金融交易者在所有贸易商中只占很小的份额,贸易商才是不可或缺的商业人员。当金融从业者数量相对于商业从业者的人数提高(这种现象非常罕见)这可以作为投机现象出现的迹象。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石油期货市场中的非商业从业人员人数在2004年下降了,正值石油价格开始飙升。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当报纸上说,价格开始超过60美元或者降到20美元以下,它们所说的通常是WTI和布兰特石油的期货合同;而同期,其他的低质量原油也可能在10美元或不到20美元出售。

石油质量及其派生物和相对价格的复杂性和相互关系凸显出了石油市场一个重要且让人有些困惑的一面:即使石油供给水平大于需求也不一定能满足需求。如果炼油能力不足或者不能处理某些石油种类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发生。

20世纪90年代这一现象开始出现苗头并缓慢发展,最后于2000年成为普遍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汽油、柴油和其他石油产品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质量规范的结果。出于环境因素,全球都施加压力要求降低燃料中铅、硫和其他污染元素的含量,这导致了那些能生产更多高质量最终产品的高质量原油的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同时,这对很多没能成功升级的简单炼油厂带来了压力,其最根本的担心是无法收回投资。

实际上,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世界炼油体系一直是石油工业中薄弱的一环。20世纪80年代早期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当时每天的炼油能力超过8000万桶,而消费却不到每天6400万桶。当它们在微利甚至负利润中苟延残喘的时候,日益增大的环境法令方面的压力使其成本剧增,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忙于减产而不是增产。而且,当地社会对建设这些环境上受“质疑的”工业厂房持否定态度,这使得甚至连在工业国家增加产能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炼油问题在全世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它带来不和谐的景象。虽然全球名义炼油能力看起来能满足需求,但是在所有区域性市场,可用的转换能力都严重滞后于需求。而且非常奇怪的是,在这一相互关联的体系中美国是最弱的一环节,美国的负值缺口对全球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受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影响,美股油气板块成为重灾区。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在上市公司中占比较大的油气公司,受冲击最为严重。截止3月9日美股收盘,以美国主要的页岩油气厂商跌幅惨烈。(新闻来源:财新)

总而言之,炼油问题的解决方案完全依赖于两样东西:投资和各国的规则体系。由二者造成的炼油能力不足可能还会持续几年,考验着国际市场的原油和炼油产品,并推动其价格的提高。但是,市场迟早会充分利用这一形式并作出回应,而且产油国会发展它们自己的炼油能力以利用其卖不出去的石油。

十分出人意料的是,在2005年,尽管全球炼油厂总数下降了,但是全球每天的炼油能力每天却增加了270万桶,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的增长。而且,产油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目前都有很强的动力来发展自身的炼油能力以满足本国需求,并出口含高附加值的炼油产品。这样,当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其他主要产油国在忙着建设或以现代化设备武装大型炼油厂的时候,全亚洲新建或扩建炼油厂的势头如火如荼。同时,一些既不是主要产油国,也不是主要石油消费国,但是具有炼油产品出口地理优势的国家也在建设它们的炼油能力——特别是北非。

最后,从低质量原油中获取更多高质量产品的新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包括那些能处理“超稠”油和焦油沙的技术。这是从现有及将来供给中获取更多的石油产品方面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实际上,在生产“少得可怜”的衍生物的炼油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损耗”。但是,当然仅仅看石油供给和炼油能力,而忽略预期消费水平,是毫无意义的。

在考察这方面之前,有必要指出的是,自从石油时代开始,分析家们就倾向于低估供给,高估需求。它们的研究方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大缺点,是认为石油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它们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而它们的

价格则必定会上涨——其消费独立于价格,或者说是无弹性的,因为人们不会舍弃汽车,不会关闭家里的供热和照明,也不会减少出游。结果,就很容易假定需求是永远增加的,而供给增长是有限的,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关于人类未来能源的悲观论。

当消费出现重大波动的时候,这一普遍态度尤为明显:在这里,对未来消费的预测是趋向于“直线”的,从现有情形推断将来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在像我们这样的时代,很难找到一个相信需求也会明显下降或保持不变的人。但是,世界是难以猜测的,而且也是那些宿命式曲线所不能解释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石油的历史充满着起伏,其中不乏由严重的经济衰退或超高价格所带来的需求崩溃。所以,在说出任何石油消费趋势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认为,短期油价走势仍不容乐观,何时出现拐点还有待观察。申万宏源石化团队分析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将导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放缓,沙特此时带头增产和打价格战,将加剧二季度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局面,在原油库存持续增加背景下,短期油价仍有向下风险。(新闻来源:上海证券报)

只要石油仍然是人类主要的能源,就还有很多其他能源在许多最终用途上可以经济高效地替代它,从发电到供热,甚是石化生产——天然气可以作为主要原料源来替代石油。只是在运输部门中,在未来几十年里,石油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这一总体趋势将缓解未来的石油压力,这比今天通过最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所估计的还要明显得多。

除了石油的“不合理”使用(石油被用于某些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可以使用更经济更有竞争力的能源),最近几年的消耗增长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因素之上的,特别是在亚洲,它的经济繁荣加速了这种增长,而这些因素体现出石油难以满足其需求的阴影。同时,亚洲的石油饥渴得到了政府的强力补助或价格管制的鼓励,使其石油价格比国际市场的价格低得多。

但是,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增长将被非运输部门的替代进程所缓解,发达国家的需求停滞或下降也将对此有缓解作用。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石油成熟期。从中长期来看,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石油需求在均衡中下降,尽管某些临时现象会造成偶然的上升。几个因素造成了这一趋势:人口的老龄化,这使得驱车旅游的次数和路程都会缩短;电力生产从石油转向天然气的趋势不可逆转;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管制;石油产品的高税收;以及最后,汽车功率的不断提高。

在工业国家这一消费下降趋势中,美国是惟一的例外。在美国,快速的人口增长,再加上对汽车功率的不敏感和石油产品的低税率,导致了石油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飞速增长。尽管存在这些因素,但是如果认为美国没有改变也是错误的。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以动态均衡的眼光来看待将来全球的石油需求,在这个均衡态势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拉丁美洲等其他新涌现的地区所带来的需求增长,将会被工业国家的消费减少部分抵消。这是一个长期趋势,没有考虑那些需求方面突然反冲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是无法排除的,因为高油价的影响正在缓慢而深入地渗透进世界经济。高油价在一天一天地改变着经济基础,如物价暴涨,大多数商品的生产成本, 家庭收入,及其他很多东西,它们涨得越多或者价格居高不下,它们就越像富养化水中的藻类那样,通过慢慢地消耗掉它们所生长的水中的所有氧气来杀死周围的重要有机体。

(本文摘自《石油!石油!》,格致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准,图片来源于豆瓣)

骆新说 | 对话真的能够解决分歧和纷争吗?

骆新说 |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油价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