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狄拉克:一个真正孤独的思考者

物理学这座庙宇上,坐满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载入史册、名垂千古,无数的学子翘首以盼,无不希望叩开庙宇大门,成为其中一员。那是何等的风光、辉煌。

保罗·狄拉克:一个真正孤独的思考者

在这座庙宇之上还有一层殿宇,然而真正入得其中只有数人,他们是真正的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他们时而像是小孩子,发现新的理论高兴的手舞足蹈。时而像是古板“书呆子”,对待任何事物严谨而认真。

今天我们的所谈论的主角正是狄拉克,真正的殿宇之人。

狄拉克的出身不像普朗克书香门第,也不像爱因斯坦家裕殷实,更不像玻尔、海森伯、薛定谔出生富有文化教养和社交融洽的生活的氛围。他生活在似牢笼的家庭里,老狄拉克是名法语教师,不喜社交,也不让他们(狄拉克和哥哥、妹妹)有社交,对于他们的管理十分严格、苛刻。

保罗·狄拉克:一个真正孤独的思考者

在狄拉克眼中老狄拉克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专横不讲道理。

老狄拉克想让他们学习法语,规定在家里只能说法语,但是狄拉克对法语“不感冒”,怎么都学不会,每次餐桌上气氛十分的沉闷。

后来狄拉克哥哥无法忍受这样的家庭关系,自杀了。这与老狄拉克的家庭教育脱不开关系,他直到看见父母悲痛欲绝,才明白父母是爱着他们,只不过亲情被专横苛刻所隐藏在心底。

总体而言,不幸的童年对于狄拉克的影响是非常巨大,以至于成年后的狄拉克不善于与人交际,就连最好的朋友,都无法与之顺畅的交流,家庭生活他不是严厉的父亲,但是与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亲情疏远。

也许正是这种特殊的性格,才让他不可自拔的沉迷在物理世界,不被外界纷争所干扰。

保罗·狄拉克:一个真正孤独的思考者


剑桥岁月:卿不负我,我不负卿

狄拉克几经周折(没钱)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剑桥大学,这里是狄拉克辉煌的起点,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人生的导师—福勒,起初他是打算拜入坎宁安门下,学习相对论,他认为相对论应该应该是很有趣,奈何坎宁安不想再带研究生,于是狄拉克只好选择福勒,学习量子力学,之后他深深的迷上了量子力学。

保罗·狄拉克:一个真正孤独的思考者

福勒导师是追随量子力学前沿科学家,在他的指导下,狄拉克对量子力学的理解飞速提升,只用一年时间便十分熟悉量子理论,之后他发表了数篇关于量子力学的论文,在英国物理界名声初显,对此狄拉克本人不以为意。

他十分享受在剑桥的科研生涯,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实验室,呆上一天甚至是几天,那绝对会少上半条命,而狄拉克却乐此不疲。在那里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推掉不必要的活动,静静的思考,他不喜欢抽烟喝酒打牌,不喜欢社交,在他的朋友看来,唯有数学和物理才能让他正视。

时光冉冉,回首望去,不知何时已成话中人

此时的狄拉克已经不是当初名不经传的小伙子,现在成为和爱因斯坦齐名大物理学家,已经拥有一个家庭,没变的依然是他那“沉默是金”的性格和对物理的钟爱。

有一次法国物理学家来找狄拉克探讨物理问题,奈何英语水平马马虎虎,一半用英语一半用法语,想方设法让狄拉克明白自己所想,狄拉克没有丝毫的不耐烦,静静的听着。

保罗·狄拉克:一个真正孤独的思考者

直到狄拉克的妹妹用法语跟他交流,法国物理学家才知道原来狄拉克会法语,于是气呼呼的问道:“为什么你不告诉我会法语?”

狄拉克:“你没问我”

狄拉克的沉默关寡言和他的实力成正比,1933年爱因斯坦筹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时,被问道:“您希望谁加入团队?”

保罗·狄拉克:一个真正孤独的思考者

爱因斯坦毫无不犹豫的说出狄拉克的名字。显然低调、专心做研究的狄拉克深受同时代科学家深深的敬戴。

狄拉克的一生,低调是人生宗旨,当他得知获得诺贝尔奖,反应平淡。甚至当场表示不想去颁奖现场,不想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他的好友告诉他,你不去领奖,反而会引人注目,狄拉克只好妥协。

显然狄拉克才是真正进入殿宇之人,真正的明白一切皆是“浮云”,唯有真理是永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