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大刀背上装上很多铁环,主要用途是什么?


刀背上装有铁环、铜环的刀名为大环刀,这一类的刀其实较为少见,也很少出现在影视剧当中,不过早年的一部老电视剧《白眉大侠》中其主角徐良使用的便是一口金丝大环刀,舞起刀来叮铃直响,十分威风,令人印象深刻,有人不禁会问,这大刀上装有的铁环、铜环究竟有什么用途呢?

首先,大环刀最直观的便是在使用之时,那些铁环、铜环所发出的声响了。有个成语叫做“先声夺人”在使用大环刀与人打斗之时,挥舞起大刀来,除了刀身的破空之声外,还有那些铁环、铜环所发出的阵阵撞击声,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自身声势,用以震慑对手。除此之外,在大刀挥舞之时发出的叮铃声,可以起到混淆对手视听的作用,要知道高手对决,尤其是分生死的那种,胜负之分、生死之分仅仅在一瞬间,只要能够使对手分神片刻,便能占据先机和主动权,甚至是直接分出胜负。

其次,就是为了增加大刀的重量,进而加大杀伤力和破坏力。提起古代的名将、猛士难免要说到其使用的武器,而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往往动辄数十上百斤,诸如项羽的霸王枪、张飞的丈八蛇矛、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等等,为何他们会使用如此沉重的武器呢?答案自然是因为只要能够使用自如,武器越重,杀伤力就越高。物理学中有个知识,那就是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惯性用武学里的话来说那就是“势”,重量越大,能借的“势”就越大,从而伤害能力就越高。

而大环刀一般为七环或九环,都是由铜或铁制作而成,自然而然就增加大刀的重量,进而增加大刀的杀伤力和破坏力,除了杀伤力之外,重量大的好处还在于反震力够大,能够将对方握兵器的手震伤,甚至是使其弃械。

再有就是大刀上的铁环、铜环是为了限制大环刀砍入的深度。大刀的使用往往大开大合,一往无前,而大刀本身自重就相对比较重,这样一来与人敌对之时一刀劈下,若是命中了敌手的身体,往往会砍入对方的体内,而人的身体上有众多骨骼,一旦刀身砍入过多,就会造成极难将刀身拔出来的情况,若是对手拼着身受重伤,给你反手一击,该如何是好?是也给人砍上一刀还是干脆弃刀逃跑?而刀身上有了这些铁环、铜环,便可以限制刀身砍入的深度。当大刀砍入敌方身体之时,这些铁环就会卡在身体外边,使得刀身不会深入,有利于将刀从对方身体中拔出。

还有一说就是方便控制刀的重心,劈砍之时,将刀高高举起,此时的环便会向下垂去,重心偏向刀柄,易于持刀人控制刀身,而劈砍下去的时候,环垂向刀尖,重心向刀尖偏移,能够增加劈砍的杀伤力。说白了也就是一种控制大刀重心的小手法,而且重心也偏移不了太多,恐怕只有手头上有真功夫的人才能感受和捕捉到那种微妙的差别。

以上便是大刀刀身上装有铁环、铜环的用途了,而大环刀常见于古时候的镖师以及街头卖艺的江湖中人,往往只是为了震慑他人和彰显自己的孔武有力,实用性其实并不是很大,所以也极少有人使用大环刀。


邓海春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谁年少时不曾希望有一把9级装逼的“大环刀”,然而至今为止,出土的“古刀”,只有一个没有开刃的“二环刀”,除此以外,“大环刀”似乎只是说书上的“日常兵器”罢了。

上图是出土的晚清时期的大刀,可以看出刀背上是“二环”,而且刀刃未开锋,作为上阵杀敌的兵器来说,是不可能的。只可能用在街头卖艺中,所以天桥下说书的口中的天桥下耍把式的手拿着“威风凛凛、叮叮当当”的大环刀,还是有道理的。

有人就问了,唐代诗人柳中庸的《征人怨》中有这一句: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提到了“刀环”,唐朝就有“刀环”了,怎么会没有“大环刀”这样的兵器呢?

其实诗中的刀环是“刀柄头的环”,用来绑绳容易固定的装饰环,非助力环,刀名环首刀。

今天随着评书、影视剧中对于“大环刀”的着力刻画,金丝大环刀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有很多富有想象力的物理学家、实学家从物理学、实践学的角度剖析了自己眼中大环刀的“环”的妙用:

1、配重平衡:钢环作为平衡大环刀配重的存在,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刀劈的方向,提高容错率,增强杀伤力;

2、君子之器:大环叮叮当当,先声夺人之余,更多的是体现用刀之人心怀坦荡,类似于古代的“响箭”,意在表明自己非偷袭无耻之人(战场上不偷袭?那是没机会好不);

3、避免尴尬:日常使用菜刀切猪肉,经常会发生拔不出来身陷猪肉的尴尬场景,而大环刀因为有环的存在就巧妙的避免了这个尴尬,退一万步,即使拔不出来,也可能用手指抠住环,施展加藤鹰之神力,把刀拽出来(话说,以我网游中多年砍人的经验来看,通常横刀劈入敌人身体中,顺势一划,就可以将刀轻易抽出来,并且使伤口增大,杀伤力更强哦)。

4、增强势力:女大学生玩王者荣耀之独有的技能“输出全靠吼”,而持有大环刀的刀客,无意于附上了“女大学生之狮吼”魔,增强自身气势,叮叮当当的响声还会对敌人造成迷惑之象,于无形中干掉对手,呦呵。

话说第四点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我是天桥底下耍把式的,面对上图两把不同的刀,我肯定也会选择带环的啊,省去了“敲锣”,抖一抖刀,老百姓就围上来了,霸道啊。

但是如果当成是兵器的话,大环刀绝对是属于“怪刀”,属于怪异的兵器,根据“武器越怪、死的越快”的真理,佩戴大环刀无异于寻死了。群战可以输,携大环刀者必须死。

目前对于“大环刀”的使用范围主要在评书和影视剧中出现,且都是晚清之后出现的兵器,没有更多的佐证,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更多关于“大环刀”的史料问世,到那个时候,大环刀才是真正的大环刀,而现在的大环刀只可以认定为虚拟世界的耍货,不能称之为兵器。


史味人生


看到这个问题,居士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白眉大侠》的主题曲:“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白眉大侠徐良使一口金丝大环刀,此刀金光闪闪,削金断玉,锋利无比。此刀最为装逼的是,刀背上装着几个金环,舞起来哗楞作响,甚是威风。徐良持金丝大环刀纵横江湖,一举成名。

相信很多人有疑问:好好的一把刀,为啥要在刀背上装上金环呢?莫非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些铁环的作用还真不少,比如:增加刀的重量,改变刀的重心,如果刀被卡住可以勾着铁环拔出来,显示自己光明正大……

但是,这些作用全是网友们的臆想而已,大环刀上的环可以说毫无实战作用,因为古今中外从没有见过哪把实战的大刀上装了铁环的,而网友们提出的那些作用,也不符合大刀的使用方法。因此,大环刀的作用只有一个:装B。

那些打把势卖艺的江湖人士,在自己耍的大刀刀背上安上铁环,舞起来哗楞作响,显得很有气势,而且可以招揽观众。

那些评书艺人,也喜欢让自己书中的角色使用奇形怪状的的武器,显得与众不同,提高角色的辨识度。武器越怪,B格越高,虽然奇怪的武器都不实用,在真正的战场上根本没人会用。例如:

三尖两刃刀——二郎神杨戬

青龙偃月刀——关二爷

方天画戟——吕布

丈八蛇矛——张飞

八百斤金锤——李元霸

凤翅镏金镋——宇文成都

子午鸡爪鸳鸯钺——童海川

其实外国人或现代人也一样,比如:

霜之哀伤——阿尔萨斯

绝世好剑——步惊云

玄铁重剑——杨过

而金丝大环刀就对应着白眉大侠徐良,是他装B用的,并没有什么实战意义。特别是徐良经常带着金丝大环刀穿房跃脊,却从来不怕刀上金环发出声响惊动敌人,也是神奇。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梦露居士


直接说结论,刀背上的铁环的主要用途就是装X,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事实上古代根本就没有大环刀,这种带铁环的刀是清末卖艺的人发明的。

我国考古中发现的古代刀剑武器不计其数,但是至今也没有发现过一把大环刀。大环刀最早的记录也只是清朝的,是当时街头卖艺的人表演杂耍用的。

因为他们发现在刀背装上铁环,舞动的时候噼啪作响,非常的唬人,表演效果非常好,慢慢的卖艺杂耍艺人就都开始用起了大环刀。卖艺表演讲究的就是声大。

但是在实战中是没人用的,因为这样做不仅没有用处,还有不少的弊端。

首先刀动起来响声太大,敌人很容易就能发现你,起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打仗偷营的时候一阵噼啪响,敌人隔着几里地都听到了,不是找死吗。

其次这样也增加了刀的重量,使用不便。

所以说,大环刀都是卖艺杂耍用的,没什么实际用途。


漂浮菌


一般被称为大环刀,其背部会装有不同数量的铁环、那么你知道这些铁环的作用么?我们来一起研究一番吧。

一、制造声势,威震敌人

提刀时,刀背上的铁环会有哗啦啦的响声,不仅可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在打斗争的撞击声音,也会威震对手。

二、限制刀砍深度,控制惯性

使用这种刀的人,一定是身材魁梧,力气较大的,因为这种刀本身就很重,再加上铁环,所以不是谁都能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所以力气大的人才会用,在力量和惯性的作用下,使用这种刀很可能会将刀,砍入某种物体,拔出来,影响战斗。

三、增加刀的分量,增强杀伤力。

刀的重量越大,所造成的杀伤力就越大,只要使用者的力量够大,就能够将对手的武器,轻易砍断,如对战时,如果用简单的刀剑棍棒对战这种大刀很容易被轻易砍断。

四、多用于武术表演,实战中少有人用

我国古代的兵器出土无数,但是却罕见这种刀,原因这种刀沉重,不利于战斗,很少有人能操作自如,这种大刀的记录早见于清朝,是当时街头艺人卖艺表演用的,后面的铁环也是为了吸引人而设置,利用噼啪作响的声音来吸引观众。

五、君子刀

还有一种民间的说法,说这种刀使用时会发出声音,让人有所防备,不趁人之危,不至于在不知道的时暗算别人。

以上也是小编搜集资料所得,若有偏颇,还请见谅。




尧说尧说


我们看电视剧里经常有街头卖艺的武师拿着大刀挥舞,大刀上还挂着铁环,配合表演者的怒吼挥舞起来,往往能吸引很多人驻足观看。而实际上这种带铁环的刀叫大环刀,上面的铁环不仅仅是为了装饰用的。

首先,这些铁环也是具有一定重量的。而我们知道,使用大刀就讲究势大力猛,而这些铁环无疑就增加了大刀的整体重量,配合一个力大的用刀高手,能发挥出更佳的破坏力。

其次,带有铁环的刀能让使用者发挥控制刀重心的技巧。当刀竖起时的时候,铁环就会下垂,刀的重心就会向手的方向偏移,便于操控;而劈砍的时候就会随惯性甩出。

铁环还能够限制劈砍深度。一般这种势大力沉的大刀,砍入敌人的身体比较难拔出来。而如果带有铁环的话,就能利用铁环的强大力量将对手往后推,让刀便于拔出。

最后就是这种带铁环的刀发出的响声配合使用者的怒吼能展示一种震慑对手的气势。这种刀发出的声音根本不可能去偷袭别人,所以一般都是光明磊落的莽汉用的。

实际上,应该只有在街头给人表演,为了好看和气势的武师才会使用这种刀。而在实战中,真正的高手甚至普通的士兵都不会去使用这种刀。因为这种刀虽然变得更加势大力沉,但使用的难度却大大增加,精准度也会降低,变得笨重,难以发挥精妙而迅速的招法,也难以收回。威力再大的刀,砍不到人也是白搭,闹不好还会被反杀,闹出“昆山龙哥”的惨剧。


江暮云


http://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603796865191098263

很多网友们的童年,是看着武侠片度过的,金庸武侠片,可以说是几代人的回忆。

如今,武侠片依旧受欢迎,只是没有了以往那么多的经典。同时也会有很多网友们想到武侠片里的大刀,普通的大刀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有一种大刀非常特别,因为它的刀片上,带着一个一个的大铁环,三个,五个,九个,甚至更多,于是大家忍不住会问:这些大铁环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问题还真能把一些人给问住!是啊,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难道是为了好看吗?当然不是,其实铁环的用处主要有下面几点:

1,最重要的一点,长气势!古代是冷兵器时代,打仗的时候,不管群架还是单挑,都讲究一个气势,气势输了,这仗也就输了。于是,大刀上面被加上铁环,挥舞起来那叫一个威风,哗哗哗,刀上生风,换成现在的话来讲,那节奏感简直是太棒了!从而起到震慑敌人的目的!虎虎生风,霸气!

2,有一些武林高手,在用铁环大刀和敌人钢枪的时候,面对面刺过来,可以用铁环锁住对方的剑,怎么锁呢?就是让对方的剑直直的插进自己刀上的铁环里,然后嘛,自然就是一个大回环,缴了敌人的剑!

3,因为大刀 一般都比较重,和敌人对阵的时候,如果一刀砍进了敌人的身体里,通常会形成非常大的杀伤,刀片也会砍进身体里,如果出刀的力量小的话,因为伤口宽度一致,有可能会拨不出来,让自己被动。因此,有了铁环可以防止出刀力道偏小时,刀片拨不出来。也可以在出刀力道大的时候,起到拓宽伤口的目的,两方面的功能都能兼顾到,非常科学。

4,古人的智慧远不止如此,几个铁环在兵器上的重量其实并不小,古代有一个说法,那就是青年武士用九环大刀,中年用五环,老年用三环,挥舞的时候,铁环的重心会跟着刀片向前,增加出刀的力量。收起来不用的时候,铁环重心垂直向下,这样,长柄大刀往地上一磕,份量十足,威慑力也显得更大。

以上四点便是铁环大刀的妙用,古代兵器上的智慧远不止如此,大家还知道其它哪些科学的妙用呢?欢迎留言交流。


科技与猎奇


说白了,金丝大环刀并不是古代装备士兵的制式兵器,它诞生于清朝初年,是江湖卖艺的人在街头玩杂耍,卖弄武艺的工具。

金丝大环刀通常以6环,7环,9环最为常见,最大的铁环可以达到两寸,一个环就有几两重,这么多环铆接在刀上,无形中会给大刀增加几斤重量,让其变得笨重,挥舞起来比较费劲。



并且,在实战中,那些铁环容易被敌人的武器勾住,挂住,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所以,它绝不是兵器,而是带有表演性质的道具。

从出土的清代金丝大环刀来看,这些玩意十有八九都没有开刃,就进一步证明了它不是实战武器。

即使是表演工具,却为什么要安装这么多大铁环,以个人理解,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舞动大刀时,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可以起到宣传效果。

古代没有扩音器,即使在街头表演卖艺,几百米之外,很难看到和听到。所以,那些聪明的卖艺人,就会见机舞动金丝大环刀,让其发出金属碰撞的响声,同时嘴里大喊大叫,远处的人听到这些声音后,自然会被吸引过来,看个究竟。



其二,舞动大环刀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响声,可以震撼围观的人,既能为自己造势,还能唬住趁火打劫的地痞。

古代卖艺的人,为了吃一口饭,会到处行走江湖,遇到比较繁华的市镇,往往会停下来摆摊、表演。



但毕竟是外地人来到人家地盘营生,所以就难免会遇到当地混混前来敲诈勒索。如果卖艺的人能把大环刀舞得虎虎生威,发出巨大响声,旁边围观的人一个劲地鼓掌叫好,也就能证明表演者确实有些功夫。

混混看到这阵势,想必他会掂量双方的实力,不会轻易下手,否则,极有可能自讨苦吃。


鸿鹄迎罡


看到很多人说这个铁环就是装样子,实际上还真不是,这种刀是专门制造的,当然只限于民间使用,古代军中是绝对不会使用这种武器的。这种刀被称为大环刀,大环刀的刀背上有专门镶嵌的环,一般现实中是见不到这种武器的,因此很多人都以为,这可能就是古人用来装饰,用来装样子的。

大环刀造型奇特,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把刀都是民间专门打造的,基本都是一些江湖人士在使用,至于大环刀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这个在史书上并无记载。似乎是从清朝开始才有这种刀的,因为不可考证,所以也不能确定就是清朝才有大环刀的。有趣的是大环刀上的铁环数量并不是固定的。

力量大的人可能会使用九个环或者是七个环,力气小的人一般都是使用六个,也有过使用三个铁环的记载,那么这些铁环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呢?首先第一个,这种铁环使用时的声音是非常大的,使用者在彰显自己是个光明磊落的人,绝对不会去干偷袭的事情,古代行走江湖,是非常讲究光明磊落的。

第二个用途也是最为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刀竖起的时候,铁环下垂,当刀挥出去的时候,因为惯性力量会更大,可以增加杀伤力。当然也有武术专家曾经说过,这种铁环其实增加不了太多的力量,反而如果劈空的话,不能迅速收回来,反而增加危险。

总的来说,大环刀在古时候也不常见,因为对使用者要求很高,最起码得有很大的力气,其次就是还得会武,因为仅靠蛮力是远远不够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种在刀背上装有铁环的大刀,是在清朝才出现的。而且这种刀是不会在军队中出现的,一般使用它的人,也就是街头杂耍卖艺的人,或者是镖局中的人。

在作战时,要求的是简单有效,这种刀过于花哨,而且分量也不轻,不便于携带,在军队中用处不大。作战时,这种刀就是累赘。

而街头卖艺就不一样,他们要求的是好看。这种带环的刀,在手中轻轻一晃,铁环和刀背相碰,哗哗直响,就可以吸引游客来观看。而且这种刀分量比较重,刀背上的铁环,有七个,也有九个的,增加了刀的重量。这种刀舞起来之后,利用惯性,虎虎生风很有气势,让人看着很爽,所以这种标这种刀只适合表演。

还有就是镖局中的人使用,镖局中的人用这种刀,主要起震慑作用。这种刀刀身较宽,刀背上的铁环看起来很有气势。就像李元霸的双锤,李逵的双斧,都是唬人的玩意。一般不知内情的人,会觉得使用这种刀的人很厉害,也就不敢打镖局的主意。

其次,清朝为了便于他的统治,是禁止民间拥有刀的。但是对于这种大环刀,却不怎么禁止。因为这种刀拿起来,就会有哗哗的响声,就等于告诉别人手里有刀一样。这样就会让人提前防备,也就失去了杀伤力。

还有就是,这种刀是一种练习道具。很多学习刀法的人,会把这种刀,当做平时练手的工具。因为这种刀很沉,在增加臂力的同时,还可以更多地掌握对力量的运用。一般来说,能够使用在刀背上加九个环的人,就算是听见高手了。

也有人用物理学的说法,来解释刀背上的环的作用。他们说刀背上的环,可以增加劈砍力度,还可以限制刀身进入的深度,便于拔刀。这也只是非专业人士的主观臆想罢了,真正在两军对战之时,速度才是第一位的。这种太过于沉重的刀,首先在速度上就不占优势。他需要的力臂过长,挥舞的时间也就比较长,所以使用这种刀的人,刀还没有举起来,就已经被人刺死了。这也是实战中几乎见不到这种刀的原因之一。

还是那句话,武器越怪,死的越快。这种武器,也就是在影视剧中大量使用,而且都是反派,还是出场就死,活不过3秒的那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