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英宗復位,身為皇帝的景泰帝為何連說三聲“好”?

初夏的彩虹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說一下事情的起因,英宗是怎麼丟去的皇位,景泰帝又是怎麼登上的皇位,後來英宗又是怎麼的復辟的。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前面那些太祖、成祖、仁宗、宣宗都是明君,把國家也治理的很好。祖宗把好好的大明王朝傳到了朱祁鎮手裡,沒想到朱祁鎮差一點就葬送了大明江山。我覺得把朱祁鎮評為明朝最差的皇帝都不為過,那麼有人會說你說朱祁鎮最差,為什麼明朝都沒滅亡,那是因為他比較幸運,他遇到了明朝最牛的大臣于謙,如果沒有于謙只怕早就滅國了。


事情的起因,土木之變。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北面一直有一個隱患,那就是長城外面的蒙古,元朝滅亡後,朱元璋和朱棣多次派兵打擊北元殘餘勢力,可是都沒有完全把蒙古滅掉。等到明英宗朱祁鎮的時候,蒙古分裂成了瓦刺和韃靼,後來韃靼歸順了明朝,瓦刺慢慢的強大起來了,而且瓦刺多次入侵明朝邊境。然後,明英宗也想學習自己的祖先御駕親征,結果由於聽信宦官王振的讒言,指揮失誤,在土木堡全軍覆滅,自己也做了蒙古人的俘虜。蒙古的太師也先也很驚訝,自己一不小心就把大明的皇帝給俘虜了,這下可好了,留著他就不怕明朝不就範。 也先大軍趁勢兵臨北京城下,大明朝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這個危難時刻,于謙站了出來,提出為了防止也先利用朱祁鎮作擋箭牌,逼迫大明投降,擁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改年號為景泰,尊英宗為太上皇,並且得到了孫太后的支持,前提是太子還是英宗的兒子朱見深。最後北京城空前的團結,于謙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從此于謙一戰成名,景泰帝也一直很支持于謙,國家上下頓時變得清明瞭許多。 本來如果明英宗不回來或者客死他鄉,就不會有奪門之變,于謙也不會枉死。可是一切都那麼戲劇,也先一看打不過大明,想著留著英宗也沒用,在他這裡還得吃飯浪費糧食,就莫名其妙的把朱祁鎮送了回來。



這樣北京就出現了兩位皇帝,朱祁鈺把哥哥朱祁鎮軟禁在了南宮。後來朱祁鈺自己當皇帝覺得還不過癮,又想讓自己的兒子孫子都嚐嚐當皇帝的滋味。這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自己當皇帝都是因為特殊情況,本來作為庶出沒有繼位的可能,要不是朱祁鎮自己作死,自己哪有機會。而現在朱祁鈺又想廢了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太子之位,讓自己的親兒子朱見濟當太子。此事一出,就被大臣們反對。後來朱祁鈺盡然賄賂大臣,終於讓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當上了太子。可是後來自己的兒子不長命,沒幾年就死了,自己也沒再生出孩子來。 後來朱祁鈺病重不得不考慮傳位問題,于謙商洛等大臣就建議,再立朱見深為太子,因為朱見深關係最近,這樣能保證宣宗之後繼承大統。


奪門之變,也稱南宮復辟。

這時候將領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覺得擁立朱祁鎮復辟的時候到了,於景泰八年(1457年)擁戴被朱祁鈺囚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的政變。然後就有了題目中說的景泰帝聽到英宗復辟,連說了三聲好。我想景泰帝當時連說三聲“好”,是一種釋然吧。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景泰帝連說三聲“好”之前還有一句話,那就是景泰帝聽到鐘鼓聲,問周圍的人說:“這是于謙嗎?”。周圍的人回答說:“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鈺連說了三聲“好”。所以這時候景泰帝知道要有政變了,他第一感覺是于謙,因為于謙手握兵權,有這個實力造反。景泰帝到這個時候還是不信任於謙,害怕于謙學曹操、司馬昭,害怕祖宗基業在自己手裡丟了,那麼他就無顏見列祖列宗了。可是他聽到是太上皇也就釋然了,皇位本來就是你的,現在終於還給你了,我還能說什麼呢?所以景泰帝知道後,也不去爭取,像沒事人似的繼續睡覺。


最後,我覺得朱祁鎮真的不適合當皇帝,他不如自己的弟弟朱祁鈺。但是有人說朱祁鎮卻是個好人,因為他廢除了殉葬制度,可是當皇帝不光是好人就可以的。他復位後任用一些溜鬚拍馬之人,對國家人民毫無用處,朝廷上下烏煙瘴氣腐敗透頂,國力也進一步的衰弱。真不知道就這樣的皇帝,廟號也可以上英宗,他英明在哪裡了?最可憐的還是于謙,一生忠義,為國為民,卻成了政治的犧牲品。我覺得朱祁鈺還是太心善了,如果和趙構一樣打死也不迎回太上皇,那麼我想他也許會是一個英主,而不是這樣的草草收場。


楚風說歷史


景泰八年正月(公元1457年)的一個早上,天剛矇矇亮,明代宗皇帝正在宮女的伺候下更衣起床,忽然大殿外一片嘈雜。他聽見了召集大臣的鐘聲。

代宗正在納悶,是誰在召集大臣?是內閣大臣于謙嗎?於是他詢問左右的太監。太監們告訴他,是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鎮在召集大臣。景泰帝一瞬間就明白了英宗已經復辟,於是連聲說:“好!”。


鼓鐘鳴,群臣百官入賀。景皇帝聞鐘鼓聲,問左右雲:“于謙耶?”左右對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

此刻代宗百感交集,往事一幕幕浮現眼前。

撿來的王爺。

1433年,明宣宗朱瞻基病危,派人將朱祁鈺母子召到宮裡,對自己的母親反覆交代要善待她們,然後一命歸西。

這朱祁鈺就是日後的代宗皇帝,而他的母親原本是王府上一個婢女,宣宗被婢女的美貌和溫柔善良所吸引,就把秘密把她安置在一個離皇宮不遠的地方,沒多久生下一子,賜名朱祁鈺。但因為出身低賤,依舊不能回宮。


直到宣宗駕崩,朱祁鈺才得以回宮,朱祁鈺被封王,母親為賢妃。賢妃母子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偷偷摸摸在那個牢籠一樣的深宅大院度過了,做一個沒有身份的私生子了。誰知道天上掉下一個“王爺”,他成為了大明朝名正言順的皇子,這也太出乎意料了!

可是,更讓他們想不到的事還在後面。

撿來的皇帝。

1449年7月,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被瓦刺俘虜,明軍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史稱“土木堡之變”。

消息傳來,舉國震動。

當時的皇子朱見深剛剛兩歲,為了安定人心,太后讓英宗唯一的弟弟代理朝政。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合適皇帝人選的明朝,眾退朱祁鈺當了皇帝,領導北京保衛戰。


就這樣,朱祁鈺推到了前臺,稀裡糊塗做了皇帝。建立年號“景泰”,史稱“明代宗”。立英宗的兒子為太子。

按照太后的意思,明代宗這個皇帝只是暫時替代明英宗,江山終究要回到英宗一系。

但是人對於權力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面對著皇帝這種極致權力,又怎麼願意拱手讓人?繼位沒多久,景泰帝就把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廢掉了,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雖然朝中有不少想為英宗說話的人,可是縣官不如現管。在現任皇帝的淫威之下,滿朝文武噤若寒蟬,誰也不敢為英宗說話。

更令人氣憤的是——土木堡之變一年之後,明英宗回來了!可是此時他的身份已經變成了“太上皇”,因為紫禁城已經換了一個主人了。

明代宗給了明英宗很好的安排——囚禁。他把明英宗和錢皇后一起囚禁在了紫禁城一個偏僻的住處(南宮),外面用鐵鎖鎖上。每天不允許英宗夫婦離開院子一步,甚至連基本的飲食供給都不能滿足,錢皇后不得不靠做針線送出來賣來補貼家用。

就這樣,英宗夫婦被親弟弟朱祁鈺囚禁了整整七年。

奪門之變

七年之後的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了。

可是在明代宗病重之前,他的兒子已經先他一步離去,皇位再次陷入了沒有接班人的境地。

朝廷裡的主流民意,是擁立前任太子,英宗的兒子朱見深。還有一些人認為應該擁立代宗的叔叔襄王。但無論擁立哪個,他們都是合法的繼承人。

但如果擁立合法繼承人,那麼沒有人能夠在皇位更迭中得到利益。於是,一些野心家開始蠢蠢欲動了。

朱祁鈺病危之後,掌管皇城守衛的武將石亨,奉命面聖。在面聖之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景泰皇帝馬上就要不行了。

但是無論接班人是誰,都是文官決定的,輪不到他一個武將說話。所以,為了能在接下來的皇位更迭中為自己爭取一些利益,石亨決定鋌而走險:他找來了自己的好朋友掌管京城禁軍的都督張鞁和宦官曹吉祥商議。三個人商議之後的結論是——迎立被囚禁的明英宗朱祁鎮,幫助他復辟。

因為武將和太監都是在政治體制之外的人物,政權更迭他們本來得不到什麼利益。但迎接明英宗屬於典型的政治賭博,英宗一定會感謝他們。


後來,他們拉上了在朝廷裡被排擠的文官徐有貞一起參與他們的密謀。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夜晚,一群人帶領京城禁軍,以瓦剌襲邊,保衛京城為名進入京城和皇宮。

一群人拆開南宮的牆,迎接出明英宗。明英宗在得知眾人來意之後果然大為感激,挨個詢問“功臣”們的名字,以示不忘報恩之意。眾人擁著英宗進入上朝的奉天殿,由徐有貞宣佈:“皇帝病重,現在太上皇真是復辟”。

群臣雖然極其驚訝,但是明英宗本身也有皇位繼承權,復辟雖然不太合理,但是從宗法上是過得去的。而且,在參與政變的軍隊的逼視下,眾大臣也只好跪拜,承認英宗復辟了。

當景泰帝聽說英宗復辟時,他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只能用三聲“好”,來等待著哥哥對自己的懲罰了。


小約翰


實際上,景泰帝在連聲稱好之前,還說了別的。《復辟錄》中相關的記載是這樣的:景泰帝聽到明英宗登基的鐘鼓之聲遠遠傳來,問身邊的人:“于謙耶?”

左右對曰:“太上皇帝。”

景泰帝曰:“哥哥做,好!”

那麼,景泰帝為什麼這麼說呢?個人認為,原因有這樣幾個:

第一,是最淺表的原因,就是景泰帝明白自己大勢已去,一切已成定局,所以連聲稱好,也算是一種表態,除了這樣,他還能做什麼呢?

第二,哥哥明英宗復位,比起其他的選項,爭論最大,對景泰帝最不利。但起碼不會引發巨大的動盪和混亂,所以景泰帝會說“好”。

奪門政變之前的形勢是:景泰帝膝下無子,皇太子之位空虛。另一方面,太上皇明英宗被軟禁在南宮,他的兒子、原來的皇太子朱見深也在景泰三年被廢掉。

所以,當景泰七年冬天景泰帝病重之後,大臣們感覺到了皇位的危機,急於確立皇儲,以防萬一。當時私下裡有過幾種方案,一種是請廢太子朱見深監國,然後再迎請太上皇回到大內。這個方案傾向於朱見深,一旦景泰帝駕崩,由他繼位,明英宗仍然做太上皇。

另一種方案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的五兒子,籓地原本在長沙,後來改到襄陽。

襄王沉穩,有智慧,名聲好。當初明宣宗去世時,皇太子朱祁鎮只有八九歲,有一種觀點是讓他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繼位。張皇后權衡之後,最終還是讓皇太子朱祁鎮做皇帝,就是明英宗。

現在又有人提到了襄王這一枝,而且有傳言說,王文、于謙、太監王誠等人都支持這個選項。

天順元年正月十七日的深夜,石亨、張靰、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發動奪門政變,迎回南宮中的太上皇,推上皇位。可以說,石亨等人這樣做,也是現實、可行的一種選擇。

從景泰帝的角度來看,哥哥明英宗恢復皇位,比起朱見深、襄王世子的選項,表面看更可以接受。但是,明英宗恢復皇位,從皇位傳承的角度來看,意味著對景泰帝八年來皇位合法性的一種否定,所以景泰帝才會不明不白地死去。

耐人尋味的是,景泰帝聽到政變的消息,第一個懷疑的人竟然是于謙。他應該不是懷疑于謙自己做皇帝,而是誤以為是于謙主導了這次事變。這種懷疑本身,對於謙不公平,也說明君臣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起碼的信任,他們出事、落敗也就是必然的了。


於左




朱祁鎮和朱祁鈺只有兩兄弟,因為明宣宗朱瞻基只生了這兩個兒子。哥哥朱祁鎮是孫皇太后的嫡子,比弟弟朱祁鈺大一歲,弟弟不是皇太后的兒子。他們的父親朱瞻基只活了37歲,朱祁鎮9歲登基做皇帝,馬上封弟弟朱祁鈺為郕王,兄弟倆感情相當好。

正統十四年,公立1449年,22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來犯的蒙古人,命令21歲的弟弟朱祁鈺率百官在北京居守,相當於是監國,這體現了哥哥對弟弟極大的信任。一個月後,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為了應對局勢,兵部左侍郎于謙等人擁立朱祁鈺為皇帝,朱祁鎮變成太上皇,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一切麻煩從此而起。

朱祁鈺當上皇帝不久,蒙古人就要送朱祁鎮回來當皇帝,朱祁鈺當然不同意,只好周旋。一年後,于謙建議還是要把明英宗朱祁鎮接回來,皇位已經定了,您還是皇帝,太上皇回來還是太上皇。朱祁鈺這才把哥哥接回來。朱祁鎮回到北京後,被關進了南宮。其間不斷有大臣和親王上書,建議朱祁鈺要經常去看望哥哥,不能那樣對哥哥,哥哥當年對你這麼好,不能以怨報德。朱祁鈺堅決不去看哥哥。

太子還是哥哥的兒子,這如何是好?朱祁鈺於是和大臣們說,父有天下,故當傳於子。在朱祁鈺的運籌帷幄下,成功廢掉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這下,朱祁鈺滿意了。可是老天爺不滿意,第二年,朱祁鈺的太子就病死了,此後再也沒有兒子,一直生不出兒子,而南宮之內的哥哥,像母雞下蛋一樣,過一兩年生個兒子,過一兩年又生個兒子。



既然朱祁鈺沒有兒子,那大臣們又紛紛上書,要求朱祁鈺重新將原來的太子立為太子。朱祁鈺當然不同意,他還在等生出親兒子,畢竟自己才二十幾歲。有個叫鍾同的御史說,皇上,您太子死了,這是報應,不要再犯錯誤了,趕緊復立朱見深為太子,這是天命。結果鍾同被朱祁鈺下令亂棍打死。過了不久,朱祁鈺的皇后又病死了。再過了不久,朱祁鈺自己染上重病,再不久大臣們擁立哥哥朱祁鎮為皇帝。

朱祁鈺知道哥哥復位後說好,意思大概是:這皇位本來就是哥哥朱祁鎮的,我只是個打工仔,為了這個皇位,七八年來自己整天精神交瘁,兒子死了,老婆死了,如今物歸原主,總算解脫了。


坐看東南了


如果歷史的記載是真的,那麼很可能是景帝最後認命了,那三聲好,是對命運的屈服。

景帝的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哥哥親征,結果被俘,自己受命於危難之際,卻力挽狂瀾。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當時景帝稱帝時,孫太后還下了一道詔書,朱見深為皇太子,而不是景帝的兒子!也就是說,你景帝只是個代替,最終皇位還是要還給你哥哥!

這特麼的換誰也不願意啊,尤其是景帝還打了勝仗,憑啥?

於是他把太子給換了,於是他把回來的哥哥軟禁了。最高權力面前,啥親情都是狗屁。也許他哥哥覺得回來已經很知足了,但是景帝給他哥哥的待遇是很差的。所謂的太上皇,也就是個高級囚犯而已。史書上記載著這麼個故事,英宗軟禁的地方有片樹蔭,英宗沒事幹,就喜歡去乘涼。結果有個小人給景帝打報告,說是那鬼地方可能埋伏著奸人,景帝立馬派人把樹剷平了。

但是上天看不下去了,收走了景帝唯一的一個兒子朱見濟。

這下完蛋了。

本來很多人對於景帝對他哥哥的態度就是有看法的,如今更是群起洶洶了。景帝惱火之餘還忙著夜裡加班加點再生個兒子,一來二去就病危了(靠,如今特麼的杜蕾斯都不夠用,打胎還得排隊,哎)

通往權力的道路上,永遠有人想走捷徑。於是就奪門之變了。

最後景帝慨嘆了三聲好,很可能是他對命運的屈服。也許在他內心,在自己病危沒有兒子時,也動過把皇位還給哥哥的念頭,但是萬一自己好了呢?再說,皇帝怎麼可能承認錯誤呢?景帝並不是一個特別厚黑的人,如果是的話,明英宗全族都不可能保存下來,也就是他這種不夠厚黑的特點,決定了他一生的悲劇。

最後慨嘆一句,朱祁鈺,但願你轉世投胎,生生世世都不要投胎在帝王家!


笨笨熊QIQIXIXI


這天早晨,天矇矇亮,景泰帝虛弱地躺在龍榻之上,不遠處突然傳來了“當…當…當…”的鐘聲。

這個聲音,景泰帝再熟悉不過,這是催促大臣上朝的鐘鼓之聲,類似於上課鈴聲。


景泰帝大驚失色,現在還沒到上朝時間,是誰這麼大膽,膽敢亂敲鐘呢?活膩了嗎?

轉而之間,景泰帝突然想到了,有人密謀篡位了,現在他得了重病,日薄西山了,正好讓別有用心之徒鑽了空子。

景泰帝第一個懷疑的是于謙,因為他大權在握,朝中大小官員都聽他的,景泰帝有力無氣地問宦官:“是于謙乾的嗎?”

宦官搖了搖頭,說道:“謙哥在燙頭。”

景泰帝又問道:“那是誰?”

宦官小聲說道:“是太上皇!太上皇復位了。”

景泰帝嘆了口氣,連聲說道:“好,好,好!”

景泰帝茫然地望著皇宮的方向,出神。


景泰帝聽說了明英宗復辟了,為何連說三聲“好,好,好”呢?到底好什麼好呢?

其一,位歸原主。

本來這個皇位就是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危在旦夕,朱祁鈺才被扶上了皇位。

後來,哥哥朱祁鎮又被放了回來,朱祁鈺不願意將剛捂熱的皇位交給朱祁鎮,於是將朱祁鎮關了起來,一關就是七年之久。現在,朱祁鎮復位了,取回了本屬於他的東西。

其二,兒子死了。

朱祁鈺有過一個兒子,叫作朱見濟,朱祁鈺坐穩了皇位之後,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廢掉侄子朱見深,立朱見濟為太子,當年,朱祁鈺為了達到目的,甚至不惜動用小金庫,大肆賄賂朝中重臣。


可是,天意弄人,朱見濟福薄命薄,立為太子之後,第二年就病死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朱祁鈺哀痛不已,這是他唯一的骨血啊!

其三,不是謙哥乾的。

聽到外面嘈雜一片,起初病榻上的朱祁鈺以為是于謙乾的,倘若是于謙乾的,那麼麻煩大了,明朝皇權極有可能旁落“於”家。

因為當時的于謙大權在握,身居高位,乃兵部尚書,北京保衛戰又積攢了較高了人氣,威望極高。

當聽說不是于謙乾的,朱祁鈺長舒了一口氣,不管怎麼樣,這個皇權還是老朱家的。


其四,心存愧疚。

朱祁鎮被放回來之後,隨即被關押了起來,一關就是七年,坐了七年有期徒刑,這日子真的太慘了,朱祁鎮又沒啥過錯,憑啥把他關了七年啊?


一半秋色


因為朱祁鈺很欣慰

景泰帝朱祁鈺這一生,都很悲慘,事事不如意

1449年,他大哥朱祁鎮跑去打瓦剌,結果土木堡一戰覆滅,自己也成了俘虜。皇帝被人逮了,敵寇又大軍壓境,大明王朝該怎麼辦?危急時刻,群臣商議,另立新皇。備選帝王有兩個,一個是當時還是郕王的朱祁鈺,一個是朱祁鎮的太子兒子朱見深

如果按照宮廷劇本走,朱祁鈺應該屢翻算計,弄死太子侄子才對。可惜這郕王打死不幹,只想勉為其難的做個監國王爺,做皇帝純屬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幹

史書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大約是1449年8月某天,朝堂正爭吵著,忽然一名大臣舉起老拳,錘向了錦衣衛指揮使馬順。一人帶頭群人跟進,文武大臣就這麼打起來了,當場打死馬順,還有一個叫王山的,打鬥過程中,朱祁鈺想躲,可當時的兵部侍郎于謙硬拉著不讓

事後不久,朱祁鈺就登基了,誰能說不是被嚇的?

1452年前後,這皇位坐了幾年感覺還行

朱祁鈺就想廢掉朱見深,立自己兒子朱見濟做太子,把皇位留給自己這一脈。為此賄賂太監,賄賂群臣,還向大臣們賣委屈,當初朕不想當皇帝,是你們逼的,現在朕想立個太子,你們還不讓,朕委屈……

好不容易求得大臣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立了自家兒子做太子,可朱見濟早夭了。事後,有大臣評價,“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翻譯成人話就是,你朱祁鈺就是個替代品,想不該想的,死兒子就是下場

皇帝當成這樣,還能再憋屈點不?

到了1457年,奪門之變,病重的朱祁鈺聽到外頭新皇登基鐘聲時,心裡頭很沉重,這一生真衰,命不保也就算了,連朱家的江山都丟了。問左右,是于謙登基了吧?左右回答,是太上皇復位了……

聽到這,朱祁鈺很欣慰,是哥哥就好,朱家的江山沒丟,連說三聲好!


靈石蘊珠寶


朱祁鈺終於在病榻上結束了自己的帝王人生,他本無意帝王之位,最後卻受帝王之累,他的內心不知最終是否走向了平靜。

明英宗朱祁鎮和他的弟弟景泰帝朱祁鈺的故事我們都不陌生,這對可以說是“生死的冤家”,其命運的起伏也頗具戲劇性!

哥哥朱祁鎮復位了,此時身為皇帝的朱祁鈺說了三個“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1. 第一個“好”,確認了還是朱家的天下!根據史書《復辟錄》記載,在景泰皇帝窩在病床上,聽到宮外傳來的聲音,那是有人登基的聲音,他知道有人直接越過他登上了皇位,於是他就問身邊的人“于謙耶?”,他們告訴景泰帝說是“太上皇帝”,爾後朱祁鈺說了“好、好、好!”。朱祁鈺以為還是于謙的主謀推翻自己的帝位,結果到最後還是哥哥朱祁鎮回來了,那樣為好,自己就把皇位還給他好了!
  2. 第二個“好”,明白了自己戲劇的一生。第一個好字,景泰帝知道了答案,也明白了這一天終於到來。自己沒有子嗣,朝臣們也早已自作打算,自己曾經不願意當這個皇帝,最後卻不得不被皇帝之位所累,真是可笑,我想,躺在床上的朱祁鈺突然明白了自己這回到原點的7歲,如同“黃粱一夢”一般!


  3. 第三個“好”,帶著遺憾和無奈,做完這個帝王夢。是的,當哥哥御駕親征命令自己當監國的時候,朱祁鈺並沒有想到自己可以成為皇帝,當哥哥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做了階下囚時,自己也並不想當什麼皇帝,只是為了大明王朝,自己就必須扛起這份擔子,可是之後,自己突然就捨不得這至高的權力――皇位了,可是自己並沒有合法的繼承人,真是“天道好輪迴啊”,就如同夢一場!


我想景泰皇帝朱祁鈺之所以說了幾聲“好”字,是因為他的皇帝夢就是和哥哥朱祁鎮的糾葛,最後他釋懷了,也放棄自己的皇帝夢!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當皇帝,病重的景泰帝朱祁鈺聽到這個消息後,連聲說“好”的事情,記載在明朝楊瑄寫的《復辟錄》裡:鼓鐘鳴,群臣百官入賀。景皇帝聞鐘鼓聲,問左右雲:“于謙耶?”左右對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

看到這一段記載後,後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朱祁鎮奪取了朱祁鈺的皇位,為什麼朱祁鈺還說好呢?他這個“好”字裡,包含了哪些意思呢?

(朱祁鈺劇照)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

一、放心的“好”。

鐘鼓敲響,是意味著皇帝上朝的。朱祁鈺聽見了,自然知道是上朝的聲音。當時他問的第一句話是“于謙耶”,當侍衛告訴他是朱祁鎮的時候,他說了這個“好”字。

這裡我們必須要注意到,朱祁鈺為什麼會問“于謙耶”?要知道,于謙只不過是一個大臣,在沒有湊請皇帝同意的情況下,他是沒有權利召集百官上朝的。而這時候卻聽到了上朝的鐘鼓聲,我認為,朱祁鈺第一反應是于謙奪位了,于謙把皇位給他奪了!最後聽侍衛說是朱祁鎮的時候,他說了一句“哥哥做,好!”這話太明確不過了。顯然,皇位雖然也是被奪去了,但奪位的是朱祁鎮,並沒有落入于謙的手中,所以朱祁鈺大大地放心了。

我們知道,于謙是一個了不起的忠臣,他從來都沒有僭越的表現。朱祁鈺表面上,也對於謙非常尊敬,凡事都會徵求于謙的意見。但是,朱祁鈺其實也是很猜忌于謙的。畢竟於謙通過北京保衛戰,挽救了大明。所謂“功高震主”,在朱祁鈺的心中,對於謙其實一直是很提防的。

(于謙)

二、心酸的“好”。

朱祁鈺當皇帝的經歷,實在是讓他很心酸。本來他也沒想過要當皇帝,是哥哥朱祁鎮做事孟浪,強出頭,要去御駕親征,結果被瓦剌抓去了。朱祁鈺臨危受命,接過大明的挑子,在於謙等大臣們的擁戴下,積極備戰,力挽狂瀾,打敗了瓦剌。

朱祁鈺也因此坐穩了皇帝之位。就算後來,瓦剌耍陰謀,把朱祁鎮放了回來,朱祁鈺其實也並沒有當回事,把朱祁鎮監視起來就可以了。

接著,朱祁鈺便準備換太子,把太子之位換成自己的兒子。這件事,後世對朱祁鈺批評得比較多。不過,從朱祁鈺的角度來看,他其實是理直氣壯的。雖說江山本來是朱祁鎮的,但朱祁鎮差不多算是把江山弄丟了。若不是他朱祁鈺的努力,江山能保住嗎?所以,這一份江山,就算得上是他掙回來的。既然是他掙回來的,傳給自己的兒子,也就無可厚非。所以他頂住壓力,堅決換掉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換成自己的兒子朱見濟。

然而,朱見濟沒有那個福氣,當太子才一年就夭折了。

朱見濟雖然是朱祁鈺的獨子,但只要朱祁鈺還活著,生兒子的機會還是有的。哪知道朱祁鈺儘管很努力,但一直沒能再生兒子,而且很快就病了,而且病得很重。這樣一來,朱祁鈺真算是白忙活了一場,江山顯然不可能再在自己的一脈傳遞了。

朱祁鈺全部的心酸,就包含在那個“好”字裡面。

(朱祁鎮劇照)

三、討饒的“好”。

朱祁鎮已經復辟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朱祁鈺就不是皇帝了,又重新從皇帝變成了大臣。

是大臣,就只得跪拜他哥哥,在他哥哥的手下幹活。

從高高在上的皇帝,變成向人跪拜的大臣,就算朱祁鈺想得通,其實也不行啊。因為他不是一般的大臣,他在朱祁鎮的眼裡,是曾經奪過他皇位的人,是曾經囚禁過他的人,是曾經廢了他兒子太子之位的人。除此外,還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有可能再奪他皇位的人。所以,朱祁鎮對朱祁鈺是又憤恨又猜忌。

在這種情況下,朱祁鈺就是想做一個乖乖聽話、乖乖跪拜的大臣,都已經變成了十分艱難的奢望了。

正因為如此,朱祁鈺必須向朱祁鎮討饒。而他的一個“好”字,也就包含了朱祁鈺滿滿的討饒意味。

但顯然是沒用的。朱祁鎮上臺不久,朱祁鈺就忽然“病重不治”去世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奪門之變中,已經被軟禁多年的明英宗朱祁鎮,在石亨曹吉祥等一些心懷叵測的人的擁立下,最後奇蹟般的又重新奪回了自己的皇位。而明代宗朱祁鈺當時聽說英宗復位,也只是連說三聲好,隨即也沒有任何其他的反應了。

朱祁鈺在這種情況下恐怕也很難說什麼其他的話來,因為朱祁鈺處於一個非常兩難的境地。本來他只是一個藩王而已,因為意外最終當上了皇帝,但是他這個皇位並不穩固,畢竟之前的明英宗朱祁鎮當了多年的皇帝。如果可以的話,他當然想把皇位留在自己家中,能夠實實在在地傳承下去,可是命運跟他開了個玩笑,他唯一的兒子朱見濟在當上太子之後就很快去世了。

而他自己現在也已經病入膏肓,沒有多長時間可以活了。在這種情況下,群臣都紛紛請他傳位給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如果不從個人利益考慮的話,這確實是當前最好的方法,但是由於之前朱祁鈺對朱祁鎮父子的所作所為,所以他實在是很不甘心,同時也擔心來遭到來自朱祁鎮父子的清算。

在朱祁鈺一直沒和眾大臣討論出個結果來之後,朱祁鎮在一些大臣的擁戴下奇蹟般的復位,事實上也是讓朱祁鈺再也沒有了其他的選擇。不過不管怎麼樣,皇位還是在他們家繼續傳承下去,並沒有旁落到其他的旁支,也許這是唯一讓朱祁鈺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情吧。至於朱祁鎮當上皇帝之後會清算他,他已經無法避免啊。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