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共舞,浪漫的融合中總是埋伏著危機

有人說:這電影是《阿凡達》的祖宗


與狼共舞,浪漫的融合中總是埋伏著危機

《與狼共舞》——贏得了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輯在內的7項重獎。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邁克•布萊克的同名小說,它講述的是鄧巴中尉在南北戰爭中立了大功,政府為了褒獎他,給了他任意選擇駐地的特權。鄧巴渴望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於是選擇了遙遠偏僻的西部哨所塞克威克。這裡住著大量的印第安蘇族人。一開始蘇族人對他的到來有著天然抗拒,當鄧巴主動接近和了解他們的生活,並搭救了一個從小在蘇族長大的白人少女後,族人和他之間的關係開始回暖。他得到了一個印第安名字:與狼共舞。鄧巴的騎術讓族人驚歎,他的善良被大家稱讚,和白人少女也日久生情。一次對抗外族入侵的戰爭中,鄧巴更是被封為了蘇族人的民族英雄。然而白人士兵來到這片土地,驅趕蘇族人,捕捉“叛徒”鄧巴,這片樸實的土地慢慢改變了容顏.......


與狼共舞,浪漫的融合中總是埋伏著危機

影片再現了代表著西方主流文化所信奉的人類中心主義和征服、控制自然的思想的白人士兵在西部拓進中征服荒原、驅趕印第安人的歷史,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考察了文化、自然、種族與和平的複雜主題,引發了人們對美國西部擴張和征服中邊疆精神的反思。這部電影在影史上的地位甚為突出,它一改傳統西部片的西方中心價值觀,從以白人為主角的個人英雄主義跳出,而是對北美大陸上白人與原著民之間的文化衝突和相互理解進行探討和思考,使《與狼共舞》成為最具有人類學精神的西部片。


與狼共舞,浪漫的融合中總是埋伏著危機

就像影片中緩緩流動的河流,電影始終以一種溫和的情緒敘述著發生的故事,如評論者說:電影始終是以一種不批判的方式在批判。當凱文.科斯塔納飾演的鄧巴中尉終於得到印第安部落的接納時,部落賜予他新的名字——與狼共舞,其實代表著美麗與荒誕。印第安人何嘗不知道,接納這個外族人,就像與狼共舞一般,危險時時存在。不久之後,這裡將建立一個新的國家,而這個新國家的“人民”卻不包括曾經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件多麼悲涼的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