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测电子(300567):面板检测设备领先者,半导体业务拓展可期

精测电子(300567):面板检测设备领先者,半导体业务拓展可期

公司为国产面板检测设备领先者,依托本土优势承接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红利。

1、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OLED接力扩产

2、面板检测设领先者,大力拓展半导体检测设备

3、海外企业占主导地位,国产品牌加速渗透

1 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OLED接力扩产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区别在于不用液晶和背光板,而是利用一层有机发光材料薄膜通电即实现发光,通过控制红绿蓝OLED子像素的亮度发出不同颜色的光。OLED相对具有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优势,满足新一代显示需求,缺陷为长时间通电高能激发导致更容易发生衰变和老化使用寿命较短、出现闪屏等问题。根据驱动方式不同,分为PMOLED(被动式)和AMOLED(主动式)。

预计到2024年AMOLED渗透率将超过40%。根据HIS预计,2019年全球面板企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356亿美元,其中AMOLED占比31%,到2024年全球面板企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455亿美元,AMOLED占比超过40%。

中国地区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深天马等国产面板厂商成为LCD和OLED新一轮扩产的主力,带动产业链设备公司的订单增长。2019年,京东方在LCD领域开始超过LGDisplay,成为全球第一。检测设备是国产化面板设备中占比最高的品种。国内显示面板设备中国产化率约25%,主要集中在检测(占34.9%)、搬运(占24.2%)、信息系统(占11.4%)、清洗(占8.6%)等领域,相关公司如精测电子、联得装备、大族激光、北方华创、华兴源创等。

精测电子(300567):面板检测设备领先者,半导体业务拓展可期


从面板检测到半导体检测转型,机遇与风险并存。全球面板检测设备每年的市场规模在200亿元左右,半导体前、后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合计接近900亿元,其中前道检测500亿元,后道检测392亿元。无论是前道检测还是后道检测,都是面板检测规模的2倍以上。LCD领域密集的扩产将在2019年以后逐渐减缓,OLED扩产支撑显示面板检测企业享受2~3年左右增长的红利,面板检测企业需要为3年以后的增长动力做前瞻布局,半导体检测领域是比较好的切入点。全球前道和后道检测95%以上市场依然被日本和美国的半导体设备厂商所垄断。国内前道检测企业有上海睿励和精测电子,后道检测企业有长川科技和精测电子。精测电子是国内对半导体前道和后道布局较为完整的企业之一。

2 面板检测设领先者,大力拓展半导体检测设备

精测电子创立于2006年4月,国内平板显示测试领域领先,产品包括模组检测系统、面板检测系统、OLED检测系统、AOI光学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主要客户包括京东方、三星、夏普、华星光电、中电熊猫、富士康、友达光电等。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超过80%。近四年,第一大客户(京东方)销售占比分别为35%、53%、61%、32%。

过去六年收入复合增速58%,净利润复合增速42%。2013~2018年,公司收入从1.4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3.9亿元,复合增速58%;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5亿元增长到2.89亿元,复合增速42%。到2018年,公司AOI光学检测系统、模组检测系统、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OLED检测系统收入占比分别为40%、21%、19%和16%。

精测电子(300567):面板检测设备领先者,半导体业务拓展可期


3 海外企业占主导地位,国产品牌加速渗透

国际环境日益复杂,OLED上游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的进口难度增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面板厂商扩产的步伐,但是国产OLED扩产计划持续推进。继去年京东方成都6代AMOLED线投产后,京东方绵阳6代AMOLED线于2019年7月份一期投产,每月可供应300万个6.47英寸的手机屏。预计重庆和福州B12、B15线将分别为2020年和2021年投产。华星光电T4线预计在2020年投产。深天马、维信诺、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均有产线在2021年投产计划,尽管面临困难,国产OLED扩产进程稳步推进。

检测设备是国产显示面板产业链国产化进展最快的环节之一。精测电子通过收购宏濑光电和台湾光达,引进消化了AOI等检测技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即使如此,目前70%以上的面板检测设备依然依赖进口。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布局优势在于,面板检测设备的积累,武汉地区贴近长江存储的天然区位优势,外延并购后技术消化能力以及大基金的扶持。

【估值与盈利预期】

预测公司2019-20年EPS1.4,1.8元(国金证券)。


智盈1元

http://emhg.emoney.cn/findstock/Home/CofirmOrder/buy.html?proid=ymcpszy&id=392&count=1&openid=&uid=&utype=020401&lecturer=&ordersource=&weixinid=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