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你爸媽工資高,不需要你養老”“阿姨,咱倆不是一家人”

有人說,過日子要糊塗著過,不能太精明,更不能太算計。

愛算計的家庭勢必不和諧,而精於算計的人,更得不到家庭成員的喜愛和尊重。

婚姻是每個人人生中的一道坎兒,對於女人來講,嫁給怎樣的丈夫,嫁入怎樣的家庭,決定後半生是享福還是受苦。

雖然我很反對用婚姻衡量女人一生的做法,但是現實生活中難逃刻板印象,“嫁”與“娶”的觀念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

往常有讀者跟我傾訴,說自己不想做夫家的附屬品,不想因為結婚就失去自己的人格,更不想委曲求全去討好婆家的人。

這也間接說明了,女人在婚姻中的困境確實存在,孃家不是家,婆家也不是家,在這兩者的夾擊下,有不少女人嚐到了婚姻的苦。

“兒媳,你爸媽工資高,不需要你養老”“阿姨,咱倆不是一家人”


讀者薛晴告訴我,剛過完年自己就跟婆婆大吵了一架。

薛晴結婚不到一年,今年去婆家過年,以往大年初三就應該回來,但是今年正巧遇到封路,所以在婆家多待了些時日。

平時薛晴與婆家並無走動,公婆在老家,小兩口在一線城市打拼,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老家。

薛晴的家庭條件很好,沒結婚前,她的父母原本想讓男方在城裡買房,最後瞭解男方家庭條件並不富裕,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看在男孩子極具有上進心的份兒上,老兩口便放心的將女兒託付出去。

所以,買房的事自然落到了女方父母身上,薛晴家在市裡有兩套房,一套父母住,另一套是爺爺奶奶留下來的,只租不賣。

這次為了她結婚,父母便把這套老房子賣掉,又掏錢給小夫妻換了大的婚房。

薛晴每次想到自家父母的付出,都會感動的落淚,她也知道,按照中國傳統來講,婚房是應該男方買的,但是家人深明大義,越不計較這麼多,她的內心越愧疚。

所以薛晴自打結婚以後,對父母更加關愛,不僅日常給父母買菜買營養品,還會固定將自己的工資分一部分出去。

其實父母都有養老金,說是給他們,他們也是存起來留給孩子們花,薛晴只不過想用這種方式孝敬父母,表示感謝而已。

這一切,薛晴的丈夫是知道的,他曾多次說:“咱爸媽為了咱倆幸福,連老房子都賣了,又湊錢給咱買新房,咱多孝順他們是應該的。”

但是這次去婆家,婆婆很明顯對這樣的情況不滿,明裡暗裡擠兌薛晴:“小晴啊,你爸媽有退休金,以後用不著你養老吧?

薛晴沒察覺婆婆的言外之意,單純的回答:“嗯,他們不缺錢,養老的事現在說太早了”。

說完,她就回房了,但是往後的幾天,婆婆始終話裡有話,讓她察覺到了不對。

“兒媳,你爸媽工資高,不需要你養老”“阿姨,咱倆不是一家人”


​二

在婆家這幾天,可把薛晴餓壞了,她是真吃不慣婆婆家的飯,一來婆婆習慣蒸、煮、燉,一弄就弄一大鍋,家裡四口人吃飯,得連吃一個星期才吃完。

二來婆婆做飯鹽多油多,吃慣了清淡口味的她,每次都難以下嚥。

有一次,薛晴實在忍不住,小聲抱怨了一句:“媽,您以後少放點鹽,真的挺鹹的,咱能不能吃點清淡的?”

婆婆當即將筷子撂下,瞥了她一眼說:“有的吃就不錯了,自然不能跟你父母一樣樣樣做的精美,跟吃大餐似的。”

薛晴不解:“什麼意思?這跟我爸媽有什麼關係啊。”

怎麼沒關係,聽說你又是給你爸媽買菜,又是給錢孝敬的,我這怎麼一分都見不著,只知道挑刺?”婆婆急了,語氣也重了起來。

薛晴反駁:“我是他們的女兒,他們經常給我做好吃的送來,我給他們買點東西不是應該的嗎?再說就算他們不照顧我,我照顧他們,給他們養老錢也是天經地義。”

婆婆聞言乾脆不吃了,站起來嚷嚷:“養老?你爸媽都有退休金,你養什麼老,你怎麼不把你的錢給我們,怎麼著,不拿我們當父母啊?

還未等薛晴開口,婆婆補充道:“我們也不要多,你以後給我們打工資的一半過來,你就想吃什麼都能給你做,否則別在這兒挑三揀四的。

薛晴見坐在一旁的丈夫跟公公都沒有插話的意思,兩個人都低著頭,一個蒙往嘴裡扒飯一個玩手機,看來對這場爭吵早有準備。

“兒媳,你爸媽工資高,不需要你養老”“阿姨,咱倆不是一家人”


她也看明白了,婆婆之所以知道這些,肯定是老公在中間傳話,蓄意挑撥了。

當即仰著頭不客氣地問道:“人跟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相互的,我結婚的時候,我爸媽把老房子賣了又添錢給我買房子,你們家拿一分錢了嗎?

婚後我爸媽來幫我們打掃衛生,又買菜又洗衣,你們關心過我們小兩口的生活起居嗎?

前兩個月,你兒子胃病住院,是我父母去伺候他,管他一日三餐,你們有過一個電話一聲問候嗎?

你們統統都沒有,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如今要錢的時候理直氣壯,付出的時候別往後躲啊。

薛晴這三個問題問出,婆婆像是被噎住了,半天說不出話,連在一旁“看熱鬧”的丈夫,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了耳朵。

“兒媳,你爸媽工資高,不需要你養老”“阿姨,咱倆不是一家人”


“反正,反正你爸媽有養老金,不需要你養老,你們得先顧著我們這邊,我們是農村的,就得靠兒子、兒媳婦養”,婆婆翻來覆去叨叨這句話。

公公也忍不住在一旁附和:“是啊小晴,我跟你媽沒存幾個錢,得需要你們資助。”

薛晴瞥了一眼一言不發的丈夫,略微有些心灰意冷,腦中一瞬間閃過許多片段,有剛結婚時父母的叮囑,有婚禮上母親的眼淚,還有宣誓時說一輩子會保護自己的丈夫。

但是如今,自己卻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她有些想哭,卻堅韌的忍住了眼淚,用最平靜的語氣說道:“叔叔,阿姨,你們別說了,咱根本就不是一家人。我錯嫁了,如今就改。

話畢,便打電話給社區,開了相關證明,連夜開車回家了,回家就準備離婚事宜。

薛晴跟我說了一句堪稱經典的話:“

不怕公公婆婆貪心,就怕丈夫沒擔當。

這婚,看來是離定了。

其實,從法律上來講,公婆的贍養跟兒媳婦沒有關係,可從人情來講,兒媳婦為公婆養老是約定俗成,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逃不開一個定理:誰付出的多,誰得到的就多,不以任何人的身份為轉移。

真心希望所有在婚姻中有困惑的人,都可以明白“以心換心”的道理,別一味地付出,還討不到好。

“兒媳,你爸媽工資高,不需要你養老”“阿姨,咱倆不是一家人”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向兒媳婦索取的婆婆?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