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志短,志短人窮,你品,你細細品。

在心理學領域有一種心態叫“稀缺心態”,即你越覺得自己缺什麼,就會越在意什麼。而事實卻往往是:你越在意什麼,就越缺什麼。

稀缺心態,又稱“稀缺俘獲大腦”、稀缺思維,是由事物稀缺形成的一種稀缺心態,而且這個過程是無意識的。

當我們的大腦被稀缺俘獲的時候,我們會專注於解決稀缺狀況,比如當你陷入沉重的債務危機,為每天的一日三餐發愁的時候,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解決這個問題上了,這個時候跟你談長期發展和理想在你眼中都是華而不實的,你不可避免的就會產生管窺效應,就只能看到管子裡面那一小片天地,也叫隧道效應,當你進入一個隧道你能看到的就是隧道出口那點光線,就是解決欠款和吃飯,與這個需求無關的所有機會你都毫無興趣,就像見樹忘林。

人窮志短,志短人窮,你品,你細細品。


中文裡面有個詞可以很好的詮釋稀缺心態,就是人窮志短,指的是人在貧窮的時候往往不敢想太長遠的事情,也不願做那些短期無收益長期有發展的事業。

志短人窮,指的是如果你只做眼前賺快錢的事情,而不做短期無收益長期有發展的事業,你就不可能變得富有。

人窮志短、志短人窮,相剋相生,週而復始,所以窮人容易惡性循環的窮下去,就像掉進一個陷阱久久不能自拔。

人窮志短,志短人窮,你品,你細細品。


相反富人則可以從長計議,甚至可以不為賺錢而工作,但往往能夠收穫更大的回報,這也許就是窮的越窮、富的越富的根本原因。

當然,窮人也是可以變為富人的,因為許多的富人都是從窮人過來的,但這個過程肯定是不容易的,就像一個高難度的闖關遊戲,需要決心、耐心和毅力,不斷的自我挑戰和長時間的自我管理、自我驅動……所有這些都是令人不適的感受,能夠長期堅持非常困難,只有少數人能夠做到,所以成功尤為珍貴,失敗則比比皆是。

我們要給一個人一筆錢非常容易,但要拓寬他的認知和提升他的心智則非常困難,非得他自己去經歷去探索不可,一個人靠自己創造的財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此人的認知水平和心智成熟度,錢只是這些素質的一個結果和體現而已,你把他的錢拿走,用不了多久他還會創造更多的金錢,因為沒有人能夠拿走他的思維和認知。

黑格爾曾經說過:無知者是不自由的,因為與他作對的是一整個陌生而又黑暗的世界。

還有一句話說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來自於認知完善,你賠的每一分錢也都源自於認知缺陷。你去觀察一下身邊那些做投資賠錢的人,大多都是急於賺快錢貿然進入陌生領域的人,他們對這個領域並沒有深入的瞭解和自己的認知,僅僅是因為想賺錢解套而慌忙入坑,殊不知被套的更緊。那些在一個領域深鑽多年的專業人士,很難對他不熟悉的所謂高額回報動心,上當的往往都是貪錢求快又缺心眼的人。

人窮志短,志短人窮,你品,你細細品。


人窮志短,志短人窮,你品,你細細品。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年輕人認知的拓展和心智的提升遠比賺錢要重要的多。有了認知和思維,沒有錢可以創造錢,沒有認知和思維,給你錢你也守不住,更別提把它變更多,因為有漏洞的水桶是灌不滿的。

如果你能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問題,成功其實就是認知完善和心智成熟的結果,認知完善是你大腦裡面有關於某件事物豐富的概念和認識,比如市場分析、商業模式等;心智成熟是你有把這個認知輸出為結果所需的行動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比如決心、耐心、毅力等。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認知完善和心智成熟缺一不可!

有的人說起來頭頭是道滿腹經綸,但最終一事無成,因為雖然他們認知完善但心智不成熟,想法很多也很好,但沒有行動力和耐力,所以等於空想。另一些人心智成熟,吃苦耐勞勤勤懇懇,做事也能堅持,但還是一事無成,因為他們認知不完善,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出力不出功,由此可見王陽明先生知行合一四個字價值千金啊!

成功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每天進步一點點,用志向拓展財富,以財富滋養志向,讓自己早日進入不為錢工作的正向循環裡,你會發現當你邁過了不為錢工作的那個臨界點,原來賺錢並不想你想象的那麼困難。

無論是一個職業,或是一項事業,毫無疑問都需要練習,成功也不例外,對於奧運射擊冠軍來說脫靶是小概率事件,對於普通人來說,命中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也就不會急著去賺錢了,而賺錢也會變成一件既困難又簡單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