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后,历史上那么多的地方官都去哪里了?

梦想努力乐观


这里要分两段说,溥仪退位之前辛亥革命一直没结束,所以最后的官员都哪去了,一是辛亥革命时的官员,二是溥仪正式退位后的官员,其实清朝末期的官员分三派,一是顽固派,封建思想不愿改变的,二是立宪派,载沣摄政后,一直在加速推进立宪,只是时间不等人,革命提前爆发了,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忠于满清但又支持立宪的官员,三是革命党,这部分是以推翻满清为目的存在的。

最后一任伊犁将军志锐,不愿起义被杀。

辛亥革命爆发后,忠于清廷的顽固派与革命党作对,有的被杀死,比如闽浙总督松寿兵败自杀,伊犁将军志锐被杀,甚至有些开明的大臣,比如安徽巡抚恩铭被杀,直隶总督端方被杀,四川总督赵尔丰被杀,广州将军凤山被炸死,湖南提督黄忠洛被打死等;有的躲起来,比如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隐居青岛,云贵总督李经羲隐居上海,江宁将军铁良和两江总督张人骏都是顽固派,这俩人死守江宁,与革命党打仗,后来丢了官,逃往上海避居;有的逃往国外避难,比如湖广总督瑞澄逃往日本,两广总督张鸣岐逃往日本。

立宪派张謇,溥仪退位诏书就是他起草的,他也是近代实业家,教育家。

是立宪派的满清官员,相当一部分选择了脱离清王朝,附从革命的抉择,比如浙江谘议局的副议长,代表浙江进京请愿立宪的沈钧儒,四川咨议局议员,领导四川保路会的张澜,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湖南谘议局议长谭延闿,给溥仪写退位诏书的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张謇等人,在革命爆发后积极参与其中,当然很多立宪派本是官员,有些权力,在革命胜利后争夺新政府的权力,总的来说,满清的立宪派官员为瓦解清王朝起了促进作用。

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清亡后居青岛,后出来编《清史稿》。

本就是革命党的官员,自然不用说了,许崇智是福州陆军第十镇协同,领导福州起义,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在南京起义,周应时在南京陆军学校响应起义,湖南新军四十九标参王隆中攻克巡抚衙门,打响湖南起义,革命党人蓝天蔚,他是北洋第2混成协协统,辛亥革命爆发时,发起滦州兵谏,后来赴关外,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临时政府成立时,蓝天蔚担任参谋总长。

最后一任安徽巡抚朱家宝,旧官僚,溥仪退位后不甘心,被袁世凯压制后妥协,后来曾响应张勋复辟。

而溥仪退位之后,国家和政府机构并没有停摆,全国就皇帝一人闲置了,所有在职官员均被临时政府接收,除了剪辫子改称呼等一系列外,工作照旧,连皇室成员的福利该有的都还有,全国的官员基本还算老实,有不甘心的遗臣也是暗地里活动,极少有上窜下跳的,比如陕甘总督长庚,溥仪退位了他还带着人与革命党人周旋,被溥仪令人扣到了北京,还在跟革命党人不依不饶的安徽巡抚朱家宝,也被袁世凯密信制止。


图文绘历史


说起来很气人,皇帝换了,但是,地方官很多都没换。

清朝灭亡后,只有皇帝和部分满清贵族被撤职了。而那些原来的汉族地方官,大都留在了原任。

例如,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辛亥革命时,“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然后,摇身一变,成了民国政府的江苏都督。这件事,鲁迅也曾写文章讽刺他。

满清最后一位直隶总督张镇芳,成了河南都督兼民政长。

当然,也有清朝死忠,四川总督赵尔丰,被处死了。陕甘总督升允,带兵和革命党死磕,失败下野了。两广总督张鸣岐,失败跑路了。

不过, 以上都是总督级别的高级官员。而中下层官员,能留在原任的,大都会选择留下来。哪怕是换个职位,也会继续给民国政府做官。毕竟,民国本来就是革命党和守旧势力一起建立的。只要不反革命,就算是八旗遗老,也能留下来继续当差。

例如:民国的陆军上将荫昌,满洲正白旗人,在清朝出任过很多大官。民国国史馆总编辑赵尔巽,曾任清朝的东三省总督。

而且,袁世凯在当总统后也下令了,各省官员必须响应革命。也是因此,大家都一起摇身一变成了民国官员。知县变县长,学政变教育局局长,知府变市长,等等。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清代皇帝退位后,大部分清朝官员改头换面成为了民国要员,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袁世凯了,他成了中华民国总统。他手下的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号称北洋龙虎狗的三位转瞬成了民国官员,其中冯国璋还做过总统,段祺瑞当过总理。辛亥革命只有极少数的清朝官员被杀,比如山西巡抚陆钟琦全家被阎锡山灭门。还有官员是支持辛亥革命的,比如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宣布独立,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总之,清帝退位后,前清官员大部分摇身一变成为民国要员,一部分下野,只有极少数被杀。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大多如此,官员们换个主子一样做官,有些甚至比跟着就主子干发展的更好。



国家网文化


你好,我是笑猫,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博一采取了优待的政策,皇帝的尊号不变,也就是说别人见到他,还得叫他皇上,允许他们住在皇宫里每年从国家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博仪等人的生活费。

后来张勋兵变,12岁的宣统复辟,很多的一老一少回到他的身边,可惜皇帝只做了12天就被段祺瑞等人赶下了台。之后住在皇宫的冯玉祥控制了北京,把博仪赶出了皇宫。

满清灭亡后,有的人仍不肯善罢甘休。郑孝胥怂恿溥仪前往东北投靠日军,溥仪也接受了他的意见,没想到投靠了之后,却成为傀儡。

在溥仪靠日军的选择上,溥仪的师父是极力的反对,但是反对无效,一气之下回到了老家,在老家开办起教育。

段祺瑞把溥仪赶出皇宫后,那些前清的遗老遗少一部分跟随溥仪工作了很多年,还有一部分回家做了财主,只有少部分年轻的中低级官员投入到了北洋或者革命党的阵营中。


笑猫历史


树倒猢狲散,各有各自的出路。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在清朝灭亡后,原来清朝各级的官员在公司倒闭之后,也是各自找各自的出路。

借势闯荡

聊一聊走这条路的代表性人物——袁世凯和张作霖。

袁世凯可以说是清朝末期的大臣,在清朝灭亡的时候,站到了革命的一方,最后成为了大总统,混的风生水起;张作霖张大帅,虽是军阀,但早年间的时候做过土匪,后来被清政府招安,清朝灭亡之后,张作霖崛起于东北,一步步走向权势巅峰。



也有铁杆儿

作为晚清时期的一任总督,张勋在清朝灭亡之后,仍然是清朝的铁粉,还率领着自己的“辫子军”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辟”,想要把破产的公司挽救回来,但是,现实告诉了张勋,这个公司破产的彻彻底底,死灰复燃是不可能的了。在后来复辟失败之后,这位“清朝铁粉”也彻底的离开了政治舞台。


选择退休

当然,还有选择退出官场,不过问政事的,安安稳稳的过着退休生活,不趟浑水,之前有些家底儿的,还能过过富家翁的生活。


总结

人生百态,清朝灭亡的之后的原班官员们,自然也各有各的活法,有借势继续留在官场的,也有孤注一掷的,也有钻空子的,亦有退场的。


說与山鬼聽


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溥仪采取了优待政策,皇帝尊号不变,也就是说别人见他还是要叫他皇帝,允许他们住在皇宫。每年从国家收入里面拿出一部分作为溥仪等人的生活费,他也保留了一个有相当人员的小朝廷,溥仪仍在宫中用宣统纪年,有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有内监,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民国政府不过问,外人不能随便进入皇宫,由袁世凯的部队保护皇宫。1917年7月1日张勋兵变,12岁的宣统复辟,很多遗老遗少又回到了他身边,可惜皇帝只做了12天就被段祺瑞等人赶下了台,仍然住在皇宫,一直到1924年冯玉祥控制了北京,把溥仪赶出了皇宫。至于那些前清的遗老遗少一部分跟随溥仪在“小朝廷工作”了很多年,还有一部分回家当土财主了,只有少部分年轻的中低级官员投入到了北洋或者革命党的阵营。基本上没难为他们。




怀恋不如XJ


清宣统皇帝逊位后,封建王朝自始皇帝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开始,至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结束,长达两千多年,那么清朝灭亡后,那些清朝官员干什么去了?

一、有的官员思想进步,也明白历史前进的车轮不能阻挡,也有的有自知之明,倒向革命党,总之这部分官员依然在新政府做官。比如:北洋政府的官员之前就是清朝的官员!

二、还有一部分清朝官员在清朝灭亡后,为向爱新觉罗氏表忠,以前朝遗老自居,回归故里!

三、在当时的政局下,国民政府通电全国,但是有的地方依然不在政府治下。有的清朝官员拥兵自重,形成武装割据!比如:辫帅张勋!


南山以北


基本上还是在地方上任职,当时的各省总督在辛亥革命后都发表声明拥立革命,然后换个马甲继续为官。因为就算辛亥革命成功了,你也不能一下将所有的官吏开除,那国家还要不要运转,再说也没那么多备用的人啊。


锅盔饼子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1912年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清朝的灭亡遗留下来的官员怎么办呢!去那里了呢!在当时历史社会背景下很多人利用人脉和职权变成了革命军的官员;有的做官的经商有的回家养老有的加入复辟组织。


徐徐风来


大部分成为了地方一派,有些成为了国之栋梁,还有的选择另立门派,比如袁世凯,他谋权篡位之后来个复辟。当然还有一部分就被处死或者从此默默无名,隐姓埋名,寄居他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