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惜弱愛楊鐵心還是完顏洪烈,在道德和真情的選擇中,她是糊塗的

如果沒有包惜弱救完顏洪烈,那便不會有整個《射鵰英雄傳》的故事,雖然包惜弱完顏洪烈不是這部戲的主人公,但卻是推動這部戲發展的主要人物。包惜弱原本和楊鐵心過著平淡幸福的小生活,是完顏洪烈的無意闖入,又因包惜弱的不得不救治,改變了這一切。後來,家破人亡,完顏洪烈化身顏烈又成了包惜弱的“救命恩人”,再後來,包惜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大金的王妃,但是或許她過的非常痛苦呢,因為在她心中始終有掙扎,那就是不該失去貞潔。

包惜弱愛楊鐵心還是完顏洪烈,在道德和真情的選擇中,她是糊塗的

不論怎麼樣,包惜弱終究是跟著完顏洪烈一起生活了十八年,要說她對完顏洪烈沒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但她又日日夜夜思念楊鐵心?為什麼呢?在她的心中,到底是愛楊鐵心還是愛完顏洪烈呢?如果她不愛完顏洪烈,不對他產生感情,那是不可能改嫁給他的;但她既改嫁了,心中卻放不下楊鐵心,怎麼回事呢?這一點就需要仔細分析了。

包惜弱愛楊鐵心還是完顏洪烈,在道德和真情的選擇中,她是糊塗的

我們先看包惜弱的出身,原著中記載她是私塾家庭出身,有文化,心思細膩,性情溫婉,父親是秀才,因其從小心慈仁愛,所以給她取名為惜弱,意謂憐惜弱小之意,光看這名字就知道是有學問的人取的,而楊鐵心呢,一介武夫,粗鄙無文,他們兩個人在一塊,更多的就是一種親情,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所以她跟楊鐵心的關係是在親情基礎上的一種道德感,是不能背叛的,所以在包惜弱得知楊鐵心死了之後,為他守孝三年,才嫁給完顏洪烈。

包惜弱愛楊鐵心還是完顏洪烈,在道德和真情的選擇中,她是糊塗的

我們再來看完顏洪烈,他和楊鐵心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男人,大金國的六王爺,有地位,有文化,有氣質,至於榮華富貴金錢這些是次要的,關鍵是包惜弱心裡認可這些:完顏洪烈後來於她有恩,照顧她們母子倆。為了博得包惜弱的歡心,不惜勞心費神的在王府內打造出一個包惜弱最熟悉的場景,那就是她在牛家村生活過的家,完顏洪烈如此的細緻入微,終於是軟化了包惜弱的心,再一個看完顏洪烈的人品談吐等方面,哪一點不比楊鐵心強,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再說包惜弱本來就是一個心軟的人,自然也能夠被完顏洪烈俘獲芳心,在那個“餓死事小,失潔事大”的封建時代,包惜弱能夠頂著這樣的壓力和心理掙扎嫁給完顏洪烈,足以證明她是愛他的。

包惜弱愛楊鐵心還是完顏洪烈,在道德和真情的選擇中,她是糊塗的

那為什麼在包惜弱跟完顏洪烈生活了十八年之後,楊鐵心再次出現,包惜弱依然跟楊鐵心跑了呢?論時間,她和完顏洪烈共同生活了十八年,而和楊鐵心只不過是兩三年,哪個更情深,其實已經擺著的,可包惜弱卻反其道而行,這裡就要談到包惜弱心裡的那份掙扎了,也就是所謂的道德和真情的兩難選擇,對於楊鐵心,他們是結髮夫妻,但楊鐵心那樣性格的男人未必是她心中真正喜歡的,可她心中的道德不允許她背叛,即使楊鐵心死,她也要追隨於地下,所以才有了二人雙雙自殺的結局。

包惜弱愛楊鐵心還是完顏洪烈,在道德和真情的選擇中,她是糊塗的

再一個,當一切真相暴露出來的時候,包惜弱或許是痛恨自己愛錯了人,因為她對完顏洪烈是有愛情的,但正是這樣一個人害得自己原來的家庭妻離子散,還連帶著害了郭嘯天一家,心中愧疚悔恨,只能自我了斷解決,因為如果她不死,將要面臨比死更痛苦的選擇,她自己是糊塗的,對楊鐵心的那份道德和對完顏洪烈的那份真情,其實她都不想辜負,但又不能都成全,那隻能自己全身而退了。

包惜弱愛楊鐵心還是完顏洪烈,在道德和真情的選擇中,她是糊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