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天人合一”

解讀“天人合一”

孫述考


我們祖先在研究醫理的時候,提到“天人合一”。什麼是“天人合一”?“天”是什麼?天,是宇宙,是自然、天然。“宇宙”是什麼?空間與時間的總和。也就是說,一個人生活在一個時間和空間同時存在,不斷變幻的地方。在古人眼裡,這個時間,有一年四季二十四節。人的生活習慣隨著地域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然”是什麼?樣子。即自然而然的樣子,或者說原來的樣子。什麼是“合一”,即是一致的。連起來,即天和人是一致的。什麼一致呢?運行的規律的一致的。這個規律,具體體現在人的作息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體現在隨著季節的變化在衣著、飲食等方面的同步的變化。

“天人合一”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講,有多麼重要呢?我們說,“天”是個無休無止、循環不停的宇宙,“人”在生命未結束之前,也是一個無休無止,循環不停的小的宇宙。我們的祖先這種樸素的思想,成了指導我們中華民族醫學的最高綱領。

在這一綱領指導下,研究中醫就順理成章。既然人與天是合一的,那麼,萬物與天也是合一的。為什麼這麼講?因為,人和萬類一樣,都是大自然的一個分子。所有萬類,都要適應大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否則,違背這一自然規律,人和物,都要遭到自然的懲罰。如海中的魚,到岸上就會死亡。海水中的魚到河水中,也不會生存。人生活在陸地上,到海中、河中生活,就會被凍死、淹死。這是天給萬物劃分的生存與生活區域。天不僅給微小的生物劃分出各自的生存的空間,給天上的星球同樣劃分了運行的區域。如果,不這麼各循其道,天地就亂成了一團。

人和萬類一樣,各自遵守各自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所有的萬物,在生存中學會了保我保護,這也是大自然給它們進化的權力。這種權力,不僅適應於動物,也適應於各種植物。萬物發揮著它們獨自的作用,並以它們的下游為生物鏈為生存方式,一代代繁衍。

人相對於其它動物來講,是動物中的最高級的一種物種。這種物種,隨著人類物質條件的提高,從人類平均壽命在不斷提高延長的同時,實質上,很多人因為環境的改變、勞動量減少、飲食過於單一,而人體的免疫力卻在下降。這種下降,在各個年齡段都存在。

我們生活在自然界中,有我們肉眼看的見的物種和物質,也有肉眼看不見的物種和物質。如磁場、紫外線、風、溫度等。這些物質我們無法拒絕,只能防禦。有的防不勝防,如影隨形,如細菌。人的身體是細菌的宿主。這些細菌構成了人體生命與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句話,人菌同體。這些細菌已經成了人類的朋友,保護著人類的健康,而且,無時無刻不在演變。對細菌來講,人體又成了它們的“宇宙”或“大自然”。它們在這個“大自然”中也要有生存之地。當外敵,即不明身份的細菌或病毒入侵時,這些細菌就要和人體免疫系統一起發起反擊,即發動保衛戰。人和原來的菌種能否取得勝利,看人的菌群和免疫系統如何去調兵遣將?包括人動用外力干涉。統籌合理,人類和原來的菌種與免疫勝利。統籌不好,身體淪陷。

“天人合一”最終的意義在於,人要遵循規律,同時也要遵重別的物種規律。各自發展,相互影響,和諧共生,相安無事。如果,打破了這些規律,必將受到規律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